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他们智力超常却问题成堆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5日03:20 海峡都市报

  N本报记者 叶琦 通讯员 谢维兴/文

  一直以来,在我们老师口中的好孩子都是那些能遵守各种规则、听话的孩子。在要求“同一种声音,同一种行为”的教育环境中,一些恰恰与之相反的,不愿听从老师安排,喜欢自行其是的孩子,总是容易不断出现问题,成为让老师头痛的“问题学生”。这些学生智商高,极为聪明,却不知如何待人处事;有跑上跑下,坐立不安的;有像一块大石,纹丝

不动的;有眼睛一看书就满书漫游,注意力永远集中不起来的;有迷迷糊糊,老师讲什么话都听不进去的等等。总而言之,都是让家长和教师又急又气的孩子。上周,心理咨询师谢维兴老师就接触到了这样两位“问题孩子”。

  【案例一】

  喜欢比尔·盖茨的“问题孩子”

  萧萧今年秋季要上六年级了,是一个典型的“问题孩子”:不爱学习,学习习惯差,上课不认真听讲,坐不住,爱讲话;喜欢招惹其他同学,常常和同学发生小摩擦;经常和老师对着干,在课堂上当众顶撞老师,指出老师的错误,做出一些怪异的行为(如在语文课上唱歌);在家里脾气暴躁,提出的要求马上要得到满足,稍不如意就大发脾气;不听从父母的教导,经常顶撞父母,犯了错误不承认还和父母狡辩,说起道理来一套一套的。

  当然萧萧也不是一无是处,萧萧妈说,儿子也有许多优点:比如爱读书,知识面广,动手能力强,思维活跃,品性善良,乐于帮老师做事情。她怀疑儿子得了“多动症”,于是带着萧萧去看心理医生,但心理医生说,孩子不是“多动症”,只不过精力过于旺盛无法发泄,老师讲课的内容无法满足孩子的需要,才造成分心、注意力不集中。

  开“贸易公司”,

  当“董事长”

  面对心理咨询老师,萧萧毫不胆怯,说自己在网上做过智力测验,成绩160分(130分属于高智商)。

  “听说你是一个爱读书的孩子,最近都读过什么书?”

  萧萧:“正在看比尔·盖茨的传记。”

  “你喜欢比尔·盖茨吗?”

  萧萧:“我觉得他比较聪明,知道和IBM合作,年纪轻轻就成为世界首富。”

  萧萧妈在一边插话:“他现在一心就想赚钱,还和几个同学一起成立一个‘贸易公司’,他当董事长。”

  “能具体说说你的‘公司’吗?”

  萧萧说:“有几个同学一起入股,买一些同学喜欢的东西,如溜溜球、铅笔什么的,然后再加价卖出去。”

  “那赚到钱了吗?”

  萧萧:“赚到一些,哎,可惜公司后来被老师取缔了。”

  心理老师趁机开导萧萧说:“你这种勇于尝试的精神是值得表扬的,不过要想真正开公司,赚大钱,你的知识还不够,还得努力学习。”

  萧萧:“我又没想将来赚大钱,我只是觉得好玩。”

  “那你将来想做什么?”

  萧萧:“没有什么打算,只要能够养自己就可以了。”

  “你不是喜欢比尔·盖茨吗,不想成为他那样成功的受人尊敬的人?”

  萧萧:“喜欢他并不等于一定要成为他那样的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

  顶撞老师是

  坚持“真理”

  这哪里像是五年级的孩子说出的话!心理老师只好转移话题。“你喜不喜欢学习?”

  萧萧:“语文老师比较幽默,上课生动,我比较喜欢,数学老师上课比较枯燥,不喜欢。”

  “既然喜欢语文老师的课,那为什么还在课堂上顶撞老师呢?”

  萧萧:“我不觉得这是顶撞,明明老师讲的不对,我这是坚持真理,对的就应该坚持,比尔·盖茨也是这样做的。”

  心理老师的话又被堵住了。

  经常“忽悠”父母

  萧萧妈说,儿子还经常会想一些办法来“忽悠”父母。由于平时她对萧萧的零花钱控制得比较紧,为了筹到钱买东西,萧萧就想方设法骗母亲,比如要报培训班,美术班是180元,数学班是100元,萧萧就对母亲说他要报180元的美术班,而且告诉母亲他自己会去报名,结果他拿了180元钱报了数学班,余下的80元自己花。像这类的事萧萧没少做,他还经常谎称学校要交这个费那个费,把拿到的钱买东西。为了这些事,萧萧妈也批评过儿子,但都不管用,萧萧好像乐此不疲,每一次从母亲那里占了便宜,他都觉得无比快乐。日久天长,萧萧妈越发觉得自己无法驾驭儿子,比别人多花十倍的精力,教育的效果却不理想,反而常被儿子牵着鼻子走,弄得心身疲惫……

  【案例二】

  老师眼中“多动症”的小天才

  童童今年上初一了,被老师认为患上了“多动症”,还催着童童的爸妈赶快带女儿去看心理医生,但心理老师检测的结果却显示:童童既不是“多动症”,注意力也不差,还是一个智力超常的孩子。在一项智力测验中,大多数人需要40分钟才能完成的测验她只花了20多分钟就完成了。而且,60题中只错了4题。这样的成绩即使对高中生来讲也算是很高的,按照她的年龄推算,她是智力超常的儿童。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老师不应该讲

