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过后 春暖花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4日09:27 扬子晚报

  [扬子晚报网消息]

  

寒冬过后春暖花开

  

寒冬过后春暖花开

  

寒冬过后春暖花开

  

寒冬过后春暖花开

  

寒冬过后春暖花开

  

寒冬过后春暖花开

  

寒冬过后春暖花开

  这是一个特殊的名人巡讲团,他们刚刚组建。他们中有在穷困中顽强拼搏的二胡神童陈孝兵;有自强不息,以自信和乐观敲开哈佛大门的吴晶;有心怀感恩,永远积极向上的阳光女孩张明新;有敢于挑战自我,向懦弱宣战的世界冠军孙新;有身残志坚,白手创业的优秀企业家金民选;有才华横溢,充满传奇的全能小子刘骑;有勇敢面对创伤,战胜自我的坚强女孩刘方媛;有自强不息,跨过坎坷的文学青年肖毅;还有参加本报评选最美女教师获得高票的盲人女教师李梦吾。他们的故事,传递出的坚强和自信,让人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一股强盛的生命力量,而这些品质却往往被我们很多家长和孩子所忽略。我们会为一次考试失利而怨天尤人,会为一次摔倒而心疼不已,会为没有得到某个机会而心存不满……在他们面前,我们显得那样脆弱、那样无能。为此,本期成长周刊独家推出南京盲校“成长巡讲团”专版,希望我们都能从他们身上得到一些启示。

  刘骑:和克莱德曼三次同台

  眼前的这一幕真是让人不可思议,一行行字符出现在大屏幕上,舞台上的一角,一位盲少年正熟练地敲击着键盘。这个叫做刘骑的少年可不简单,2004年,他在盲校顺利通过钢琴十级,并在这期间,受邀与理查德·克莱德曼三次同台演出;同年,他创办了“北斗”电声乐团,成立不到一年,便抱回了省残联文艺汇演的一等奖;他和好友创办了专为盲人服务的“追风”网站,成为普及盲人计算机应用的平台。

  然而,当初刚摸进盲校的时候,对于自己的未来,刘骑完全不知道今后将怎么打算,但几年下来,刘骑渐渐地变了。接触钢琴,更是让他坚定了今后要走的道路。通过了自己的努力,小刘一步步考取了钢琴十级,也争取到了和理查德·克莱德曼同台的机会,出色的表演也获得了这位世界闻名的“钢琴王子”的称赞。而“北斗”电声乐团初创的情形,更是小刘终生难忘的:好不容易借来的乐器都是坏的,螺丝锈得拧不动;电吉他根本发不出声,只有靠木吉他凑到话筒边凑和;好不容易有了一只电子鼓,还是瘸了一条腿的……但他们没有一个抱怨的。在盲校,他们玩命地排练!结果,《新春的旋律》冲上了省残联2005年举办的文艺汇演!这首唯一由盲乐手演奏的电子摇滚乐曲。

  刘方媛"寻找梦想的天使

  三年前的一个午后,一场家庭纠纷,一瓶硫酸毁掉了小姑娘刘方媛的一生,“全身14%的皮肤三度烧伤。双眼角膜完全混浊,无视力。”父母不忍心小方媛出去被人指指点点,便把她藏在家里,然而,比起身体上的创伤,更难抚平的是这场伤害带来的心理阴影。出院之后,小姑娘的情绪十分不稳定,伤心的父母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有些不知所措。在多方打听之后,父母决定把小方媛送到盲校学习。

  2005年的秋天,小方媛紧抓着父亲的手臂、挪着怯生生的步子走进南京盲校。对这个未知的世界,小方媛心里充满了恐惧。她总是把帽子压得低低的,一个人躲在角落里哭,哭累了,就睡着了。那个时候,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妈妈,你在哪里?妈妈,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在她最需要关爱的时候,盲校的老师和同学毫不吝啬地伸出了双手。在大家一次次的鼓励下,小方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好成绩,后来还担任了一班之长的重任。有空,小方媛还喜欢弹弹钢琴,陈婷老师成了媛媛学琴的特别指导和专门带教。从纠正手形到背诵乐谱,从作品理解到指法表现……刘方媛哪怕学得再慢,陈老师都安慰、鼓励她。为她每一点细小的成功喝彩、鼓掌!刘方媛的琴声一天比一天流畅。随着她流畅的琴声,她的心情也渐渐开朗起来,成了一位活泼爱笑的女孩,在学校两届诗歌朗诵比赛中,她都是获奖者。现在,小方媛变得十分勇敢,“脸上的伤好了,但心里的伤永远还在,但自己会努力把她忘掉,让自己和以前一样阳光。”

