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科学家首次解释雅鲁藏布江中游峡谷成因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8日02:13 中国西藏新闻网

  全晓书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边千韬教授15日指出,雅鲁藏布江中游峡谷的形成与板块碰撞及青藏高原隆升密不可分,但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所以与下游著名的大峡谷相比规模较小。

  这是中国科学家第一次解释雅鲁藏布江中游峡谷的成因及特点。

  边千韬教授是中国喜马拉雅山南北坡国际综合科学考察队的一员。科考队15日从西藏首府拉萨出发,当天在赴江孜县途中考察了尼木县与仁布县交界地段的雅鲁藏布江中游峡谷。

  边千韬教授指出,尼木——仁布段峡谷地处雅鲁藏布江中游。峡谷以北是冈底斯山,属于欧亚大陆板块的南缘,山体以花岗岩为主。峡谷以南是喜马拉雅山北缘的增生带。

  “增生带是洋壳向北俯冲时,洋壳上面的沉积物、洋岛、海山等,没有俯冲到欧亚板块下面,而是堆积在俯冲带上,日积月累形成的。”边千韬教授解释说。

  青藏高原的隆升与喜马拉雅山的抬升一直是大地构造学界关注的焦点。据边千韬教授介绍,目前,学界普遍承认的板块碰撞说认为,大约6500万年前,向北漂移的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青藏高原、包括喜马拉雅山逐渐隆起。

  两大板块间的新特提斯洋从此消失了。在这沧海桑田的巨变中,不仅形成了集中着世界上所有海拔8000米级山峰的一片连续的高原面,也在碰撞的缝合带上留下了一条深邃的痕迹——雅鲁藏布江峡谷。

  边千韬教授指出,雅鲁藏布江峡谷以南的山体主要由海底沉积物、洋底火山岩、蛇绿岩等组成,是远古时代海洋存在的证明。

  “随着青藏高原的隆升,喜马拉雅山脉和冈底斯山脉也在抬升,所以水面也被抬高。但碰撞形成的缝合带在力学性质上比较薄弱,因为岩石构成比较复杂,不够坚硬,抗侵蚀能力比较弱。所以,水流向下侵蚀产生的效果比较强,形成了峡谷。”边千韬教授说。

  “而且,这个缝合带经过多次地质构造运动,断层破碎带发育比较明显,更增加了这种侵蚀强度。”边千韬教授说。

  同时,他指出,尼木——仁布段江面没有雅鲁藏布江其他地段江面那样宽阔,水流速度相对较快,水流携带泥沙的能力也比较强,侵蚀力也比较强。但由于中段峡谷上游与下游的海拔高差不是太大,所以中游峡谷规模较小。而位于林芝县境内著名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由于上、下游巨大的海拔高差,所以显得更深、更壮观。

  他说,在雅鲁藏布江中游峡谷两边呈现了多处高出江面几十米的较宽的古河床,这种古河床在构造学上称“河流阶地”。研究“河流阶地”,将会对研究青藏高原的隆升产生积极意义。

  “青藏高原在不同时期隆升的速度是不一样的,隆升速度较慢的时候就会形成这种较宽的‘阶地’。所以,通过研究‘河流阶地’,对于判定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和阶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边千韬教授说。

  新华社 2006年10月18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