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鞭子还能举多久? “西点男孩”惩罚教育引争议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7日10:02 东北新闻网

  

鞭子还能举多久?“西点男孩”惩罚教育引争议

  新闻

  “西点男孩”暑期受欢迎

  在杭州,一家只招收6岁至11岁男孩的“西点男孩训练中心”非常火。今年暑期招收学员的消息刚传出,就吸引了200多位家长前去报名。

  在训练中心,顽童们最怕的还是老师手中那根特制鞭子,拔草慢了、作业拖拉都可能要挨鞭子。据了解,很多家长正是冲着“打”,花大钱将孩子送入“西点”的。(钱江晚报)

  声音

  “西点男孩”能改变什么

  这从一个侧面暴露了学校和家长在培养孩子意志力和受挫力方面的不足。现在不少独生子女就像温室里成长的花朵,无法正视自身缺点,无法面对困难和挑战。一旦“西点男孩”推出“三个月训练,改变你一生”的口号,自然就吸引了一部分后悔“小时候打得太少了”的家长趋奉,试图通过一朝一夕之功,用鞭打的方式来解决孩子的个性问题。但无论是主办方还是家长,都没有意识到,体罚是被我国《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明令禁止的,这种“教育”方式绝不值得仿效和推广。

  不妨就西点军校与“西点男孩”作一比较。据资料表明,西点军校有体能训练,甚至有“兽营”特训,但在西点的6大教育体系中,“品德高尚”是受到特别重视的。学员从进校的第一天起,就被正直、诚实、珍视军人的荣誉等价值氛围所熏陶。

  “西点男孩”也有目标定位:打造性格坚强、举止优雅的阳刚男孩;打造健康、睿智、幽默、豁达的未来男子汉。但是了解了它的教育方式之后,一些人对其教育效果产生了怀疑。难道仅仅通过3个月的体能训练和鞭打,真能奠定男子汉一生的基础?

  可见,“西点男孩”有一点西洋军校的模糊概念,又搬出了“棒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等中国古训的支持。但不难看出,它既没有引入西点校训的真髓,也没能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教育思想,而只是借用了西点的名头和体罚的幌子。恐怕,高昂的学费才是主办方追求的目标所在。

  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和纪律性,需要一种符合教育规律的科学方法,需要通过各种教育手段长期养成。学校教育的关键是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探索科学的教育方法,而非毕其功于一役。私人培训机构既然承担了一部分教育职能,就该有十年树人的神圣使命感,而不应为了商业利益而比拼噱头。(教育信息报)

  “磨难教育”不等于“鞭打教育”

  标准的“西点男孩”应该是什么样子?未曾听闻。不过它既然冠名“西点”,那么我们姑且将其与世界著名的“西点军校”联系起来,因为西点军校是世界公认的军事名校,从那里走出来的自然是符合标准的“男子汉”!

  那么这样一所军事名校是靠“鞭子”打出来的吗?就在一战之后,这所军事名校差点面临解体的危险,而引发这场危机的原因就是体罚与保守这两大顽疾。直到第二任校长麦克阿瑟上台后实施一系列新政,才避免了解体的下场。试问:连“西点”都差点断送在“鞭子”之下,那么“鞭打”教育能培养出“西点男孩”吗?

  然而如此多的家长趋之若鹜,这在事实上反映出当前教育的一大问题——培养意志力教育的欠缺。“西点”的出现从某个角度反映了当今社会对青少年“磨难教育”的需求。然而,“磨难教育”决不等于“棒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

  须知,在教育、管理中采用体罚,无论是否得到家长的口头或书面授权,都是违反法律的行为。“鞭打”教育很可能会矫枉过正,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

  适当的教育惩罚是必要的,但教育惩罚决不能成为教育的主要手段。要知道任何教育惩罚的底线在于不能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否则就是“野蛮教育”。(大众日报)

  能打出什么样的孩子

  看完这则新闻,只给了人们两个信息:商家的精明和家长的糊涂。商家的精明之处,在于他们是打着“西点”的名义招生;家长的糊涂在于把对孩子教育的一切希望,寄托在“挨打”上。

  美国西点军校以训练严格残酷著称,但人家训练的对象是成年人,训练的目的是把他们培养成合格的军人;而杭州的这个培训中心招收的对象,却是些身体和智力正在发育的孩子。

  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成龙”的途径和方法必须理性而科学。这所培训中心的方法,说到底就是一种“暴力教学”、“惩罚教育”,什么吃“白饭”、喝辣椒酱、挨鞭子,不过是家长心疼孩子下不了手,而培训中心下得去手而已。

  在这种除了打骂就是惩罚、暴力就是一切的环境中,你能指望孩子们学到什么?很有可能让他们相信,暴力就是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

  从小就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没有错,但能忍受打骂和皮鞭,并不一定就说明孩子有了坚强的意志;而除了意志,孩子还需要健康的人格和道德行为。(楚天都市报)

  “西点”的体罚不能合理化

  在杭州,一家名为“西点男孩训练中心”的培训机构非常“火”。今年暑期招收学员的消息刚刚传出,就吸引了200多位家长前去报名。在“西点”,犯了错误就会受到惩罚,“鞭刑”是其中最严厉的一项。一位教师认为,对孩子适当的惩罚,其实也是一种教育方法。

  “我的孩子交给你了,要是不听话,你就给我打。”这样的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对话我们不是没有听说过。可怕的是听到这样的话,人们习以为常了。家长说得真诚,老师听得受用,迫害孩子的牢不可破的联盟由此缔结,对孩子的暴力获得了从社会到家庭异口同声的支持。

  “可适当体罚孩子”的“理论”虽能被一大批人接受,但存在绝不等于合理,用体罚惩戒学生,本身就是一种对孩子人格侮辱、侵害的方式,也就是根本没有把孩子当作独立个体来看待,而且体罚孩子也根本不合法。

  回看“西点”的问题,无论实践者的本意是什么,其结果都将是使体罚合理化及扩大化。当人们听到“其实也是一种教育方法”的谬论时,则更应给予足够的警惕。 (新华网-青年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