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城市边缘青少年群体需要特别的关爱(3)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5日10:08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孙 晔

  寓道德教育于维权服务之中

  在青岛市一家塑料厂打工的进城务工青年高峰,去年工作时右手小拇指不小心被机器轧断了一截。工厂老板不愿花钱为他治疗,反而在高峰看病期间扣除了他半个月工资,还

拖欠了1000多元的工资。“我当时心里真的太火了,只想找老板拼命了事!”高峰说。

  在一位工友的建议下,高峰来到“打工青年之家”寻求帮助。在这里,现任青岛市市南区外来务工青年团工委书记、全国第一家进城务工青年免费法律热线“小陈热线”的创办人,陈明钰接待了他。陈明钰向高峰介绍了相关的法律规定,并建议他通过劳动部门解决问题。“劳动局真的能解决吗?”看着白纸黑字上写的法规,高峰还是不太相信。“很多事情不做永远不知道,要相信法律,要不我们试试吧。”在陈明钰的帮助下,高峰向相关部门申请了工伤认定,鉴定结果为10级伤残,工厂老板被判定给予高峰1.6万元的赔偿。“在进城务工青年中,经常发生拖欠工资、超负荷加班等权益侵害事件。”陈明钰说,“他们背井离乡来到城市,有了委屈一般都压在心里,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一旦遇到导火索就可能爆发激烈的冲突,引发社会问题。”“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工作系教授陆玉林认为,“道德并不是凭空的。在城市里,进城务工青年是相对的弱势群体,只有先保证他们最基本的生存权,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才能使他们遵守最基本的法律和道德,融入正常的社会秩序之中。”

  陈明钰说,进城务工青年,同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只是缺少让他们展示的平台。“打工青年之家”每次组织去敬老院、扫马路、清理小广告等公益活动,工友们的积极性都非常高,而且工友们之间也建立起了团结互助的关系。

  建立青少年荣辱观的长期教育

  “对于进城务工青年、社区闲散青少年、流浪未成年人等青少年群体,进行价值观教育、荣辱观教育是有必要的,但必须寓教育于服务之中,同时要创新工作方式,整合社会资源,探索建立长效机制。”陆玉林说。

  2004年年底,团中央和民政部把城市青年中心“爱心超市”作为解决弱势青少年群体困难的一项新型救助模式在全国推广。据了解,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目前仅南宁市就成立了114家“爱心超市”。

  除了物质帮扶外,各地还以“爱心超市”为平台,不断拓展和完善青少年群体的精神、思想、心理、就业等非物质层面服务功能,如再就业服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青年志愿者工作等,不断丰富扶助内涵。据不完全统计,南宁市“爱心超市”志愿者已达5000多人。“今年,我们将以推进城市青年中心建设和‘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为重点,大力深化‘进城务工青年发展计划’,积极构建12355青少年服务平台。在为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的过程中,教育引导青少年明辨荣辱,自强奋进。”团中央社区和维护青少年权益部负责人透露,接下来,他们还将在制度化方面进行探索,使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真正成为一项长期教育。

  本报北京4月4日电

  原载《中国青年报》(J-03)

  第

[上一页] [1] [2] [3]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