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中国出现“教育荒废” 近七成小学生不快乐(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8日14:18 中国新闻网

  

中国出现“教育荒废”近七成小学生不快乐(图)

  虽然论坛现场谈论的是给孩子减压,但是沉重的压力不得不让孩子们加紧做作业。(扬子晚报/图;吴俊/摄)

  中新网9月18日电 据扬子晚报报道,孩子最烦恼和最矛盾的事情是什么?中国儿童

教育的症结到底在哪里?17日,2006年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少儿分论坛在南京举行。论坛上,来自南京的小学生们大声说出他们的心声:学习不快乐!教育专家指出,尽管学生的学习负担越来越繁重,但真正的教育却被荒废了,因为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

  调查:69%小学生表示学习不快乐

  论坛上南京市夫子庙小学学生代表现场向大家公布了一组调查数据,该校对120名小学生进行了调查:“学习快乐吗?”有69%的同学回答是不快乐;“你怎样安排自己的双休日时间?”有57%的同学回答是“上培训班、补习班”,有32%的同学回答是“做作业”,表示能自由支配自己时间的学生只有11%。参加调查的学生普遍表示面对家长和学校感到有压力。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介绍,美国心理学家琳达·卡姆拉斯在研究中发现,3岁美国孩子的微笑要比中国孩子多55.6%,美国孩子比中国孩子更快乐。

  症结:把孩子当成一场赌注

  “中国儿童教育的症结集中地体现在大包大揽和高期望值上,而这两点又都可以归为父母对孩子的过度关注和宠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孙云晓说。这番话引发了大家的思考。

  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周晓红认为,现在家长给孩子们施加的压力过大,或许他们小时候,多半也有成名的热望,现在就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强加到孩子身上,这种心态值得商榷。曾经有一个调查数字显示:孩子喜欢看新闻联播和少儿节目的比例很大,但是周教授认为,孩子自己喜欢看新闻联播还好,如果是父母灌输给孩子从小要关心时政则是一种悲哀,给孩子灌输太多和他们年龄不符的东西势必给孩子造成过多的压力。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延长班、繁重的课业使得孩子没有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父母甚至不敢给自己孩子哪怕每天一个小时的自由时间,原因是孩子们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如果其他孩子每天的学习时间是十个小时,那么自己的孩子也要学习十个小时才行,除非自己的孩子智商比别的孩子高10%,但是这种假设成立的几率微乎其微。

  父母完全把孩子的将来当作一场赌博,而父母和老师则成为这场赌博的帮凶。教育专家们呼吁给孩子减压,已经提出很多年了,但事实上却是压力越减越重。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家长们就开始为孩子设计美好而光辉的未来了,孩子作为父母生命的延续,担负起父母改造人类的希望。然而不考虑孩子的接受能力和兴趣爱好而强加意愿,结果不是扼杀了孩子的天分就是使原本可以优秀的他们变得平凡甚至平庸。给孩子指定适当的目标施加一定的压力是好的,但要给孩子足够的发展空间。

  反思:真正的教育被荒废了

  孙云晓认为目前中国出现了“教育荒废”的严重现象,尽管学生的学习负担越来越繁重,但真正的教育却被荒废了,因为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健康人格。在许多人看来,今天的中国人对儿童教育的重视程度似乎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国做的系列调查研究,91.7%的中小学生父母希望孩子获得大专以上学历,其中54.9%的父母希望孩子读到博士学位。另外,83.6%的中学生父母要求孩子考试成绩要在前15名,这样的期望和要求使得大多数父母非常重视和关心孩子的学习,经常辅导、检查功课,布置额外的作业。调查发现,65.0%的中小学生父母给孩子布置过学校以外的作业,其中,88.4%的小学生父母给孩子布置过额外的作业,50.9%的中学生父母给孩子布置过额外的作业。

  这是有利于儿童身心协调健康发展的教育吗?这是在捍卫童年还是在摧残童年?可怕的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已经成为摧残童年的宣言。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越来越严重,游戏少了,作业多了,考试频繁,幼儿也出现了恐慌。中国的教育在高速发展,但在应试教育的高压之下,许多地方的教育也出现了高度扭曲,这已经成为对青少年一代的最大伤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第一隐患。我在全国各地的调研中发现,相当多的中小学生父母经常对孩子说:“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这句话非常值得警惕和令人深思,因为它反映出一个明知错误而为之的国民共识。

  对策:要充分尊重孩子权利

  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关颖认为:应该把未成年人看作积极主动的权利主体,是现代社会保护未成年人权利的基点。只有在充分尊重未成年人权利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才能使对他们的保护有利于他们的发展,最终达到其独立于社会的目的。成年人对未成年人权利的漠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发展,也成为家庭教育失误最根本的原因。

  关颖说,在中国许多对家庭教育问题进行分析的论述中,都谈及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所抨击的是父母们付出过多、替代过多,养成了孩子的依赖性等。事实上,如果站在保护未成年人权利的立场上分析,这种表面上的“过度保护”所掩盖的是父母们对孩子权利的剥夺。在一些父母的潜意识中,亲子是一体的。一方面有着强烈的“替代成就感”,把自己和家庭的未来寄希望于孩子的同时,也把社会竞争的压力转嫁给了孩子;另一方面,自觉自愿地包揽了本应孩子自己做而父母可能为孩子做的事情,把自己的付出作为孩子成长的一部分而不是为孩子自身的成长创造条件,使得孩子在生活实践中充分发展其全部体能、智能和社会性参与的权利受到限制。父母对孩子权利剥夺的结果是,扼杀了未成年人作为权利主体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他们由在家庭中缺乏独立的机会开始,逐渐弱化了在现实社会生存与发展的能力。甚至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自立于社会的人——这是家庭教育的最大失败。父母不仅要尊重孩子的权利,也要把唤醒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挖掘他们发展的潜能作为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