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网友质疑北大对引进海外人才造假说的驳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3日10:23 东北新闻网

  20天前,著名数学家丘成桐的“北大引进的海外人才大部分是假的”断言引起社会强烈关注,但北京大学一直保持沉默。20天后,北京大学新闻发言人正式回应“引进海外人才造假说”,痛批丘成桐歪曲事实,严重侵害广大海归学者和北京大学的声誉。结果,北大的一番自我辩解在新浪杂谈、新华网等社区论坛掀起大波,再次遭到网民或博主的狂贬:北大的回应并非令人信服,俨然是一份外交照会,无非是在公众面前义正词严地打了自己一个耳光,更呼吁北大将具体引进的海外高级人才名单、报酬、费用、实际在校工作时间及成果公布

于众。

  北大反驳“假人才说”

  丘成桐的“假人才说”是7月11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出的。当时,丘成桐表示:“《纽约时报》说北京大学40%的引进人才都是海外的,你去美国调查一下,我担保大部分是假的。引进一个人可以拿几千万的资金到学校来,学校拿了几千万,给你(指引进的教授)一两百万有什么关系?反正不是它的钱,是国家的钱。”

  7月31日,北京大学首次作出正面回应:北大自1998年起加大从海外引进人才的力度,八年来从海外引进人才约占全校教师总数的近40%。北大从海外引进人才有一套较为完整的机制,被北大引进的人才绝大多数在海外具有很高学历,有过重要的学术任职和较高的学术成就。而且,从海外引进的人才中有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之分,两者在校任职时间有所不同,待遇也有所不同,不存在虚领报酬的问题。“实践证明,北大海外引进人才的质量是高的,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

  对此,新浪博主刘海明表示赞同,觉得北大蒙冤。他说,丘教授所谓“北大引进的海外人才大部分是假的”的说法有失严密,“大部分”显然不大合适,北大有多少海外人才,其中多少人的档案和实际才能有水分,必须言之有据,因此“假人才说”是以偏概全。

  网友质疑回应太苍白

  但是,北大的回应没有得到网友的支持,反而遭到许多质疑,甚至有网友觉得北大的回应很苍白。网友222.133.78.*说,从北大生科院网站内容突然不见就可以看出些东西,10天前,网站能看到全部师资介绍,现在突然看不到,显然涉嫌销毁证据,因此回应就显得不够诚实,是做了手脚的。

  而且,北大回应是答非所问,没有正面回应丘成桐所说的“用非全职充全职以向国家多要钱(有“吃空饷之嫌”),而是回答外聘教授质量有保证。新浪博主“雪里埋”表示,丘成桐的“假人才说”的“假”并非说北大引进海外人才本身质量有问题,而是说在“引进”上弄虚作假。但是,北大所谓“质量是高的”并不能说明其“引进人才”就不是假的,虽然“绝大多数在海外具有很高学历,有过重要学术任职”,但他们是不是“绝大多数”能在国内留驻9个月以上的“特聘教授”,或者留驻3个月以上的“讲座教授”呢?非常值得怀疑。

  同时,网友兖州马刀认为北大的回应是“驴唇对马嘴”,丘成桐说北大引进海外人才的关键是“假引进,真捞钱”,而北大回应重点放在引进人才质量如何,好比两辆行驶在不同轨道上的列车,虽然风驰电掣相向而行,却绝对没有相撞的危险。因此,北大的回击不仅是糊弄大众,维持住中国第一高校的声誉,以便在生源竞争中占得先机,还是糊弄中国的教育机构,以博得更多教育拨款与政策支持。

  应建立完整法律机制

  其实,自从同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杨杰和清华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刘辉相继因履历造假被解聘后,“海归”造假日渐受到关注,由此掀起对海归招聘的反思热潮。新浪博主“赵来赵去”表示,高校打着招聘海归的旗号骗取国家经费是不折不扣的造“假海归”,虽然人才货真价实,但他们其实并非“海归”,而国家却支付数目庞大的全职引进薪酬,最后聘请到的只是兼职教授,结果自然是高校坐收渔翁之利。

  而且,中国高校存在学术腐败、创新能力不高、教育质量下降等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多少年来,高校是出大师的地方,是体现民族良知的地方,是社会诚信的最后堡垒,但不幸的是,这块堡垒在无坚不摧的“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面临土崩瓦解,高校沦为经济犯罪的重灾区、弄虚造假的场所。现在,北大固然可以义正词严为不存在“海归造假”担保,谁来为北大没有造“假海归”担保呢?要知道,“假人才说”风波而受到公众质疑的不是海归,而是北大自己。

  因此,网友们呼吁:教育部、监察部、国家审计署应该督促北大将引进的海外高级人才名单的详细信息公诸于众,接受公众监督。同时,中国应该在人才建设、人才储备和人才引进方面建立一套完整的法律机制,否则,既留不住国内优秀拔尖人才,又引不进国外真正有实际学问的人才!

  丘成桐原籍广东,1982年(33岁)获得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是迄今为止惟一获得该奖的华人数学家。1997年获美国科学界最高荣誉“美国国家科学奖”。2003年获得中国政府授予的国际科技合作奖。袁炯贤

  网友酷评 北大自己出面,只会越描越黑

  IP:218.88.134.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最好是让未卷入事件本身的其他机构和人士来谈,如果仅仅是由北大自己出面解释,一是难以服众,二是永远解释不清楚,到头来只能是越描越黑。

  IP:61.182.255.

  以丘老的地位和声望本可以什么都不说,当老好人谁不会呀?实在是看不下去,也是出于对祖国的一份责任心吧,才说那么几句。丘老能够这么说,我相信不是空穴来风,人家没有必要拿自己一辈子的声誉和毫不相关的事情赌一把。再看北大的回应,惨白无力的在打着官腔,很可笑,还是民间那句老话:“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IP:61.131.35.

