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名考生"定向录取"被骗349万 防骗秘笈全攻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23日14:43 扬子晚报

  [扬子晚报网消息] 典型案例:“定向录取”瞄准落榜生 68名考生被骗349万元

  手拿“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小温在父母的陪同下从湖南赶到沈阳工业大学报到,但却被校方告知:“你的通知书是假的!”与她同样遭遇的,还有另外67名被骗的湖南籍2005年应届高中毕业生,骗子共骗取349万元。8月22日记者从市法院获悉,三名骗子周岩、申建松、谭伯华因犯诈骗罪,分别被判处10年到2年不等的有期徒刑,省法院于近日维持原判。

  初露端倪

  有人用假录取通知书报到

  2005年9月9日,温先生带女儿从湖南来到沈阳工业大学报到。此前,他的女儿在高考中只考了420多分,这个分数在湖南上不了本科只能上专科。后来,听说沈阳工业大学在湖南招收定向委托生,每人收6万元,他毫不犹豫地为女儿报了名。钱虽是贵了些,但女儿总算上了本科,还是热门专业。在为女儿交上了4800元学费后,他松了口气,女儿终于读上大学本科了。但校方却将他的女儿安排到了成教学院,这让温先生心里咯噔一下。

  他立刻到录取孩子的软件学院去问个明白。对方仔细看过后回答,你孩子在这里只是从事培训,不具有本科学历。培训后的学生,只能拿到学校的培训证书。另外,这份录取通知书也不是学校发出的。“咋和当初说的不一样呢?我们可是花6万元钱才来的啊!”温先生知道自己受骗了。同他一起受骗的,还有67名考生家长。

  瞒天过海

  与学校签订培训协议

  该起招生诈骗案是如何发生的呢?原来,2004年,湖南省涟邵矿业集团退休干部谭伯华在北京与沈阳某大学负责招生的祝洪雪(另案处理)相识,谭伯华让祝洪雪帮助安排几个高考落榜生到大学读全日制本科,从中谋利。后来祝洪雪将谭伯华介绍给了周岩。同年11月,周岩找到沈阳工业大学软件学院,称自己原是沈阳工业大学的毕业生,现在是香港某国际投资集团沈阳代表处的教育投资项目经理,准备投资2000万元合办软件学院,以此取得了软件学院的信任。

  此后,周岩提出湖南有家企业想让企业家属中的高考落榜生进行非学历培训,企业愿出100万元,按全日制本科生标准培养,由软件学院组织教学。培训后,企业将这批学员接收安排工作。沈阳工业大学软件学院同意了这一计划,并联合成教学院负责培养,每名学生每年收学费4800元,总共培训三年。然而,这却是周岩一伙精心编织的一个骗局,为了安置即将被骗的学生就学。

  偷梁换柱

  培训被说成定向培养

  因为培训根本无法打动家长的心,骗子经过一番协商后,冒用湖南涟邵矿业集团牛马司实业有限公司名义,与沈阳工业大学又签了一个人才培养协议。主要内容是沈阳工业大学软件学院同意根据牛马司实业有限公司的标准要求向其培养国家承认学历的全日制普通本科毕业生,生源为参加200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的考生,对于指定培养的学生,取得普通本科毕业证书后,由学校按国家政策办理派遣报到手续,牛马司实业有限公司应予以录用。沈阳工业大学证实:这是软件学院为保证2005年录取的新生到四年后毕业能有一个好的就业率的协议。

  然而,骗子却不这样看。对外,骗子却说成了他们是受牛马司实业公司委托招收这批学生,是四年制本科的定向培养。高考成绩公布后,申建松、谭伯华在湖南自己或通过他人,以每人4.5万元至6万元不等,招收了68名高考落榜生。

  为了将行骗进行到底,周岩这边也没闲着。2005年8月,他到印刷厂私自印制了由其提供样式的沈阳工业大学全日制本科录取通知书,落款公章为沈阳工业大学,交给申建松、谭伯华,二人将录取通知书分发给被“录取”的学生,从而共骗取了被害人349万元。

