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人员回国创办新式学校 学生自编教材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0日05:54 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留学人员回国创办新式学校学生自编教材
成都锦江区琉璃场皇经楼村———这是成都华德福学校的地址

  它是一所学校,虽然它只有10亩地,幼儿园3个班,40多个学生,30多个教职工。它的确不像学校:没有主流学校的现代化,田园似的小院里,小狗和鸽子都在闲晃;孩子们自己编教材,取代语文、数学的是“主课”……

  从1919年奥地利科学家、教育家和哲学家鲁道夫·史代纳创办第一所“自由华德福学校”开始,这种教育模式逐渐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的典范。

  2004年9月,国内第一所华德福幼儿园和学校在成都落户,至今仍保持着它在国内的惟一性。

  2年了,它依然偏居成都郊外;2年了,它依然令人耳目一新;2年了,它依然如履薄冰……

  【一个老外】穷乡义教6载黯然离开中国

  应该说,华德福教育理念在国内得以被更广泛地了解和传递,是因为一个德国小伙子。

  38岁的德国人卢安克,22岁时来华旅游。从1999年起,他只身一人深入中国山村来到广西东兰县最偏远最贫穷的林广屯的广拉队,从事义务教育。这里不通电话、不通公路,有很多学龄孩子没有上学,村里绝大多数人连普通话都不会说。他教导村童讲普通话、学文化,将自己的积蓄和德国家人的资助全部投入工作。

  从2000年开始,卢安克成了全中国教育界的知名人物,2003年《中国青年报》“冰点”栏目里,《以一人之力》长篇专访卢安克;2003年、2004年

中央电视台“天地人”栏目中也先后介绍了卢安克的教育活动。

  为了能够在中国合法地当老师,卢安克注册了“德国华德福教育友好协会南宁办事处”,但他在申请加入中国国籍时被拒绝。拒绝的理由是:卢安克必须在国家一级单位工作4年以上,才能申请加入中国国籍。

  去年8月,签证到期的他黯然离开中国暂返德国。一时间,众论四起,与卢安克的遭遇一同被关注的,还有他带来的教育理念。作为德国华德福学校的毕业生,卢安克一直致力于实践“华德福”教育并推广。

  从1919年奥地利科学家、教育家和哲学家鲁道夫·史代纳创办第一所“自由华德福学校”开始,这种教育模式逐渐被国际社会认可,被认为代表着未来教育的典范。华德福教育的主旨就是要滋养人的心灵和寻求人的全面发展,包括身体、感觉、智力和心灵各个层面的发展。

  【一所学校】偏居城郊仿佛农家小院

  崇敬并呵护孩子完整的童年,护送他们迈上自由之旅 ———成都华德福学校的使命

  庆幸有位家长带路,否则2006年12月20日这个下午,记者注定要在皇经楼村的乡间岔路间徘徊。

  铁网围成大门

  从三环高速公路下来,沿着琉璃场皇经楼村水泥路行驶,拐进人烟稀少的乡间小道,除了颠簸,还要面对几条岔路的选择,才能看到在一面旧土墙上,用红色油漆随意写下的“华德福”3个字。汽车穿过一道朱红色的铁门,一排铁网围成的“门”渐渐逼近眼前。一个牌子挂在上面,木质底板,黑色大字———来访请预约。这里就是成都华德福学校。

  大门后面是一条土路,一边是一小块菜地。前方不大的高地上,红瓦白墙的房子被绿树环抱着,隐隐有孩子的笑声传来。

  “看见没?这是孩子自己种的菜。”路过菜地,几个写有名字的小木牌,一头木制小牛放置其间,带路的家长指着里面,突然有了孩子般的兴奋表情。

  老师为小狗让路

  顺着小路到达的地方,更像一个别致的农家小院:掩映的回廊、木质楼梯、秋千、沙坑、花坛浓缩在这个小院里。院里的大树上,有一根绳梯,几个孩子正在那里嬉戏。回廊上放着一排书包,一个小男孩倚柱看书。安静的小院,因为自然而不显局促。

  走上回廊,就遇上了一条“闲庭信步”的小狗,25岁的徐添老师正小心翼翼地为它让路。“4点半后,孩子都放学了。”他笑容温和地给记者解释,转头向门口的一个年轻女孩交代买米的事情。徐添身后的一间房是学校办公室,一台笔记本电脑和一部电话是学校最现代化的工具。

  学校没有电视

  “学校买的是有机大米,吃的自己种的蔬菜,没有农药的。”说完这句话,徐添带着记者,开始感受学校更多的不同。

  只有10多平方米的房间挂上了木制的“教室”牌子,木地板很干净,门口一溜拖鞋,年轻的女老师轻声提醒记者换鞋。教室里只有几张桌子占据墙角,空出大面积的地板。素净的桌布上摆放的花朵和墙上的油画点缀着室内的颜色。“教室内很放松,空出最多空间给孩子,可以随便坐。”女老师说。

