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实在在的海安教育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8日14:10 扬子晚报

  [扬子晚报网消息] 6月24日,汪天一同学荣登07年江苏高考榜首的消息一时间传遍了海安的街头巷尾。人们纷纷奔走相告,欢欣鼓舞。在全国恢复高考三十年之际,人们再次见证了海安教育的夺目辉煌!

  高分段人数连续八年名列全省第一。全省前10名中,海安就占两席。其中,曲塘中学汪天一同学以709分的绝对优势成为全省高考状元,省海中徐劢同学以695分的优异成绩位列全省第八名。全省前100名中,海安9人;全省前1000名中,海安69人。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650分、660分、680分、690分各高分段人数均名列全省重点中学之首。

  本科达线人数大幅攀升。在全省本二以上招生计划与去年基本持平,该县参考人数与去年大体相当的情况下,今年600分以上人数创历史新高。本一达线人数比去年增加295人,本二以上达线人数比去年增加383人。全县同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比例继续领先于苏中地区。

  海安教育佳绩不断、高位走强的秘诀何在?

  领导办实事:

  做教育发展的后勤部长

  海安是有名的“教育之乡”,崇文尚教传统薪火不辍、一脉相承。各级领导更是对海安教育倾注了殷切的关怀。

  省教育厅、市教育局领导对海安教育厚爱有加,市教育局局长王炎斌多次到海安指导教育工作。

  海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把办好教育事业,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受教育机会,作为为老百姓办实事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作为海安社会经济发展的奠基工程、战略工程。

  海安率先在南通市确立了“建设教育强县,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县委县政府始终将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切实保障教育经费,摆在工作的重中之重。2006年,县委县政府隆重召开了全县教育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县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进一步明确各级党委、政府、职能部门发展教育、服务教育的目标责任。海安的财政状况在南通市不是最好的,却实现了“四个最早”的目标:一是最早将教职工工资和医疗保险费由财政打卡发放,二是最早解决了农村教师住房公积金问题,三是最早出台了教育系统特殊人才津贴政策,四是最早实现了所有乡镇100%通过省教育现代化验收。近年来,海安高标准实施了“三新一亮”、“校校通”、教育现代化、合格学校建设等系列工程,实现了县域教育的高位均衡,全县15个镇(场)全部通过省级教育现代化乡镇达标验收,被南通市政府表彰为“创建教育现代化先进集体”,全市仅两家获此殊荣。

  县委、县政府的主要负责人总是想教育所想,急教育所急,经常深入教育系统调研、指导,为学校发展排忧解难,被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为“教育书记”“教育县长”。每年的新学期开学、教师节,县委书记章树山、县长单晓鸣总要深入学校,走进教室,了解情况,看望师生;当海安教育面临发展难题时,章树山书记、单晓鸣县长、缪小华副县长等四套班子相关领导就召集有关部门负责人现场办公,当场拍板,确保学校能够一心一意、实实在在地抓教育教学。

  各界聚合力:

  众人划桨开大船

  县委、县政府发展教育事业的朴实情怀、务实态度和扎实措施,感召并激励着全县各界人民群众倾情助教育,共同撑起海安教育的一片蓝天,共同创造海安教育的持续高位走强。

  各镇在学校建设、土地征用、周边环境整治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从教育现代化乡镇的验收,到教育现代化先进县的创建,需要数亿元的资金,财政部门积极克服困难,多渠道筹措经费,并做到及时足额到位,从而确保上述各项工作一直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为帮助学生营造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县政法委、公安、卫生、安监、文明办等部门与教育部门通力合作,对校园周围的违法黑网吧、无证餐饮店、商店进行集中清理,成效显著。县级机关党工委、妇联、团委、税务、物价等各部门加强协调,密切配合,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办实事、做好事,特别是积极援助贫困儿童入学,先后在全县建立了28个“春蕾班”,使800多个贫困家庭受益。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心系桑梓,多次视察教育,为发展教育事业进言献策。县政协主席翟厚才带领二十多名政协委员结对帮扶二十多名特困生。不少有识之士致富不忘反哺教育,慷慨解囊,捐资助学,体现了新时期海安人民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目前,海安县共有20所省示范(现代化)幼儿园、11所省示范初中、10所省实验小学、1所四星级高中、5所三星级高中、2所国家级重点职中、5个省示范专业、11所市级特色成人学校,教育品牌总数名列南通市前茅。2007年,海安一举摘下了“江苏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江苏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先进县”两项桂冠。