  北京大学不要什么申明,只要把所有引进的人才列表公布,让公众监督评说,谎言不就不攻自破了?北大有这个勇气吗?有这个魄力吗?

  IP:69.154.185.

  替北大起草了一份发言稿,不妥之处,请指正。“在引进人才的过程中,北大的工作有一些大的失误,让海内外关心北大的公众感到痛心和失望。在此,我们对大家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深刻的歉意。我们向大家保证,北大已经彻底地纠正了原有的错误做法。我们真诚地欢迎校内外的公众,包括丘成桐先生,继续对北大的发展提出恳切的意见和建议,谢谢大家。”

  IP:221.7.137.

  其实学校特聘教授只在学校呆二三个月不是什么稀奇事,不能引进全职人才只好采取这种办法,很难说好与不好,若真能发挥特聘教授作用,也可以是一种权宜之计,怕就是他们不是全职引进,却上报全职引进,然后拿了国家给的业绩和资金,这样就不太好吧。

  IP:222.190.223.

  能够全面履行特聘教授的岗位职责,特聘教授每年在岗工作时间不少于9个月,讲座教授每年在岗工作时间不少于3个月,北大所公布的90多位海归教授,他们是否有这么长的工作时间?

  IP:219.135.189.

  要我说丘成桐真不到哪里去,他的意思是像他那样的“真人才”北大都不引进,引进的能是真人才吗?

  IP:125.89.10.

  请看看网上的民意吧,北京大学让人不可信,我敬佩丘先生敢于说真话,以前曾有北大教授为黑社会老大出俱免死的“专家意见书”就是很好的例证,为了钱竟然正义也不要了

  

网友质疑北大对引进海外人才造假说的驳斥

  北大介绍部分海外人才数据及招聘程序驳斥造假说

网友质疑北大对引进海外人才造假说的驳斥

  据北大新闻发言人介绍,长江学者在北大的科研和教学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承担了近百门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核心课程,指导着400多名博士生和硕士生的培养工作,学生论文中有多篇已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他们还承担近200项科研任务,其中国家级重大项目近100项。在科研方面,他们发表的论文达905篇,其中为SCI、EI、ISTP(特邀)收录的有698篇,获得专利24项。

  北大数学学院拥有长江特聘教授10人,他们在几何分析、三维流形拓扑性质领域的研究走在国际前沿。化学学院拥有12位长江特聘教授,他们作为学科带头人和科研骨干在稀土材料化学、有机合成化学、纳米工程等领域,为北大乃至中国化学科学的发展注入了鲜活的力量。

  除了长江特聘教授,北大长江学者中的另外一部分是长江讲座教授,他们占全校长江学者的35%,全部从海外招聘。与长江特聘教授相比,他们具有兼职性质,但每年在北大工作一般需要3个月以上。

  在主要由海外引进人才创立的北大经济研究中心,发展经济学的重要代表约翰·施特劳斯,诺贝尔奖得主詹姆斯·赫克曼、约瑟夫 E·斯蒂格利茨、加里·贝克尔,这些世界公认的经济学大师纷纷担任讲座教授,他们促进了北大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引进工作。

  “一个得到国内外同行公认的优秀的海外学者,即使完全符合招聘条件的所有规定,他还要经历严格的筛选程序。”北大新闻发言人说,每年北大各院系把海内外招聘的人选推荐到学校,学校组织学术评审委员会(其中外校同领域专家至少达到一半)进行反复的认真审核,而后学校确定申报人员,向教育部报送设岗方案、推荐人选材料和相应的配套措施。教育部再次组织专家对各校的推荐人和实施方案进行评审和审核。最后,这个审核的结果还要进行两周的公示,无异议的经批准才能真正签订聘任合同。 详细进入>>

  丘成桐:北京大学引进海外人才大部分是假的

网友质疑北大对引进海外人才造假说的驳斥

    ●中国很多高校唯利是图,就是看钱,看经费,真的研究成果从来不在乎。

    ●用金钱名利来引诱人的事情做多了,名教授也好、院士也好,也都不觉得羞耻。

    ●在中国还有一个现象是,先当校长再当院士,而不是先当院士再当校长。

    ●要公平,全世界都在这么做,但中国不愿意做。不做,因为不愿损害既得利益。

    ●说北京大学40%的引进人才都是海外的,你去美国调查一下,我担保大部分是假的。反正不是他的钱,是国家的钱。

  丘成桐:我在国内的所有机构从来一毛钱不拿,飞机票也是我自己出。这些人拿的都是国家的钱,不但拿薪水,还拿经费。同时拿经费去结交他们的朋友,往往是头等舱机票,五星级酒店这样的待遇。假如他要像我这样一毛钱不拿的话,他绝对不会干这个事。

  著名大学引进一个学者,用这个名字可以到教育部拿一大笔钱。这种人不止一个,有很多。《纽约时报》说北京大学40%的引进人才都是海外的,你去美国调查一下,我担保大部分是假的。

   记者:那您觉得这种引进方式对学术上有促进吗?

  丘成桐:怎么可能有促进!这种做法是自欺欺人!学生带着,在北京大学挂了名,还得请别人替他教书,这是骗人。国内知名大学为什么要做这种违反基本方法的事情?因为学校可以拿到好处,引进某个名教授可以拿到很多经费,引进一个人,可以拿几千万的资金到学校来,何乐而不为?挂个名字,在学校的老师阵容里面又多了几个名教授,挂牌出去,排名也可以得到提升。学校拿了几千万,给你(指引进的教授,记者注)一两百万有什么关系?反正不是他的钱,是国家的钱。骗的是谁?是老百姓,是研究生。 详细进入>> (大洋网-信息时报 )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