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 > 正文

权威访谈:死亡观念期待革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9日08:56 生命时报
权威访谈:死亡观念期待革新

崔以泰:中国临终关怀之父、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临终关怀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权威访谈:死亡观念期待革新

徐勤:中国老年学学会理事、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人口统计调查室主任


  每个人都需要临终关怀,让患者没有痛苦地走完人生,才是最重要的

  崔以泰:中国临终关怀之父、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临终关怀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徐勤:中国老年学学会理事、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人口统计调查室主任

  2005年重阳节前夕,北京某临终关怀医院为老人添置了精神治疗的新玩意——一辆黄包车,老人喜笑颜开。

  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临终关怀”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说熟悉,是因为很多人都听过这个名词;说陌生,是因为对它了解很深入、接受过相关服务的人太少。

  实际上,临终关怀是随着对弥留阶段人群

生活质量的关注而发展起来的学科,其目的就是让他们尽量没有痛苦、有尊严地离开人世。尤其是那些在疾病中走向死亡的人,他们最需要专业临终关怀。但是,目前我国每年有约750万人死亡,其中80%的死因是慢性病,不少人在缺乏意义的治疗中离开了人世。而在我国超过1.3亿的60岁以上老人中,80%的人没有自理能力,不得不由家属照料,由此造成的家庭负担之大可以想见。

  一方面是对临终关怀的不重视,另一方面却是它对人民生活、社会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专家们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临终关怀之父、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临终关怀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崔以泰,以及中国老年学学会理事、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人口统计调查室主任徐勤。

  什么是临终关怀

  问:临终关怀的具体概念是什么?

  徐勤:临终关怀主要针对濒死者,包括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生理、精神和经济方面的全方位服务,不以治愈疾病、延长生命为目的,而是通过缓解病痛来给患者安慰,提高人生最后一站的生活质量,让他们有尊严地离开。

  崔以泰:每个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或多或少都会面临疾病痛苦。目前临终关怀主要就是针对处于不可逆转疾病末期的患者,如癌症、瘫痪、尿毒症等,进行医疗、护理、心理咨询和社会服务,在国外还包括宗教帮助。

  问:临终关怀应该怎样开展?

  崔以泰:经专家诊断,生命期限在6个月以内的人需要接受临终关怀,这是国际通行标准,95%的判断是准确的。包括4部分内容: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以除痛为主;护理——保证患者生活舒适;心理咨询——缓解患者面对死亡的心理压力,正视现实;社会服务——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入户服务和关怀。

  徐勤:我去临终关怀病房看过,医院会请义务工作者与患者聊天谈心,很多人都反映,经过除痛治疗和心理安慰,感觉好受多了。

  为什么需要临终关怀

  问:最近几年,国内很多专家和媒体开始呼吁关注临终关怀。是什么让临终关怀受到大家的重视?

  徐勤:我认为有几个原因。一、个人需要:以前我们只关注疾病本身,缺乏对患者精神的考虑,现在很多人包括患者自己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二、家庭需要:随着家庭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必须寻求社会帮助。三、节约医疗资源:如今我们将太多的医疗资源用在已无法挽留的病人身上,这不但增加患者痛苦,还浪费了大量资源;美国有调查显示,在临终关怀上花掉1美元,会节约1.52美元的

医疗保险费用。四、疾病模式的改变:以前我们是急性病多,现在是慢性病、难以治愈且痛苦的癌症居多,这也要求医疗模式从纯粹关注疾病向减轻痛苦、提高生命质量转变。

  崔以泰:在以前,针对人一生的各个阶段都有专门的医学学科,但惟独对死亡没有专门研究,也没有专业人员和机构做工作。我看到过太多的病人在临终前万分痛苦,甚至跪在地上求医生让自己安乐死。每到这时我就很难过,更觉得应该有专人来帮他们平静走完最后一段路。卫生部前部长陈敏章就专门提出,要提高临终关怀的重视度。

  在我国刚刚起步

  问:作为提供专业临终关怀服务的临终关怀医院在我国发展状况如何?

  崔以泰:1988年5月,美国俄克拉何马大学副校长黄天中博士到天津医科大学访问,从他那里我了解到临终关怀的概念。当年7月,我们就成立了全国首家临终关怀研究中心,1990年又成立了第一家临终关怀机构。从这以后,全国各地的专家开始来参观学习,临终关怀病房在各地的一些医疗机构里建立起来。这是我国临终关怀发展的两个里程碑。李嘉诚先生于2001年在全国20家医院建立了宁养院,以送医到家的方式,开展临终关怀,被称为第三个里程碑。第四个里程碑是今年年初成立的中国生命关怀协会,这是国家一级学会,可以说临终关怀正式得到了与其他学科平等的地位。

  问: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临终关怀事业是否存在差距?