  书本上的内容”

  童童的爸妈焦急地诉说着:“童童成绩不好,注意力不集中,整天动来动去,上课讲话影响其他同学。他们老师说她有可能是多动症,我们感到很着急,不知该如何是好。”面对心理老师,童童则大大方方地说:“我知道我的问题出在哪里,我自以为是个小天才,所以不认真听课。而且我考不好都是粗心不认真造成的。”童童说着,语音清脆,一副对事情很有见解的样子。

  “虽然你很聪明,但你并没有把你的潜力发掘出来,可能是你对待学习的态度有问题。你能说说平时你是怎么上课的吗?”

  童童:“我觉得老师不应该讲书本上的内容。”

  “为什么?”

  童童:“因为书本上的内容我不用看就会了,我觉得老师应当讲一些书本上没有的,比较深的内容。我和老师说了好几次了,但是老师不听我的建议,所以就不听课了。我不听老师讲课的原因还因为我不敢听,我怕吸收了老师教给我的错误知识。”

  “为什么这么说呢?”

  童童:“有一次,我就发现数学老师讲例题的时候讲错了,如果我按照老师的思路听下去的话,那么我也会出错的。”

  心理老师只好开导童童说:“上课的内容你懂了但并不等于所有的同学都懂,老师讲课要照顾到大多数同学。而且不管是谁都有可能出错,老师也会出错,但并不等于所有老师都会出错,也不等于一个老师所有时候都会出错,老师出错也只是偶然的情况。你不能因为课本的知识太简单,老师偶尔的一两个小错误就不听老师的课。”

  “我是个

  兴趣广泛的人”

  童童开始感叹起来:“我是个兴趣很广泛的人,我的琴弹得很好,我也参加数学奥赛班,我象棋下得也很好,特别国际象棋,我上次在全校比赛得了第二名。可是人呀,只要机会一错过,就什么都没有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叹?”

  童童:“我的一个同学她的国际象棋没有我下得好,但这次比赛,她拿了第一,我只拿了第二,所以她代表学校参加市里的比赛,我却没有机会。还有几个参加奥赛班的同学以前不如我,但现在都比我厉害。”

  “你是个很有思想的人。但你知道自己为什么无法拿第一吗?因为你不专心!没有学习新的知识,所以没有提高。聪明与否和一个人的成功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智力只占人成功因素的15%,剩下85%是其他方面:良好的学习习惯,交往能力,坚强的意志品质,正确的态度……你虽然小有天分,但并没有正确运用你的天分,所以你潜在的能力还有一大半没有发挥出来。人每次只能专心做一样事情,如果精力太分散的话,往往就没办法达到最佳。”

  童童若有所思……

  □心理老师点评

  聪明的孩子为何问题多

  福州八中心理咨询师谢维兴老师介绍说,我们身边不乏被老师和父母错断为“问题孩子”的高智商儿童,这些天资聪慧的高智商儿童身体发育早,喜好新奇的事物,精力充沛,探索新事物的愿望特别强烈,语言能力强,他们不喜欢容易的知识、不喜欢单调的课堂氛围。书本上的知识对他们来说过于简单,很容易就掌握,如果老师的讲课不生动,他们会感到课堂枯燥乏味,对学习知识失去兴趣,注意力容易分散。一方面旺盛的精力需要得到宣泄,另一方面传统的课堂教学又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无聊之下,他们极易做一些“危险”的行为,如捣蛋、顶撞等行为,而这些行为扰乱课堂秩序,破坏师道尊严,容易被老师误解,视为“大逆不道”,从而把他们归入另类,批评、教育、惩罚。

  高智商的儿童容易出现的问题:智商高情商低,看问题容易走极端。由于不满足老师课堂上讲的内容,他们的行为常常会出现和课堂不合拍的现象,所以常会被老师错误地认为是“问题儿童”而加以忽视。这类儿童虽然很聪明,但要能成材,需要父母和老师的极大关注,不仅要关注这些孩子的学习,更要关注他们的人格形成,帮助他们形成正确思考问题的方法,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编者按

  怎样教育聪明的孩子?

  在生活中,我们常可以见到如萧萧和童童一样,特别聪明而又特别调皮的孩子。因为聪明,他们见识比一般孩子广,有自己的见的,说起道理来一套一套,狡辩起来更是要气死父母!同样的,这些孩子精力充沛,在学校是个捣蛋鬼,自己不认真,还会干扰其他同学,有的甚至不服气老师,令人头疼。

  孩子聪明是好事,有个性也是可喜的,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如何给他们适合的教育,给孩子提供充分发展的空间。你身边也有这样的孩子吗?你有什么好办法来引导这些聪明的孩子吗?欢迎您加入“怎样教育聪明的好动孩子”话题探讨,您可将观点发至2505lin@sina.com或在周一、周二下午3:00~5:00,拨打0591-87095588青苹果热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