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礼让巷:千年遗风今犹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5日02:19 海峡都市报

  N本报记者 胡艺桑 实习生 吴美真

  寻访之因:泉州有许许多多的小巷,如花巷、胭脂巷、指挥巷、水门巷……每一条巷子都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它们的过去和现在,有着怎样的天壤之别?这其中,发生了什么?这最后,成了什么样子?

  《城市周刊·记录》将探访古巷的历史,记录古巷的现在,还古巷一个真实的存在。

  

礼让巷:千年遗风今犹存

  

礼让巷:千年遗风今犹存

  

礼让巷:千年遗风今犹存

  说是礼让巷就在龙宫菜市场边上,但骑着摩托车弯来拐去,问了好几个人,费了好大劲才找到夹在许多小巷之间的这条古巷。礼让巷并非直直一条巷,而是由两个7字形的小巷连接而成的一条很特别的巷子。

  如今的礼让巷,已看不到往日的古厝,成群的建筑虽已露出旧样,但大多是三四层高的小洋房,只有从那小庭院式的建筑风格中,才能依稀感受到小巷的些微古意。

  老人们说,“礼让巷”原来也叫“礼谅巷”,又称“六尺巷”,是由两条巷子合二为一的,因此才如此的弯弯曲曲。

  退地三尺

  说礼让

  想像中,礼让巷该是条宽敞的大巷子,四四方方的石板路一块接着一块,一路通到巷底。但走进礼让巷才发现,巷子看起来甚至有点窄。不过,巷子虽不宽,但家家屋前却都留有一个小小的“门口埕”,当然,“门口埕”都没有设置围墙,自自然然就成了公用的路了。

  说起礼让巷和这“门口埕”的由来,今年57岁的老巷民郑燕辉说自己最有发言权:“我若不知,别人就更不知了!”

  也难怪郑大叔如此自信,郑家本是世代住在礼让巷,而大叔一出生就是这里的巷民,对于这条古巷,当然要比别人更有话说了。

  闲聊中,郑大叔讲起了关于礼让巷的典故:传说明代中期,礼让巷里有林、唐两户人家毗邻而居,林家有人在朝居御史之职,唐家有人任地方指挥官。那年,两家为了一堵墙争执不下,谁也不让谁,官司打了3年。

  后林家派人上京向林御史求情,御史大人很快回函:“千里修书为一墙,让他三尺亦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悟出御史深意,林家退让三尺。唐指挥见林御史如此大肚豁达,也命退地三尺。于是,两家之间就空出了一条六尺宽的巷子。

  据说,后人遗传前人遗风,每筑新屋,都会自觉往后退一点,久而久之,小巷每户人家门前就多了一个“门口埕”。

  

礼让巷:千年遗风今犹存

  田园生活忆古巷

  礼让巷的人似乎个个都特别和气,那天,我们在巷子里逡巡着,见到巷里的居民就逮着问东问西,一连问了好几个,有年长的,有年轻的,个个都笑呵呵的,让人倍感亲切。

  见到80岁的唐家阿婆时,她正在自家门前的石阶上闲坐。见我们上前,阿婆也不设防,笑吟吟地请我们上她家坐坐。

  阿婆说,自己17岁从涂门街嫁到礼让巷,已在此住了63年。彼时,巷里只住着唐、郭、王、苏、庄、郑、蔡等七户人家,人少地多,家家门前都有一大片的空地,巷里人就在空地上种起了水稻和地瓜苗,女种地,男建筑,以此为生。

  提起早时的田园生活,郑大叔备感惬意:那时,巷口原有两个水池:浣种池、蔡厝池(现为龙宫市场),虽是池,但两池通往环城河、内沟河,活水四通八达清澈见底。夏日里,这儿便成了孩子们的乐园,游泳、钓鱼、摸鱼捉虾……妇女们洗着衣服,家长里短地谈笑着,与孩子们的天真无邪融成一幅美丽的风景。

  不过,巷里人的生活用水却不是池里的水。巷里有一口水质清冽的井水,王大叔还记得当年井旁汲水、挑水的热闹场面———人多时驻足等待,谈笑间水桶就满了。石板路上来来往往的挑水人,“咿哟咿哟”的节奏响彻巷子的上空。

  除了在池中戏水,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夜里在家门口捉迷藏、听故事了。早时没有电灯,每当夜幕降临时,巷子里油灯火星星点点。家家户户老的、小的不约而同地搬张凳子到家门口乘凉拉家常。那时,巷里有位庄老伯,是个读书人,小孩子最喜欢围在他身边,津津有味地听他讲三国、讲水浒、讲历史典故。

  礼让古风今犹存

  老井犹在,但而今已不复往昔风光,只是孤零零地守护在巷子的一个拐角处。吃着自来水的人们只有在聊起往事时,才会偶尔想起它。

  郑大叔说,从小到大,不论城市如何变迁,他都是一如既往地喜欢这条巷子,以及巷子里的人们。因为,“不论时代如何变幻,礼让巷人的礼让谦和之风永远都不会变!”这就是郑大叔的解释,简单而可爱。

  就拿去年修水管的事来说:那时,自来水管堵得自来水也不自来了,一些锈了的地方还不时出现漏水现象,有人提议集资改造,结果,没几天工夫,钱就收齐了,很快,清冽的自来水就沿着新水管欢快地流进了小巷的人家。

  修自来水管这件小事,也让我们再次感受到礼让巷人世代和睦相处、乐融融的好风尚。据郑大叔说,在他的记忆中,只要是巷里的事,大家总能一呼百应、齐心协力,令人感动。

  村与村之间为了寸土寸地争执不休,甚至群起打架是常有的事,但礼让巷从不曾出现这样的情形,年轻一代之间也没有听说有打架斗殴之事。郑大叔说得很好:“退一步海阔天空嘛!”拿郑大叔的家事来说:郑家有五兄弟,连叔叔家算起来共有七户。分家的时候,叔叔说想要靠前面那块地,大家二话没说就给了。

  在郑大叔眼里,礼让巷是块福地,住在这里的人不但礼让谦和品质高,而且还出人才———古代有宰相、府官;现代出了省委书记(据郑大叔说,何少川小时候就住在礼让巷);而如今,郑大叔的儿子正在厦门大学物理系计算机专业攻读硕士,又是一个未来的栋梁才!

  □记者手记

  如果礼让成为一种风气

  家住花巷,这条巷子虽不算窄,但也不是特别宽。于是,常常在巷子里遇到两车相遇,造成交通堵塞之事。

  最常发生的事就是:一车(轿车类)西面过来,另一车东面迎上(花巷原是单行道,奈何大家都不把这当回事),原本,远远见到,处于宽敞路段的小车稍等片刻就过去了,可偏偏就是谁也不让谁,大家都一味埋头往前开,加上摩托车、自行车“见缝插车”,偶尔再杀出一辆三轮车跟上。于是,几乎每天,这条巷子都要堵上一两次,弄得一些上班族为了赶时间不得不绕道而行。' 礼让巷有一座礼让宫,礼让宫的侧门横题为“礼让古地”,题者名曰孙步云。据说,曾有不少人考证过礼让宫及孙步云的历史和由来,但至今没有任何定论。

  其实,礼让巷的故事是否属实,礼让古地源于哪朝哪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古人尚且知道礼让美德,今人难道反而不如古人?

  经济越是发达,人也应该越发文明,应该更加豁达有气度。正如那位御史大人所言: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既然一切都将成为过去,那么,又何必斤斤计较于现在?“让他一让又何妨”?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