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想上火星的,先去北极找感觉 明年"义务吃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5日09:31 沈阳网

  选址德文岛模拟火星生态环境选拔6名科学家明年"义务吃苦"

  火星是继月球之后,人类梦想征服的第二个太阳系天体。在火星计划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美国民间学术组织“火星协会”(TheMarsSociety)近日宣称,将从全球选拔6名科学家前往北极附近的德文岛,实施“北极火星生活体验”实验。届时,科学家们将住在二层楼高的金属罐中,只有穿上仿造的太空服才能走出罐外,这一实验将持续4个月。

  昨日,晨报记者对“火星协会”主席、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工程师罗伯特·朱柏林进行了专访。在向中国读者介绍本次行动细节的同时,朱柏林主席很希望借晨报向中国发布此次活动的招募信息。

  “这次行动其实是十分开放的,没有必要感到神秘。”罗伯特·朱柏林随后逐条回应了读者关于“北极火星生存”体验的疑问。

  火星协会主席释疑实验四大疑问

  实验为何选德文岛?

  地球上存在可以进行火星生存体验的地方吗?朱柏林的回答是肯定的:“加拿大德文岛———这块极地荒漠的陨石坑地貌与火星近似。这是片人迹罕至的不毛之地,严寒的气候也与火星类似。总而言之,这里是地球上与火星最相似的地方。”

  德文岛位于北极圈内,距离北极点不到1600公里,岛上寸草不生、几乎没有植被,气候极端寒冷和干燥,其表面为岩脊、谷地和陨石坑所覆盖,这些都与火星表面相似。崎岖不平的复杂地形,红色的土壤上随处可见斑斑驳驳的碎石,神出鬼没的极地风暴,各种射线穿透稀薄大气直达地表,这里的满目疮痍与火星表面十分相似。德文岛上有一个著名的“霍顿冲击坑”,科学家分析,它是2300万年前一个天外来物撞击地球形成的。在北极地区的陨石坑周围发现的地质现象看上去与在火星上发现的地貌非常类似,通过对它的研究,科学家们可以找到研究火星上类似大坑的方法,从而为揭开火星的“身世”提供依据。

  事实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已计划把德文岛当做模拟火星环境的试验基地。

  将进行哪些实验?

  晨报记者在朱柏林发来的电子邮件中看到了科学家们即将“入住”的“铁罐头”———模拟太空舱。从明年5月1日到8月31日,6名研究人员每天将穿上模拟太空服,在德文岛荒芜的土地上漫步,直到晚上才回到两层楼高、直径8米的的“铁罐头”内。

  不过,研究人员在“火星表面”并不只是闲逛,他们的实验任务十分紧张。招募材料显示,他们进行的科学实验主要包括8方面内容,其中包括在-20℃至0℃环境下,研究永久冻土地带温度、水流对地层的作用,并运用模型对地球、火星表面类似情况进行应用分析。此外,也要对同样温差下的生物多样性改变进行研究。这些实验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就是在“铁罐头”及其周围实施的“隔绝状态下的空间生存活动对人类行为影响的研究”。

  罗伯特·朱伯林介绍,他每天可能将不得不敲响就寝铃来让大家按时入睡,由于过度紧张的实验工作将带来强大心理压力,这会导致实验者疲劳过度。朱伯林说:“在4个月的任务中,人们的心理达到极限。一天工作15小时可以坚持一个月,但不可能熬4个月。”

  如何保证体验者生存?

  在交通不便、寸草不生的永久冻土带,如何保证“北极火星生存体验”参加者的生存?朱柏林表示,火星协会未来将投入10万美元实施本项目。“我们装载设备的双水獭(TWINOTTER)飞机会从雷索卢特湾(加拿大离北极最近的港口)起飞”。

  在德文岛上修建的“铁罐头”,是仿照美国航天航空局推荐的火星人居住的房屋结构设计的:可供6人生活与工作的三层“生活舱”、可充气的温室、可存放自动考察车的车库以及一组太阳能电池板。“生活舱”即著名的“铁罐头”,其主体为圆柱形建筑,长约8米多、6米宽、直径约8米左右,形状类似一个大金枪鱼罐头,舱外是约13厘米厚的防护罩,用以隔绝太阳辐射,6名科学家将在这难辨东西的黑暗环境中建立他们临时的家,睡在像火车卧铺那样的三层床上。

  “铁罐头”内部包括储藏室、无尘实验室、健身房、办公室以及卧室等。食物是那些容易保存的食品,如炖牛肉、热狗、意大利面条等。他们还可以使用单独的抽水马桶和浴室,可以洗淋浴。不过,水的使用受到严格限制,因为空间旅行最大的困难在于水。在实际太空发射时,飞船根本无法携带太多的生活用水。

  模拟火星生存”是不是“秀”?

  火星上是什么样子,光在地球上怎么能知道?“模拟火星生存”是不是民间组织的一场“秀”?面对这些尖锐的问题,朱柏林表示:“参与我们实验的人都有可能成为登陆火星的宇航员,这事的决定权在各国航天部门。”

  有朝一日登陆火星时,宇航员所要面对的火星环境要比德文岛更寒冷、更干燥。在火星被陨石撞击过的表面上充满有毒气体,各种射线穿透火星稀薄的大气———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唯一能够保护宇航员的就是他们身上的宇航服。宇航服工程师的设计目标就是要让宇航服抵挡住火星上卷着沙尘的风暴和遍布在红色沙土之上的砾石。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宇航服工程师阿迪·奥特比克说,德文岛只是一个参考,必须要按照火星真实的情况来设计宇航服,让整个系统更加结实,让它在更恶劣的环境中更易于使用。

  招募志愿者

  火星协会主席罗伯特·朱柏林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的项目向全世界志愿者开放,也包括中国。”

  报名者可登陆火星协会网站www.marssociety.org。本次活动口号为“努力工作,没有报酬,永远光荣”,招募的志愿者人数为7人,其中6人将前往北极参加现场实验。4人须是地质学、地球化学、微生物学和古生物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另外2人要求具有工程技能。小组成员要自己独立负责分配的工作,包括实验工作、写报告、修理设备和日常家务工作,他们中有的还将参加模拟火星野外的生活体验任务。

  应征者要求身体健康,年龄在21至60岁之间,不限种族、信仰、肤色、性别和国籍。中选后,应征者将于2007年2月参加在美国犹他州南部的火星沙漠研究站的训练,随后前往德文岛。火星协会将提供一切开支,但没有薪水。 (郭翔鹤)

  来源:新闻晨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