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赶考故事 走下神坛的高考在寻求变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5日09:20 浙江在线

  恰逢世界杯,赶考是煎熬

  本科“含金量”贬值

四代赶考故事走下神坛的高考在寻求变革

  沈晓鹏,浙大城市学院教师。1998年毕业于杭州高级中学,考入沈阳东北大学英语系,并于2003年考托考G后赴美国

留学。在经历了多年的考试生涯后,他回到杭州,走上大学讲台,延续着考试的缘分。

  在高一高二的时候,我参加了学校的足球队,狂热足球,所以1998年的高考对我是一种煎熬,因为正逢如火如荼的法国

世界杯足球赛!像我这样的球迷,高考是一场折磨。

  记得高考前一个月基本就是频繁的模拟考试,一周一两次,大家奋笔疾书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感觉最大的压力来自高考倒计时牌,学习委员每天早早就在黑板上更新日子。后来,这样的倒计时牌居然也出现在学校的宣传栏里,令高考的凝重气氛蔓延到学校的各个角落。不过,我们也通过自己的方式解读计时牌,给自己解压。比如把它理解为世界杯4强决赛的倒计时。

  1998年7月高考的那几天,高温纪录不断被刷新。那时候我家还没有空调,凉水擦洗过后的席子一会儿就干了,躺上去不一会儿又被汗水浸得粘粘的。晚上,躺在闷热的房间里,耳边是隔壁传来的孙正平激情的解说,脑子里逼迫自己想着明天考试的场景,真是备受折磨!

  在考场上,最紧张的是首场考试,也是决定胜败之关键。之后的两天考试,基本在惯性驱动下完成。有意思的是,每门课考完后,同学之间谈论最多的并不是考试情况,而是世界杯的最新战况,原因可能是怕讨论考试,受到比自己出色的同学的打击。同时,我们班的球迷也特别多。

  3天的高考一晃而过,比数倒计时牌的感觉痛快多了!比起考前漫长的心理起伏,这种高考的煎熬反而更能承受。在过去了近10年后的今天,看到高校大规模扩招,几乎每个高中生都要走这条路,深感国内大学本科文凭的“含金量”已相应贬值,所以我这辈的大学生开始把目光投向海外,学得更前沿更尖端的知识后再回国创业,报效祖国。

  90年代弄潮儿

  出国深造回国创业

  记者感悟: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1999年大扩招,高考发生极大变化:“3+2”高考模式开始实施,各种民办高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毕业后国家不再包分配,多数自主择业。高考的种种变革,更接近现实,更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沈晓鹏代表着不满足于现状,出国深造再回国创业的新一代海归派。

  被社会高度关注

  强迫自己入睡

  郦娜,浦发银行杭州清泰支行职员。2000年毕业于杭州长河高级中学,考入浙大城市学院,学习财务管理专业。

四代赶考故事走下神坛的高考在寻求变革

  高三。

  如同一台不会休息的机器,所有的一切都被学校、老师安排得满满的,自己就像车轮一样无休止地旋转着。我读的是一所寄宿制中学,每天奔波于宿舍——食堂——教室,三点一线。

  记得那时,宿舍规定有熄灯时间,为了多看点书,大家拿着手电筒躲在被窝里看(因为被宿管员发现是要扣分的),不看不行啊,人家都看,你不看就是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高考前夕,一场场考试,一次次练兵,每一次名次的搏杀,都让自己大口喘气。临近高考,学校留下近一周的时间让我们回家自己复习,最重要的是调整睡眠时间。而在这时,社会上为了保障考生的复习和休息,又采取了各种“静音”措施。其实,人处在那种被高度关注的状态下去迎考是非常难受的。记忆犹新,7月6日高考前一天晚上,非常静,我强迫自己入睡,但是脑袋不听话,嗡嗡嗡的睡不着。

  高考终于来临!在赴考的车上满耳都是高考的声音,考点的环境很熟悉,因为早一天就按老师的要求,去摸过门了。当时我是在杭二中考点参加考试,家长只能送考生到校门口,同样紧张的家长被止步在了校门外。

  开考铃声响起,我用我的12年所学开始作答……那年是浙江省首次实行“3+X”科目设置方案,总共分4场考试,只用两天,检验了我这12年来的努力。

  21世纪E代:

  抗拒应试教育

  记者感悟:2000年后的高考生是伴随网络成长的一代。一方面,他们抗拒应试教育;另一方面他们仍要在高考指挥棒下生活和学习。在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现状下,考上本科,成为万千家庭为之奋斗的目标。郦娜就是在夹缝中挺过来的新一代高考生。在社会的呼声中,我国高考不断进行改革,试图在提升素质和减负中寻求平衡。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作者: 实习生 陈瑶 记者 丁星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