  张明新:大雨中为母亲送

  记者在首场演讲的后台看到张明新,发现她的脸上总是挂着微笑,这个在生活的重压之下仍然坚强乐观的小姑娘不由得让人肃然起敬。

  张明新出生在连云港一个普通而又贫穷的家庭,因为患有先天性白内障,双目视力几乎为零。张明新现在仍记得7岁那年的一件小事:那时,妈妈在杂货店送货打零工。有一天,杂货店急着要150瓶啤酒,妈妈旧病复发,痛苦得不能工作,年幼的小明新在大雨中摸索着,一步步往前挪着沉重的三轮车,但是这150瓶啤酒对她而言,实在是很沉重的分量。她一次次跌倒在泥泞的路上,脸上满是汗水和雨水,伤口流出的血让妈妈心碎,她却笑着擦干妈妈脸上的泪:“妈妈,我终于可以帮你干活了。但现在,我想哭……”再累再苦都没有掉过眼泪的她,却为自己能够分担家庭的重压留下了喜悦的泪水。

  七岁那年的眼泪让她懂得幸福的来之不易,别人一点一滴的付出都会让她感动。现实中的明新积极乐观地生活着,在盲校,她总是用一颗感恩的心面对周围的人。正像她和其他几位同学共同创作的小诗里写到的:“人应该为人生价值的实现而努力,人只有经过痛苦和磨练,才能成为强者。”

  陈孝兵:琴弦上的梦

  一曲《光明行》让在场的所有同学震撼不已,在令人心醉的旋律中,同学们记住了这位年仅13岁的盲童陈孝兵。可是谁会知道呢,这个有着光明之心的孩子却有着令人辛酸的童年。

  1993年,宿迁市宿豫区丁嘴镇登山村,正在上中学的少女陈彩云在路边的草窝里发现了一个啼哭的婴儿,好心的她便和父母把这个男婴抱回了家,这个男婴就是陈孝兵。当时,陈孝兵的养父陈杰已经53岁了,早已经过了四处打工养家糊口的年纪,一家人就守着两亩地过日子,生活相当艰苦。但为了给孝兵治眼睛,陈杰还是四处筹钱,带着这个可怜的孩子去了上海、北京,花掉近万元,却依然没有复明的希望。亲戚劝他:“干脆送给别人吧,留着也是累赘。”这个老实巴交的汉子一拍桌子,“他就是我的孩子,我再穷也要把他养大”,接着咬咬牙,又拾起了以前干瓦工的工具,收拾行囊去了上海打工。

  孝兵四、五岁的时候,家人发现他总是喜欢有节奏地敲打任何身边可以碰到的东西,于是父母想到了乐器,便为他从亲戚家借来了一只竖笛。小孝兵兴奋得时刻带在身边,最后竟然也能有模有样地吹出些曲子。看到孝兵在音乐上的天赋,父亲寻思着让他学音乐,但家里实在是没什么钱,哪里请得起老师,一家人愁成了一团。幸运的是,他们遇到了退休在家的张孝金老师,这位擅长二胡的前宿迁市剧团的音乐老师不仅不收一分钱,还手把手地指导孝兵。淳朴善良的养父母看着孩子进步这么大,十分高兴,而他们却总是说,“好好学,将来好一路拉着二胡去找你的亲生父母。”

  孝兵的眼睛不好,而且家里相当拮据,上学的问题一直就这么拖着。2005年6月,孝兵参加一次活动,有人表示要资助他上学,可是事情最后不了了之,“孩子听说后十分激动,嘴里大叫着头往路边的水泥柱子上撞”,年迈的父亲不禁泪流满面。但几个月后,孝兵的努力终于获得了回报,当他来到南京参加二胡考试时,南艺的陈朗秋教授一眼相中了这个有天分的孩子,并特地赶往孝兵的老家了解情况,把他带到南京盲校读书,圆了他的上学梦,也开启了通向音乐殿堂的大门。在盲校聘请的民乐老师金全奎指导下,孝兵的艺术才华被充分地发掘出来,2006年6月28日,陈孝兵二胡独奏音乐会在南京文化艺术中心成功举办。肖毅:“我听见花开的声音”

  在那么多人面前朗诵自己的诗,肖毅的声音因为紧张而略微颤抖,因为在这些诗句中,饱含着他对那一个个帮助过自己的人的感谢,还有风雨之后见到彩虹的欣喜。

  9岁时,肖毅因患先天性青光眼,双目失明。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他的人生一下子跌入了低谷,母亲看着日渐憔悴的儿子,想了很多办法开导却一无所获。直到有一天,母亲随手拿了本书给肖毅读了几段,原本烦躁的肖毅竟然渐渐平静了下来。就是这样,肖妈妈把儿子一步步引入了文学的殿堂……那时,肖毅妈妈已经下岗了,每月只有二百多块钱的生活费,买不起新出版的文学名著,她就到旧书摊去买旧书……