  教室是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层次来布置的。另一边的低龄幼儿园则完全没有桌子,宽敞的大房间里,窗帘和桌布设置成粉红色基调,在阳光下,温馨而平静。

  学校有乒乓球台、木工房、图书室、钢琴,却没有电视,厕所也是最“原始”的,里面有一个装满水的大桶,需要用水瓢舀水冲厕所。

  如果有孩子在嬉戏,或者看书,有人会提醒你,轻声,不要打扰。

  【一种氛围】不设校长老师更像家长

  “天天有事吗?”“我只是想看看。”“老师和阿姨在说事情,你先出去,好吗?”“好吧。”“谢谢你,天天。” ———一段师生对话

  “在这里,老师的气质和情绪更像家长,成为这个大家庭的核心。”谈话间,副园长、小学部主管李泽武的言行,不经意就对这句话做了诠释:一个小女孩悄悄进到房间,李泽武和她有了上述那段对话。

  国内惟一的“华德福”

  2004年夏天,由从美国回来的黄晓星、张俐和英国回来的李泽武等人发起,在成都建立了国内第一所华德福幼儿园和学校,至今保持着国内的惟一性。

  1995年,黄晓星和张俐先后在英国的爱默生学院和美国的Sunbridge学院接受了华德福教师培训,并在美国继续学习和实践。这期间,在他们的介绍下,李泽武也接受了华德福教师培训。2004年,3人决定办一所学校,将“华德福”在中国推出来。3人都是成都人,在三圣乡教书多年,李泽武觉得这里自然环境不错,离城市不远。于是,当年6月,中国的“华德福”学校就在三圣乡破土动工了。

  追随精神的志愿者

  作为国内惟一的华德福学校,世界各地华德福体系的志愿者,成为学校的资助者和老师,作为华德福教育的代表人物卢安克也曾在学校成立初期前来,吸引了许多追随者。

  河南的徐添、珠海的李艳婷、深圳的成其泽、德国的Timm……20多个教职工,李泽武都熟记在心。他们曾经是编辑、大学教授、大学生,有的是追随卢安克精神而来的志愿者,有的是陪同孩子来的外地全职父母,共同构成了这个大家庭。学校不设立校长或主任,由教师们集体管理。

  李泽武老师介绍,在学校受教育的大多数是3—6岁的幼儿,目前幼儿园有3个班,有4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孩子,因此又有华德福幼儿园之称。学校还有几名小学生,这些小学生主要是本校教师的子女和教师们亲朋好友的孩子,混编成了一个班。

  【一种教育】全身泥土快乐扑面而来

  “我站在大地上,向石头学习;我遥望大海,向鱼儿学习;我凝视天空,向鸟儿学习;我生活在大自然中,向太阳学习。他们都是我的兄弟姐妹。”

  ———华德福的校歌

  玩具全由学生自制

  学校里找不到一件塑料玩具。玩具全是纯天然材料,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看上去手工痕迹明显,却很生动。不少玩具都还是一个雏形,仿佛需进一步加工,老师们说,这样恰恰有助于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完形能力。

  年龄大一些的孩子还学习了织毛线、编篮子,在老师的指导下做小木勺、小木船、小板凳,成品和半成品都放在教室里。

  学校有一块菜地,老师每周都要给学生上两堂园艺课,师生们一起翻地、施肥、播种、浇水,然后享受丰收的果实。

  “每天下午,孩子带着全身泥土扑过来,那种快乐的东西也扑到我身上。”记者接触过的一些家长,不约而同提到这样的感受。在此就读的孩子,都来自城市家庭,家长更倾向于让他们接受这样的“乡村教育”。家长还与学校达成共识,要求孩子少接触电视和电脑。

  让家长们舒心的是,这个来自西方的教育方式对于中国传统中优秀的东西,如儿歌、童谣等,仍很珍视。“家教沟通非常有创意和意义,一个月出一次剪报,传统节日或者西方节日,都会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太有意思了。”

  最受挑战的是家长

  比较理解中国教育的现实缺陷,希望自己孩子享受不同的教育。华德福的教育迎合了白领以上、中产阶级、新生代的教育理念,得到了他们的支持。“是崇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己的精神世界和谐发展的、艺术化的教育。”

  学校不用任何现成的课本,而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动手编写课本;没有语文、数学等分科,而是用“主课”替代;在小学和初中阶段,一律不提倡考试。

  “独辟蹊径”的教育,挑动的是家长的神经。在有关华德福的论坛上,有网友道出了家长们的心声:华德福教育,最受挑战的其实是家长。“它的到来,是观念的冲击,然后才是新生事物的接受。”

  “如果家长有勇气做出改变,是非常大的勇气,但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学校老师徐添这样告诉记者。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7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