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通讯:巧克力涂抹的“七夕”是中国的情人节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1日06:45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7月31日电(记者 林露露)打着中国传统节日复兴的旗号,“七夕节”开始成为中国式情人节,其仪式一面在参考西方情人节,用玫瑰花与巧克力装点,一面大搞相亲大会。但是,记者很想问的是,这个由巧克力涂抹的情人节果真是中国的情人节吗?而中国传统的“七夕”节又有多少是与爱情相关的呢?

  传统的“七夕节”主要针对年轻女孩,并有一定的仪式。在古代,年轻女子在七月

七这一天的夜晚设香案、置瓜果、迎巧娘(织女),期盼美好的情感与幸福的生活,是谓“乞巧”。在浙江农村,还流行用脸盆接露水的习俗。传说七夕节时的露水是牛郎织女相会时的眼泪,如抹在眼上和手上,可使人眼明手快。而在秦代,七夕日是娶妻的忌日。织女、牛郎,一个是天上的仙女,一个是凡人,因为封建礼教的束缚,被银河阻隔没能成婚,七月初七便成了民间婚嫁的禁忌时间。

  但现今的七夕节已经完全缺失了这样的文化内涵,反倒是外来文化借媒体之手对七夕节的概念进行了重新颠覆,再加上商家的推波助澜,七夕节主要的传统功能“乞巧”已经丧失,转而成为人们感情文化的一种载体。于是乎,美丽的玫瑰与甜蜜的巧克力再一次借了“中国情人节”的东风,超市里卖得火爆,粉红心形的浪漫图案再一次充斥了人们的视野。

  作为制造“七夕节”成为“中国式情人节”的始作佣者,电视媒介上关于七夕内容越来越多了,长如电视剧、短如关于七夕情人节情趣内衣热卖的的简讯,林林总总的消息间接或直接地在暗示“中国情人节”的到来。于是,无“节”不参与的商家们也开始热热闹闹地张罗起了自己的买卖,步调一致地向情人节靠齐,街头巷尾打出中国情人节的招牌,以窥探那些“嗜节”的年轻情侣的荷包。也终于,有人按捺不住了,他们开始身着传统汉服走上街头,向人们展示真正的七夕节,她所蕴涵的深意和风格。

  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翻身之作,七夕节无疑是幸运的,但笔者以为,她已经不再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倒透出丝丝西方情人节的味儿。有多少人去花时间认真地去考究了中国传统文化?可以看出,有不少人在媒体“引导”的热闹声中,已心安理得地接纳了七夕作为中国情人节的事实。

  视七夕为中国情人节,与其说七夕是传统节日的复兴,不如说是被商业炒作起来的一场充满巧克力味道的爱情派对。(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