  肖毅没有让妈妈失望,他一直把阅读当作一种享受。肖毅“贪婪”地从书籍中“汲取”养料,书籍丰富了他的知识,开阔了他的视野。渐渐的,肖毅开始自己写一些东西,受到广泛的好评。备受鼓舞的肖毅再接再厉,开始了创作之路。2001年9月,肖毅考上中国作家班;不久,他的诗集《我听见花开的声音》出版。这个少年诗人的经历让很多著名作家唏嘘不已,著名作家黄蓓佳、冯亦同、毕淑敏、余光中……为肖毅的诗集出版作序、写诗评、题字。2004年初,肖毅带着自己的诗集,去了首都北京,把诗集送到了国旗护卫队战士们的手里。

  吴晶:哈佛盲姑娘

  6月24日,一位名叫吴晶的盲姑娘即将远赴美国求学,迎接她的将是世界顶尖学府——哈佛大学。

  吴晶出生在泰州,两岁时,她患上了视网膜母细胞瘤双目失明。但从小到大,她却是一个坚强乐观的孩子,她总是说:“所有明眼人能够做到的事情,盲人一定能做到甚至做得更好。”她曾是一名运动员,是2003年全国第六届残运会两块金牌得主,2004年全国残疾人田径锦标赛200米金牌得主,还曾作为种子选手参加过雅典残奥会,如果不是因为负伤,也许她还会有一枚金光灿灿的奥运金牌,她还考过了长笛10级。不过,吴晶的梦想却是出国留学,她十分刻苦地学习英语,但谁都知道,盲人学习英语要比常人艰辛得多。吴晶硬是挤出分分秒秒,把许多时间都用在听录音、抄笔记和大量的阅读上。2005年9月,吴晶被南外中加班破格录取,成为南外建校以来第一位盲人学生。在高手如林的中加班,吴晶对自己的要求丝毫没有降低,她要求自己每次考试成绩必须是全班前五名。学校缺少盲人教材,吴晶学习用的书大部分都是从英国皇家盲人图书馆借来的。学校规定,每个学生必须用一个半月的时间读完《苏菲的世界》,而这本书的盲文版本共十二本,每本一百八十页,这对明眼学生来说都是极大的挑战。为了完成任务,吴晶几乎每天加班加点,有时甚至到深夜一两点。

  2月份,吴晶受邀去了美国,在那里,她抽时间参加了哈佛等八所大学的面试,结果她的自信乐观赢得了考官的称赞,6所学校向她敞开了大门,有的甚至提供全额奖学金。特殊的成长历程让她对生活充满感恩,对于成功,她也有自己的看法:“现在的年轻人总是抱怨很多,但事实上,这些都是给自己懒惰找的借口。只要肯努力,一定可以做到。”

  金民选:支撑梦想是坚持

  在人们心目中,金民选无疑是个传奇。他毛遂自荐,成为医院里唯一的盲人中医推拿师;他白手起家,开办了鼎鼎有名的“手佳”医疗保健公司。如今已是社会名流的他,却更希望人们称他为医生。

  四岁的一场高烧,让年幼的金民选双目失明,两年后,他来到盲校,中学毕业后,他接着学习中医推拿。然而手艺学成后,金民选却在求职过程中到处碰壁。无奈之下,金民选想出了一个相当大胆的办法,他直接走进一家医院,敲开了院长的大门。面对着院长,金民选表示自己可以不拿一分钱,只希望医院能够提供给自己一份工作。在众多质疑声中,院长最终同意金民选留了下来。渐渐的,金民选凭着精湛的手艺,认真的态度及那份责任心,深受患者和同事的好评。最后,他终于打动了医院,成为该院的正式员工。在那之后,金民选创办了“手佳”,并迅速发展成为南京著名的服务品牌。

  一路走来,金民选保持住了自己的内心,他说:“我们都要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社会对我们的不理解,我们应该包容。坚持自己的理想,勇往直前地走下去。”

  孙新:在体育赛场上“我能行”

  悠扬的国歌声在报告厅里回荡,一位面容清秀的女孩将自己的右手紧紧贴在胸口,高唱着国歌,这个女孩就是孙新。2005年,这个19岁的女孩在美国世界盲人田径锦标赛上一举夺得金牌,同时打破了3项亚洲纪录。在国家级以上重大体育赛事中,孙新亦摘了11枚金牌。

  孙新来自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因为家境不宽裕,孙新的先天性白内障在做过一次手术后,就再没能接着进行治疗。因此,孙新从小十分自卑。来到盲校后,偶然的机会,体育老师刘剑平发现这个小姑娘的体能条件相当不错,决心培养这棵好苗子。但平时训练中,她几乎每天都想着放弃。就在她要打退堂鼓的关键时刻,刘老师鼓励的话又让她重拾信心。“我能行!”

  2004年,孙新来到雅典奥运会的赛场,正当她充满信心准备搏击时,她受伤了。可是她没有倒下,忍着剧痛完成了和奥运会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