  被骗心理:有病乱投医

  目前,全国高考招生工作已经结束。对于高考落榜生来说,他们或心有不甘,或心存侥幸,甚至鬼迷心窍,他们试图开启“独木桥”外的一条捷径。虽然教育部门三令五申,没有捷径可循。无奈,“急红了眼”的家长和学生们,已经不能自持。

  家长很容易产生有病乱投医的心理。在这种不稳定的心理状态下,人的戒备心理会降低,容易上骗子的当。比如典型案例中的一名被骗5.6万元的谢姓家长,8月初他接到了一个朋友的电话,说他要来一个指标,说是找牛马司煤矿矿务局的谭处长办的,谭处长找的湖南教委的金处长跟沈阳工业大学联系的指标,是通过沈阳教委联系的69个学生指标,其中一个学生不去了,你可以顶上,结果这个家长就受骗了。

  还有,一些家长往往存有侥幸的心理。比如一位家长还是比较警觉的,他在8月20日接到录取通知书后,发现订单培养字样,就打电话给谭处长询问,谭解释说给你的录取通知书是沈阳工业大学直接发放的,订单培养是牛马司煤矿和沈阳工业大学订的合同,跟国家网上招生的不一样,但是进到学校都是一样的,全日制四年本科毕业证书都是国家承认学历的。这位家长就没怀疑。他上网也没有查到小孩上学的名单,但他还是把孩子送到了学校。

  被骗家长特征:相信“有钱好办事”

  记者了解到,被骗家长绝大多数具有如下特征:有社会地位,有经济实力;孩子成绩不好,但大人望子成龙;相信“有钱好办事”;通过熟人朋友,四处打听“能人”,最终辗转找到骗子,主动求骗子帮忙;而骗子往往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防骗支招

  拿“内部指标”骗钱

  手段:谎称自己认识某某高官,可以通过“内部指标”进入高校。或谎称与学校领导和招办人员有“特殊关系”,可占用“外省指标”,可“特招特批”。和家长见面时,他们往往会拿出一些伪造的证件和学校的空白录取通知书,谎称手中掌握有某些高校的“内部指标”,要家长先付一部分定金,其余部分等录取通知书到手后再交。然而,当家长交了定金后,他们就迅速“失踪”。

  提示:遇到有人主动说自己是某某高官的亲属、下属时不要轻信。正式的录取通知书都有序列号,可以查询辨别真伪。

  冒充高校招生人员

  手段:冒充高校招生人员,明示或暗示可帮考生上大学。骗子利用考生和家长对国家关于试点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中有关“机动名额”、“弹性名额”,以及部分高校由于首次招生生源不足而进行“二次录取”等有关政策的不甚了解,极力渲染其间的“漏洞”、“黑幕”,让考生及家长陷入到“这些政策不过是为金钱与权力的交易留了个口子”的主观臆想中,然后实施诈骗。

  提示:有人自称或他人介绍某人是某高校招生办领导时,可以事后拨打电话向该学校进行核实。

  交钱就能上大学

  手段:以定向、委培之名,向考生许诺可以交钱降分录取 。一些骗子吹嘘可以搞到定向招生计划,只要出“定向费”就可录取。

  提示:查实将要升入的高校是否具备办学资质。从2004年开始,国家教育部已下达文件,取消省本和非国家重点大学定向招生计划,不允许学校搞定向收费。任何人,以招收定向委培生的名义,向学生及家长收费,无疑都是一场骗局。

  混淆教育形式

  手段:混淆自考、成人高考、普通高校招生的区别,蒙骗考生。这是骗子最常用的欺骗手段。骗子故意混淆高考招生与其他学历教育招生的区别,将不够分数线的考生骗到一些院校的自学考试助学班、远程网络教育班,等考生报到后才知道真相——此类辅导班,只要注册便可入学。

  提示:网络教育、成人教育和自学考试也是高等教育的形式,但跟普通高等教育不一样,入学门槛较低,网络教育、自学考试无需高考分数即可就读。 (记者 周贤忠)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