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浙大首届"少帅班"毕业 29名"少帅"无人回家继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4日14:53 沈阳网

  中新网10月24日电 据东方早报报道,曾被冀望“带领家族企业走向新繁荣”的浙江大学首届“少帅班”学生,今年毕业至今,竟无1人回家协助父辈二次创业。记者23日获悉,目前,首批29名“少帅班”毕业生除1人选择自己创业外,其余均在不同行业自行谋职。

  少帅为何不回家继业?

  答案1:直接继业没成就感

  答案2:家族企业太压抑了

  在万商云集的浙江,家族企业如何传承近年来渐渐成为热点。“‘富不过三代’,除了下一代的个人兴趣改变,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们不知道如何经营企业。”23日,“少帅班”班主任邬家瑛表示,开办该班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少帅”们具备经营好家族企业的能力和责任心,回家进行二次创业。

  但出人意料的是,这29人今年7月毕业后,却无人选择回家。据了解,其中1人在杭州筹资创办了推理游戏有限公司,另28人都在房地产、汽车、网络等行业自行谋职。

  目前已在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就职的“少帅班”毕业生王伟晓,家里有年销售收入千万元以上的五金企业。“我不是‘拿来主义’者,不愿意直接接受父亲的事业——那会让我没有成就感。”他说,父亲很希望他回去打理企业,并给他挂上“副总经理”的职位,但他仍委婉地拒绝了。

  王伟晓称,不愿回家的另一个原因是觉得“家族企业太压抑”。今年毕业前,他曾回家工作过3个月。由于理念上的差异,在工作上与父亲发生了不少矛盾。他举例说:父亲的朋友邀请他们参加展会,父亲为了面子答应了,他却坚决反对,因为参展资料根本来不及准备,参展无益于品牌推广。“家族企业里七大姑八大姨的关系,也让我在管理上无法施展拳脚。”

  其实,王伟晓代表了不少“少帅”的所思所想——1项名为“浙江商人培育继承人方式”的调查显示,37%的“富二代”希望自己创立一番事业;45%认为目前还不具备接班的各项素质,不愿接受父辈的事业。

  “吉利公司也属于家族企业,但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员工有定期培训,让我觉得工作很有激情。”王伟晓说,目前他主要是经营自己的事业,尚未考虑好以后要不要回家去,“即便回去,也要等我有经营企业的成熟思路以后。”

  家族企业会否无人继业?

  说法1:学生锻炼后还会回家

  说法2:企业没人继承不倒闭

  今年的“少帅班”已是第3届。“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少帅’一些有碍创业的弱项。”邬家瑛表示,原先希望“少帅”回家创业,现在则认为他们先到其他更大的企业磨练一段时间更好。

  通过对“少帅”的问卷调查,邬总结出了他们的普遍性:相信自己、敢于尝试,乐于接受新事物,富有成就感和独立性;同时,没有坚持性、毅力不足,且缺乏合作性。

  “他们喜欢冒尖,有领导才华。”邬家瑛说,但不喜欢被别人领导,有的作业团队如同一盘散沙,很多团体项目最后不了了之。据介绍,老师曾给“少帅班”设置了3个创业项目,2个是B2C电子商务项目、1个为创意文印社。

  起初,同学们热情非常高,但经营1个学期后,1个团队已停业,1个团队将项目转让,只有1个团队在经营,但队员已由原来的10个变成两三个。“家族企业无人继业不会成为一个普遍现象。”邬家瑛强调,很多学生经过在外一段时间的锻炼后,出于对家族负责的责任心,肯定会在若干年后相继回家扶持父辈。“家族企业因没人继承而倒闭的可能性比较小,经营不善而倒闭的可能性才是最大的。”她说,因此,如何有效管理、提升家族企业是学校、学生乃至社会最应关心和研究的问题。

  家族企业专家:父亲培训也很重要

  “‘少帅班’是不错的尝试,但目前出现毕业生没有1人回家创业的现象,可能也透露出教育模式上存在问题,如讲得多、实践少,以及单方面培训的形式。”宁波方太集团公司董事长、著名家族企业研究专家茅理翔说。

  他表示,父子双方的理念相互接纳、融合,首先需要双方在企业传承的问题上达成共识,“因此,对父亲进行培训也很重要。否则,就容易出现‘老子不放心,儿子不舒心,父子离心’的局面。”(徐文钊)来源: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