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考站在改革的十字路口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0日21:27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6月10日电(记者 李柯勇、许雪毅、刘丹)在恢复高考30年后的今天,高考改革成了争论最多的教育话题之一。

  高考至今仍是中国最公平、百姓认可度最高的人才选拔制度,但是其缺陷也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随着时代发展,高考制度已站在了改革的十字路口。

  2006年6月7日下午,陕西渭南一名女生比高考规定入场时间迟到了两分钟,被挡在考场门外。女生跪地痛哭哀求却无济于事……不管是时间上迟了两分钟,还是卷面上少了一分,对于无数孩子来说,高考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人生轨迹的走向。“一考定终身”是人们对高考最大的不满之一。

  为了给高考“减负”,有关部门进行了多方尝试:减少科目,1994年,高考科目从7科减到5科,但学生应试训练强度未见降低;降低难度,2001年,北京考题难度略有下降,

清华大学录取线立刻从前一年的600分升到625分;分散考试,2000年,北京、安徽等省市开始试行春、夏两季高考,然而由于春考招生人数少、招生学校有限,除上海外,目前其余省份均已放弃这一尝试。

  但新浪网日前组织的一次高考专题调查显示,多数人认为,30年来,高考对学生的压力有增无减,原因是他们除了高考没有别的出路。

  “当前的高考‘一把尺子量天下’,这显然不科学。”中国知名管理学专家孟昭春是1977年参加高考的,他感谢高考,但同时认为,单一尺度的高考造成了深层的不公平。不同学生的不同专长、兴趣和职业倾向被高考压抑了。

  为凸显学生个性,1999年教育部开始在部分省市试行“3+X”科目考试方案。数年来,对这项改革评价不一。去年国家统计局在十省份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多数人认为“3+X”体现了“一般”和“特殊”相结合的现代教育理念,但仍有约三成学生认为这种方案加重了偏科倾向和课业负担。

  为体现区域特色,2000年上海率先打破全国统一命题的传统,实行自主命题。去年,高考考场上已有15个版本的试卷。这项旨在促进区域考试公平的改革获得了较广泛的认同。

  2005年,因面试不过关,11名内地高考“

状元”被香港大学拒之门外。港大称,不愿录取“书呆子”。应试教育造成大批学生“高分低能”,已是不争的事实。

  2006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上海交大和

复旦大学尝试面试招生,被称为高考改革的“破冰之举”。尽管面试招生的公正性、主观性以及成本还有待实践检验,但是把学生从课本知识中解放出来已是大势所趋。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宁波大学外语学院院长范谊建议“废除高考”,去年有专家提出“由中学老师推荐学生上大学”,引起了激烈争论。

  事实上,拓宽人才选拔渠道的探索一直在进行。1984年,中国开始进行保送生试点,但随之出现了中学“推良不推优”、申报材料作假、干部和教师子女保送比例过高等不良现象。到2001年,保送生规模不得不大幅压缩,同时保送的“软条件”都变成了“硬指标”。

  还有高校自主招生改革。2003年,教育部在北大、清华等22所高校扩大自主选拔录取试点,去年增加到53所。这项改革为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拓展了空间。但出于公正性的考虑,自主招生比例一直控制在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的5%。

  目前,在中国还找不到一套比高考更加公平有效的人才选拔制度。新浪网的高考调查显示,“支持改革,不能废除”的意见占到86.14%,而“支持废除”的只有9%。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