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当上“农家乐”智囊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3日18:01 新民晚报

  奉贤区柴塘村村委会日前来了一群年轻人——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们将厚厚一本“农家乐项目开发合作方案”郑重递交给村党支书阮芬飞。据悉,在为期三个月的实践中,他们将通过实地调研、市场分析,与当地村民共同设计一条涵盖农副产品营销、农家游服务的产业链。

  黄花梨上贴剪纸

  当得知当地盛产堪称“梨中皇后”的黄花梨时,队员们“嗅”到了第一丝商机。结合当地特色的剪纸艺术,他们提议将剪纸贴在梨上,通过遮蔽光合作用培育出“身披”词语和图案的梨。如今,这种用文化提供附加值的想法已写入初步草案。

  好点子不止一条。“科班出身”的大学生们深谙目标消费群的重要,草案中就为柴塘村的“农家乐”圈定了四大区域,不同项目分别针对学生、白领、三口之家和老年人:露营篝火、放飞风筝,为讲究情调的白领和情侣设置;喂养家禽、钓鱼划船,适合一家共享天伦;尝农家饭、住农家院,阿公阿婆最爱这样悠闲的旅游方式。可谓有的放矢、面面俱到。

  访问村民寻创意

  队员翁索宇告诉记者,“我们将首先与镇政府、村委会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了解当地政策和官方数据。然后,挨家挨户走访村民,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我们能帮助的地方。最后再把一系列的创意、服务落实。”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楼巍表示,“过去大学生到农村实践,往往只是下一次乡、住一个礼拜,浮光掠影般体验农家生活,而这回队员们到柴塘村辅助‘农家乐’,带着明确的主题和任务,充实自己的同时也能服务新农村建设。只有实在地干,才有实在的收获。”

  本报实习生吴洁宇记者张炯强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