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教育移民专为吃苦 农村能否改造城市"问题孩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0日06:15 中国新闻网

  “谁愿意放弃优越的生活去那种破地方!”喝着康师傅冰红茶,14岁、个头一米七五的李强(化名)满不在乎地跟记者说起在会宁县城读书的生活。中考结束,回到省城兰州,李强这几天的主要任务是和以前的同学疯玩。

  李强所讲的“破地方”指的是甘肃的国家扶贫困县会宁。“苦甲天下”的会宁,是甘肃远近闻名的“状元县”。截至2006年,会宁累计向各大中专院校输送优秀毕业生4万名,

近200人获得博士学位,1000多人获硕士学位。

  会宁的“教育神话”让不少家长慕名而来,主动把孩子送到会宁接受“苦教育”。尤其是那些家境好孩子问题又多的家长,“强制”或“半强制”地把孩子送到了会宁。李强是他们中的一个。

  据会宁一中学老师估计,在他们学校,“这样的孩子一个班有一两个。”而全会宁县城,少说也有200多个。“这一动向是从2003年前后开始的。”

  会宁一中学校办主任掌握不少内幕消息,他概括来自省城的孩子有三类,一类是会宁籍的孩子,爷爷奶奶或亲戚在会宁;一类是家长慕会宁教育之名,主动送来接受“苦教育”的;更多的一类则是城市的“问题孩子”,家长想尽办法、托关系、走门路送来接受“改造”的。

  记者调查发现,同样的现象在甘肃其他地方也已出现,只是密度不同。家长们选择的方向大多是市(州)所在地的县一中或条件相对艰苦而教学质量好的地方。

  “问题孩子”在县城

  坐在会宁会师中学的篮球场边,会宁话已经说得很溜的张静怡正和一帮会宁籍孩子玩着舞蹈训练中的“扒墙”。张静怡在兰州时学过舞蹈,现在是会师中学的学生舞蹈教练。

  在会宁孩子眼中,张静怡“人很好,很调皮,很聪明”。在好朋友刘蓉的记忆里,刚来时的张静怡给人以“高人一等”的感觉,不过现在这种感觉没有了。

  和张静怡的迅速融入不同,在会宁一中读高一的马浩伟被同学们贴上了“傲得很,没什么了不起”的标签。在不少同学的眼中,马浩伟是那种“凭着父母的几个钱,到会宁一中来丢面子”的学生。而马浩伟觉得同学们对自己有偏见,不友善,老是拿一些诸如“西瓜长在什么地方”的问题让他下不了台。

  但同学们又常借他的小灵通玩游戏,这让他很为难,“不借,别人会说我小气”,对班上同学借钱他向来是“有求必应”,因为他觉得会宁的孩子很讲信用。

  30平方米的集体宿舍,满满当当住了12个学生。马浩伟说他第一眼看到这样的景象时“心里很难受”。一瞬间,马浩伟觉得自己的条件太优越了,悄悄收起了MP3,渴时只喝矿泉水,“饮料是不好意思拿出来的”。

  这样受触动的经历李强也有:“他们竟然拿方便面桶内的酱抹在馍馍上吃,一包牛奶5个人喝,早餐能吃到5毛钱的方便面就已经是很幸福的事情了。”

  [1]

 [1] [2] [3]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