  崔以泰:临终关怀机构有三种形式:专门的临终关怀医院、医院里设临终关怀病区和病房、医护人员定期上门服务的家庭病房。我国目前主要是第二种形式,第一种可以说没有,很多自称是临终关怀医院的机构其实只是开辟了一个病区。而家庭病房就更谈不上正规了,以我国目前的医疗资源和发展水平,要做到西方国家的程度还不现实。

  目前临终关怀开展得最好的是上海,有70多家医疗机构开设专门病区,北京、天津各有十几家,很多都有上百张病床。但是,从全国来看,总体数量是远远不够的。可以说,我国的临终关怀开展16年了,只完成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徐勤:我国目前开设临终关怀的医疗机构估计大约100多家,几千张床位,但是每年需要临终关怀的人却多达几十万,供需极不平衡。在美国临终关怀已形成产业,主要以入户服务为主,还有医疗救助产业支持。

  什么在阻碍临终关怀发展

  问:在我国的多年发展过程中,临终关怀遇到了哪些障碍?

  崔以泰:我认为阻碍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国家和社会的关注不够,没有大量人力、物力投入,主要靠一些有识之士在呼吁、奔走。上海的临终关怀之所以发展得好,就是因为得到了工会的支持。不过,值得高兴的是,现在临终关怀已经被列入了医保范围。二是一些医院不愿投入力量去做,因为开展临终关怀,对医院病人的死亡率、病床周转率和治愈率都会造成影响,甚至干扰医院状况评定。于是,很多医院一看病人快不行了,马上就送他到急诊病房,而不愿意再花力气去发展临终关怀。

  徐勤:我国发展临终关怀,面临几个问题:首先是缺乏战略规划,临终关怀事业应该纳入国家的卫生计划。其次是社区医疗发展滞后,缺乏完善的社区医疗系统支持。三是政策限制。临终关怀机构的设立门槛太高,和普通医院一样,不利于临终关怀的发展。四是缺乏相应的医疗保险,很多人没有经济能力享受服务。

  期待一场死亡观念的革新

  问:我们是非常忌讳谈死的民族,但临终关怀却明明白白地告诉人们:你的人生不多了。我们该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徐勤:中国人确实忌讳谈死,甚至用各种替代说法代替“死亡”的意思。这种情况下,跟病人及其家属谈死亡,是很难接受的,临终关怀也很难摆到桌面上来谈。但是,如果已经处于人生最后时刻仍强行施治,不仅病人自己很痛苦,对家庭也是巨大的负担。所以我们一定要建立这样的观念:让患者安宁、没有痛苦地走完人生,才是最重要的。

  崔以泰: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家庭,患者的姐姐怎么也不愿意接受临终关怀的建议,而是自己没日没夜地照料病人,累出了心律不齐,后来没办法送到我这里。结果家人得到了最科学的照顾,自己也不用背负那么重的负担。大家都知道印度文豪泰戈尔的名句:生如夏花之灿烂,死若秋叶之静美。这样的人生境界,我们远未达到。而临终关怀的开展,正为我们达到这样的目标提供了一个最好的途径。▲本报记者 吴翔

  相关新闻:

  美国60万人接受临终关怀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徐红

  人在临死前,精神上的痛苦大于肉体上的痛苦——一位美国临终关怀专家。

  正是认识到这一点,美国临终关怀事业起步相当早,第一家专业医院建立于1974年,到1995年已有2510家。2005年统计显示,美国约有60多万病人及其家属享受了这种服务。

  美国国家临终关怀组织(简称NHO)成立于1978年,是美国规模最大,也是成立最早的非营利性机构,目前遍布在美国50个州中,有超过3100个分支机构。

  1982年,美国国会颁布法令,把临终关怀条款加在医疗保险计划中,使临终关怀服务成为医保的一部分,为美国临终关怀产业的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美国的临终关怀机构从小到大,已发展出各种正规的非赢利和赢利机构,并且以每年17%的速度递增。

  记者了解到,接受临终关怀有一套严密程序。首先,严重疾病末期患者及家属向医生进行咨询,在确认身患绝症后,病人可随时由治疗转向接受临终关怀服务。与此同时,负责照顾病人的机构要与病人的主治医生联系,以确定患者病情,而且要求病人在一个名为“选择接受临终关怀表”的协议上签字。该表明确了病人可以接受减轻病痛的医疗服务,既不加速,也不延缓病人的死亡。

  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的工作人员由医生、护士、助理护士、社会工作者、义工人员、理疗师等组成。在美国,90%的病人在家里接受服务,只有部分病人住在老人院及医疗卫生中心。临终关怀机构首先会帮助患者家庭增添必要的医疗设备,以确保病人所处环境的卫生、安全、方便。接近生命终结期,随着病人对死亡恐惧的增加,专业人员会敦促家属持续陪伴在病人身边,进行精神安慰和止痛护理。有的病人接受临终关怀后,病情出现好的转机,可以随时取消临终关怀服务计划,进行积极的治疗。

  当病人最终离开后,死者家属通常难以承受丧亲之痛,临终关怀服务会继续提供为期一年的情感支持,有的还定期举办活动,缅怀死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