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考霸”频现与大学有无干系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0日10:19 扬子晚报
四川考生张非曾先后考上北大、清华,但都遭遇退学,今年,他以677分居南充地区理科第二名,清华大学决定不计前嫌,前几天再次录取张非。 引人注目的,不仅是张非三次考上北大、清华,而且,因为沉迷游戏,张非进入北大一年后,18门功课有7门红灯,到了清华,“安分”几个月的他痼疾再犯,不得不再次退学。张非成为名闻全国的“考霸”,其实是屡次退学之后的无奈选择。 像张非这样因贪玩而退学,退学后再次考上大学的“考霸”会不会越来越多?去年下学期教育部“劝退令”实施后,仅西安邮电大学、广西工学院、徐州工程学院等3所大学一次劝退的学生就达537名,全国高校被劝退的学生由此可见一斑。由于高考没有年龄限制,他们中很多人必将走上屡退屡考的“考霸之路”。 “考霸”频出,固然与考生个人习性欠佳、家庭教育失策有关,但大学也有责任。 一方面,青少年处于生理、心理的成长成熟期,高考后,他们初次远离家门,到一个陌生环境,心理和行为容易发生异常。另一方面,扩招以来,我国高校出现两个变化,一是大学从精英教育发展到了大众教育,学生里面多了一些成绩一般、自律习惯也一般的孩子,二是“独生子女一代”开始进入大学校园,他们的自我管理和约束能力,被普遍认为弱于上一代。 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如果没有看到生源的变化而依然沿用“精英教育”时代的管理模式,不对主要依靠学生自理、自律、自学的“放羊式”管理作出适时调整,那么,沉迷游戏、染上劣习、荒废学业、遭遇清退的学生就会增加,一批批“考霸”也就可能从这里诞生。一个可行的做法是,大学管理应该适当与高中接轨,投入班主任、辅导员和任课教师的力量,加强对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行为习惯的教育与引导,给学生一个从高中到大学的“缓冲期”、“过渡期”,避免从高中的“过紧”一下子过渡到大学的“过松”,让大学生逐渐适应和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同时,对于个别行为习惯异常、心理问题明显的学生,大学也不能一退了之,简单地推向社会和家庭,而应该安排心理辅导老师悉心辅导,毕竟大学的心理辅导力量要强于社会和家庭。 总之,不管是对个人还是社会而言,“考霸”的频现都是社会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高校、家庭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以减少“考霸”。这其中,高校的责任最容易被忽视,因而最需要提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