  教育谋发展:

  满腔热忱付桑梓

  一切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依。近年来,海安县教育局坚持和谐发展理念,坚持求真务实之风,坚持改革创新之路,整体提升海安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管理出实招 立足制度管人、制度管事、制度保质量、制度立行风,他们积极实践探索,酝酿、生成了一些特色做法和成功经验。普高招生“三公开一统一”,即“公开招生计划,公开录取分数线,公开收费标准,银行统一收费”;职校招生“全县集中宣传”制、“生源学校负责”制,既帮广大初中毕业生选到满意的职业学校和适合的专业,又确保了各职业学校招到足额、高质量的生源;学校食堂“成本服务”制,将全县所有学校食堂收归集体,公办运行,成本服务,定期组织学校食堂满意度测评;师德师风“十禁止”教育深入持久……用创新解决难题,靠制度化解矛盾,近年来,海安的教育政风行风建设成效显著,先后被表彰为南通市“纪检监察先进集体”、“教育创新工作先进集体”。办事不找局长、不找科长、不找校长,找法律、找政策、找制度的新型办事文化在海安教育系统蔚然成风。

  海安教育系统的“常规管理先进单位”创建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他们提出了“教师的真功夫在课堂上,领导的硬功夫在教学管理上”。 各学校创造性地建立了“行政听课制”、“推门听课制”、“逐周点评制”。 县教育局通过多种形式,向全县中小学推广了10所负担轻、质量高学校的教学管理经验,引导各学校“一把手”将工作精力集中于教学管理上。局负责人牵头的常规巡查组经常随机深入学校,重点检查学生晚自修、就寝情况。有校长评价说“这是抓在关键处,也是抓在软肋上”。

  研究求实效 海安教育有重研究、善合作的优良传统,外界称其为“巧揪”与“合揪”。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海安人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和卓有成效的实践。近年来,他们围绕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一系列重点、热点问题,展开积极的“本土行动”。

  教科研部门明确教育教学“参谋部”、“前线指挥所”的职责,确立“教学即研究、问题即课题”的教研理念,坚持研究前移、服务靠前,积极探索“对话式教研”、“参与式教研”,引导教师进入一种研究状态。以教研组、学科基地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团队的协作作用,立足课堂,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的实施途径,形成了“集慧式备课”、“动态式说课”、“分层次上课”、“探讨式评课”等教研特色,呈现出“功夫花在课前,效益出在课上,成果出在课后”的良好态势。与此同时,教育局还设立教研组奖励基金,重奖优秀教研组,大力推广优秀教研经验。

  队伍显实力 事业要发展,队伍是关键。海安教育系统一直致力于打造一支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2004年2月,海安教育局召开了全县教师教育工作动员大会,出台了《海安县教师教育行动指南》,成立了县“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室”。为构建科学的选人、用人制度,他们开创性地提出了教育人事工作“八个必考”制度, 即师范生就业必考、教师进镇必考、干部选拔必考、机关进人必考、教师转正必考、职称评定必考、初中教师进完中必考、教师资格认定必考。在青年教师中广泛开展课堂教学升格评估活动,促使青年教师苦练教学基本功,组织了“上岗教师过关课”、“成熟教师研究课”、“骨干教师示范课”等系列展评活动,为教师锤炼教艺搭建平台。

  为建立和完善教师专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海安又于2006年学习借鉴教育部向全国推广的吉林四平教师管理经验,坚持联系实际、科学合理、以人为本的原则,出台了《关于加强教师队伍考核管理的实施意见(试行)》,在全县教育系统实施“一评三考”,强化教师师德评价、专业知识考核、工作过程考核、工作实绩考核。

  2006年,《人民教育》15-16合辑以12万字的篇幅专题介绍了海安教师队伍建设的成功经验。同年12月,海安县被评为“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县”。海安教育持续高位走强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支特别能吃苦、特别善研究、特别能奉献的教师队伍。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