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易中天现象:一个无理性的狂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4日08:35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王振  

  7月23日,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带着3000册新作《品三国》在北京的西单图书大厦签售。没想到,早上4点就有人到西单图书大厦外排队,人群中居然还有5岁的娃娃。为保证签售的场面不失控,除西单图书大厦动用自身保安力量外,警方还调动了15辆警车、50名警察来维持秩序,但最终还是因为现场混乱而被迫停止了签售。有人说,易中天如日中天,他的

走红还不可避免地引发了声讨与维护的“口水战”。这一切都颇令人深思。“萝卜史学”迎合大众

  易中天是2005年开始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汉代风云人物》的,当年就成为人气最旺的主讲人之一。《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初版就印了15万册,上市两个月来稳居全国各大书店图书销售排行榜前列。后来,他主讲《易中天品三国》,书稿的第一部就拍出了近200万元的天价。有出版界专业人士估计,如果书稿出齐的话,易中天的个人收入将达到500万元以上。

  易中天火了,易迷们笑了。他们认为,易中天品《三国》,品出了人生,能让人在闲暇时知史而上进,没有传统的刻板,平易近人。而易中天本人则否认了对他“麻辣史学”和“生猛史学”的封号,强调自己的这科是“萝卜史学”,草根性、有益健康、生熟皆宜的“三合一”。一个话题拉动了一方经济,《达·芬奇密码》搞热了卢浮宫文化游,而易中天则把人们的目光拉回到史学中来,催生了史学经济。

  在西单图书大厦,接受采访的读者纷纷表示,易中天写的史书才是他们真正想看的。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都市人的阅读越来越寻求轻松化。易中天独辟蹊径,用草根的研究方式,独到地解读了三国历史,把人们猎奇的目光吸引到了历史中。大家猛然觉得,原来历史还可以如此解说,犹如一场好莱坞大片,悬念叠错,此起彼伏。综艺版的《三国》,才是现代大多数人所喜闻乐见的。他们有一种爽快的感觉,这种阅读所带来的轻松才是他们所追求的。所以,无论叫骂声、批评声再怎么高,读者仍然会买易中天的账。

  学者中也有易中天的追捧者,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马瑞芳女士的话就是代表:“他的语言通俗,但不等于讲的内容肤浅。他的要求是八个字:雅俗共赏、深入浅出。这比写学术著作难得多。写学术著作,同行能看懂就行,上电视、出大众图书却要考虑到那么多观众的接受能力,很难,但做好了,影响也大。”史学界的儿戏,文化界的笑话

  对易中天的批评和声讨也同样引人注目。学者、作家葛红兵在自己的博客上撰文称,易中天把品三国这一原本严肃的事情娱乐化、庸俗化和粗鄙化了。“他实际上不是在品,是嚼,而且是混嚼。他对三国的品,品了微言,讲了细节,但没有阐发大义。”

  葛红兵的看法代表了大多数对易中天如此评史不满的学院派。他们强调精英文学,尊重传统史学方式,认为易中天的历史解读误导了人群,让文化变得庸俗,在史学上没有突破。他们还认为,受众不是对知识的渴求,而是一种无理性的狂热。

  一位读者很冷静地说:“我看过《百家讲坛》,也了解易中天的书,但我觉得不值得大家这样热衷。易中天在《百家讲坛》上是表演超过了讲演,许多所谓‘易式语录’不过是周星驰式的后现代语言拼贴。观众来听易教授品三国不假,但终究还是为了找个乐子,图一莞尔,与真正的学术相距甚远。或者,与其说这是学术文化讲座,不如说它更像娱乐场所。”在这些人的眼里,“易中天现象”只不过是“史学界的儿戏,文化界的笑话”罢了。“易中天现象”的背后

  有人提出,国外也有大量的通俗历史作家,他们的创作使最新的研究流传于众。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国外在正史上也是有大量的投入的,而我们国家却比较缺乏。现在,“易中天现象”越演越烈,如果读者因此都不去读正史和原著,那么,最终带给大众文化的会是什么?易中天个人的行为并无多大争议,但是成为了易中天现象,大量的受众成为崇拜者,确实值得思考。特别是如何向中小学生讲授传统的历史科学,将会是一个严峻的话题。

  当今社会,快餐文化已经成为一种潮流。让正统文化脱下它严肃的外衣,让读者轻松地学习历史,这本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但我们的学者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因为在你的背后有无数双稚嫩的眼睛在关注,有众多的年轻人在倾听。学者传播文化的目的是提高大众的文化修养,使他们得到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文化可以被轻松地品读,但不能因此而迷失传统文化的大义。对于易中天的说史,历史终将会对它作出公允的评价。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