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关注文明行业之6]昔日"供水老大"而今"似水柔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5日04:29 广西新闻网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记者 唐海波

  赵本山的小品内有这样一句台词:“敲门轻的是推销产品的,敲门重的肯定是收水费的。”话不中听,但却折射出供水这个特殊行业以往的服务水平。而桂林市自来水公司的服务可不一样,市民足不出户,就可上网交水费;小区出现供水故障,一个电话便有人义务上门服务。真正让人感受到了昔日“供水老大”,而今“似水柔

情”的一面。

  “用户”变“客户” 改变观念服务为先

  供水在桂林还属于特殊行业,独家经营的垄断优势让部分市民对他们以前的服务水准不敢恭维。自来水又是个公共行业,千家万户谁也离不开。如何改变桂林自来水行业的公众形象?

  “自来水公司是生产企业还是服务企业?我们长期都在探索。”而探索的结果,最终让桂林市自来水公司的经营理念从“以生产为中心”转移到“以客户为中心”。

  “过去我们总是称用水户为‘用户’,2003年以后,我们改称‘用户’为‘客户’。”桂林市自来水公司领导对此深有感触:一字之差,效果大不一样啊!改变的不仅仅是对用水户的称呼,桂林市自来水公司的服务也在发生变化。2006年4月,桂林某小区何女士欠交水费数月。按照工作流程,自来水公司应下发停水通知单,并将通知单张贴到客户门前即可。

  但工作人员仔细查阅了该客户的电脑资料,发现已数月无用水记录,可以推测该客户已不在该处居住。如果客户因不知情而被拆表停水,很容易引发反感引起纠纷。于是工作人员上门造访,发现何女士果然不在家中。工作人员随后费尽周折,找到了何女士的姐姐,当何女士的姐姐得知工作人员的来意后,感激地说:“真没想到你们会亲自找上门来。”

  “清流”如暖流 热线电话沟通民意

  在桂林,很少有人不知道自来水公司有条为民服务的清流热线96332;拨打过清流热线的市民,很少有人不夸奖:昔日的“供水老大”而今真的放下了架子!

  “累得嗓子哑了,坐得腰直不起来了,但能为用户解决一些问题,心里还是挺欣慰的!”接线员小刘说。2005年8月,一客户打进清流热线,开口便猛问为何自己所在小区停水,并一个劲地用脏话骂人。小刘客气地请他冷静下来反映问题。事后工作人员对录音重放,发现该客户竟在5分钟时间内一共辱骂了58次,而小刘在电话这端一直保持着冷静。这样的电话,小刘已不知道接过多少个,尽管心里有些不舒服,但他知道,这些电话对于接线员来讲,不过是每天上百个电话中的一个,可是对于客户来讲,也许是他们打进来的惟一的一个电话。

  小雷服务队 有难必帮有求必应

  对自来水公司,桂林市民最熟悉的莫过于小雷义务维修服务队,只要自己家里出现用水问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小雷义务维修服务队。小雷义务维修服务队的雷振南,是自来水公司营业处的一位热心肠的员工,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帮助市民维修供水设备。

  桂林的用水管道上千公里,闸阀几十万个,但部分产权隶属于客户,不在自来水公司管理范围,因此长期存在跑冒滴漏损维修难的问题,这些工作一直以来都是由“牛皮癣维修公司”负责,因此引发了不少问题。

  2002年,公司成立了以雷振南名字命名的“小雷义务维修服务队”。服务队的宗旨是有求必应,有难必帮,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任务是利用业余时间为困难客户维修表后内部管,只收材料费,不收人工费。近年来,小雷维修队为桂林市的社区和居民义务查漏、维修了770处表后内部管。

  今年7月3日的中午,家住铁西小区的一位客户反映,邻居家中有两位老人正为漏水的水管而发愁,希望维修人员能够上门服务。小雷义务维修服务队颇费周折找到老人家里,为他们更换了近2米的新水管,为老人解决了大问题。在回访电话中,客户感慨地对客户代表说:“岂止是满意,应该是感动啊。”

  扶贫济困 市民上门送感谢信

  2006年2月,一位双目失明的妇女,辗转几趟公交车,专程来给桂林市自来水公司客服中心送上一份特殊的新年礼物——一封感谢信。

  这位妇女姓阳,有一个正在读书的孩子,全家只靠低保补助金生活。去年下半年,她所居住的楼房进行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改造所需的几百元钱虽说不多,却是母子二人几个月的生活费。自来水公司客服中心的领导知道此事后,心里很着急,“绝不能让一个低保户因为经济困难而用不上自来水”。客服中心从员工组织成立的“弱势群体扶助资金会”里为阳女士支付了材料所需的300元,并立即派出小雷义务维修服务队为她免费安装管道和水表。

  当阳女士攥着300元来到客服中心交钱时,才知道已经有好心人帮她交清了这笔费用。感激不尽的阳女士多次拨打清流热线打听这位好心人到底是谁,这才知道,她只是桂林自来水公司员工资助的众多困难户之一。

  多年来,桂林市自来水公司一直关注弱势群体的用水。客户服务中心的员工于去年自发成立了“弱势群体扶助基金会”,两年来,他们先后捐款3万多元资助低保户,免费为他们安装“一户一表”。编辑:杨东作者:唐海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