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时评:从高考奇才四入名校三次被退学说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9日15:12 沈阳网

  23岁的周剑的无疑是一个传奇,2001年他第一次高考上了武汉大学,但随后由于痴迷网络多次旷课而被退学。他复读1个多月后,又考回了武大,但随后“屡教不改”再次被退学。回家几个月后,他又参加高考,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在华中科大读到大三时他由于学分不够又被退学。接着他第四次参加高考,今年9月份考回了华中科技大学。这种独特的经历,在中国的大学生里恐怕找不出第二人。

  “高考奇才”周剑四入名校又三次退学一事,在媒体上引发了各种议论,其中不乏对于现行高考招生制度弊端的抨击,这当然是十分自然的。现行高考招生制度还存在不少弊端,亟待改革,而周剑这样一个极端的事例折射出教育中的问题,也确实值得人们深思。然而,我们在为此痛心疾首的同时,窃以为不能不承认这位“高考奇才”能够再三再四地进入名校就读,反映了我们社会的一种以人为本的进步。

  高校的招生录取工作,对于考生的学历、学业、体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等等都是有一定标准的,任何公民不分年龄、出身、性别和经历,只要符合这些要求并通过统一的选拔性考试,就可能被择优录取,至于曾因“痴迷网络”而违反校纪等问题,只要改过就不成为障碍。周剑在退学之后,学校之所以又一再接受他,估计除了学历、学业等“硬指标”都合格,甚至还相当优秀之外,还因为并没有证据说明他的那些“历史问题”依然“屡教不改”。年轻人免不了犯错误,只要接受教训有所悔悟,就不能老是揪住不放。这在极“左”的年代无疑是不可想象的,那时虽然声称什么“重在表现”,但实际上一个微不足道的甚至莫须有的“污点”就足以使人“永世不得翻身”。在这个意义上,周剑的独特经历充分说明了今天的社会的宽容程度,而问题是他本人面对宽容和信任还没有找到一个正确的态度,浪费了国家本不富裕的教育资源。

  当然,这样说并不等于否认了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周剑头两次所读大学的一位“教育专家”认为,周剑是个“应试教育的佼佼者”,他的问题是在“注重素质教育的高校”里转型失败。这个立论是很奇怪的,周剑小学和中学所接受的是否是“应试教育”我们无从置评,但从他在这所大学里“白天上网,晚上睡觉”近一年仍然无人过问这段经历来看,就实在很难跟“注重素质教育”挂上钩,而他所说的课堂上“很多老师都是照本宣科,少数课由研究生代,感觉他们对专业都不是很了解”,相信许多上过大学的人都会有同感。

  已经三次退学的周剑再次被高校录取,这应该无可非议,问题是对于这样一个“屡教屡犯”的特殊学生,再次进入高校后如果仍然积习难除,那么我们“注重素质教育的高校”是否应当采取一些切实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呢?来源:新华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