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各大医院号贩子兼职隐性医闹牟利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1日03:03 新京报 | ||
北京尚未出现医闹投诉但已有隐性医闹存在,与公开医闹相比更专业更隐蔽 ■关注焦点 日前,针对昆明出现的“医闹”现象,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表示,卫生部坚决打击这种严重扰乱正常医疗秩序的违法行为。 尽管公开的医闹现象在北京尚未出现,但已有医院表示,在处理医疗纠纷时,曾遇到过类似医闹者。 而本报记者在暗访京城多家医院后发现,这些类似医闹者,大多是活跃在各大医院的号贩子,他们大多隐藏背后,指使、策划发生医疗纠纷的患者及家属向医院索要赔偿。 与昆明出现的公开医闹不同,京城的这些“隐性医闹”,对医疗纠纷的索赔,更加隐蔽,也更加专业。
相比于昆明等地的公开医闹,北京的“隐性医闹”更加隐蔽和专业。漫画/赵斌 “这是我的电话,有事可以找我,挂号、索赔都可以。” 7月18日,天坛医院。个头中等、平头圆脸、30岁上下的李建,主动掏出一张写有自己名字和手机号码的纸片递给记者。此时,记者正以患者家属身份,在专家号窗口前排队挂号。 日前,云南昆明一医院发生一起群体向医院索赔事件,卫生部定义为“医闹”。 近日,本报记者从北京同仁、协和、天坛等医院获悉,目前尚未遇到过医闹行为。北京市卫生局也表示,没有接到有关医闹的投诉。但多家医院确认,曾在医疗纠纷当中遇到过“疑似医闹”的人和行为。 本报记者暗访时发现,尽管目前北京各大医院未发现有“医闹”现象,但依然有“隐性医闹”行为存在。并且,参与其中的大多是活跃在各大医院的“号贩子”。“医闹”成为这些号贩子的“副业”。 假扮家属与医院交涉 “只要有医生的诊断证明、病历本及治疗交费的相关收据,就可以帮患者讨回公道。” 柳河,是记者在同仁医院遇到的另一位号贩子,和李建一样,他也主动把自己的名片“塞”给了记者。7月23日下午,记者以发生医疗纠纷的患者家属身份致电柳河。带东北口音的他自称在同仁医院做号贩多年,什么专家号都可挂到,好处费是200元,同时也兼职着“医闹”的副业。 据柳河称,只要有医生的诊断证明、病历本及治疗交费的相关收据,他就可以帮患者讨回公道。家属找到他们,双方谈好交易成功的提成后,由他们充当家属去跟医院交涉,把患者及其家属要求的赔偿金额要回来。当记者担心他做法不管用时,他说如果正常的渠道仍没得到解决,那他可通过熟人找到院长,最后跟院长协调后把钱要回来。 据柳河称,他们的收费标准是根据患者向医院索赔的额度按比例收取,一般来说至少是索赔金额的30%,对于记者提问的他们组织有多少人,柳河不肯透露。仅称自己跟张鹏不是一个团体。在记者连日的暗访中,也接触到多个号贩子团体,他们中,大多数人表示,能够帮助记者“向医院要钱”,解决医疗纠纷。 没有十足把握不会接活 “如果索赔理由不充分,我们就不接这笔生意。” 但柳河再三强调,没有十足的医疗证据,他们一般不会替患者出面要钱。因而,所有要求他同医院交涉的纠纷,都必须让他先审看患者的病历本,看是否符合向医院索赔的条件。“如果索赔理由不充分,那我们就不接这笔生意。” “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我们是不会接单冒险的。”李建也表示。 7月24日下午4时许,天正下大雨,记者电话约柳河到同仁医院来商量讨赔偿问题。40分钟后,柳河仍未出现。此时,有3个男子以借雨伞为由,接近记者,并称柳河就在医院旁边的东单公园,“他因没法解决这个问题就不过来了。” 这3人中,有一个穿白衬衫戴金边眼镜的青年男子自称叫张鹏,声称除了同仁医院的医疗纠纷外,其他的医院他都可以做。他的解释是,“我靠在这里混口饭吃,目前所倒卖的专家号都是出自同仁医院。” 为彰显出他的特殊性,张鹏还告诉记者,他进同仁医院从不走正门,怕被医院的监控电视看到,一般总是走连接同仁医院西院和东院的人行天桥才进入西院的。 可先改病例再“索赔” “大医院有的是钱,给你个十万、八万快点走人,他们怕这会影响医院。” 除了接有“十足把握”的医疗纠纷外,张鹏还表示,可以帮助修改病例。 记者称,手头的病历中,除了性别相同外,其他的情况都不是患者本人的。张鹏则表示,没关系,他可以帮忙改过来,但需要手续费600元。要是向医院索要钱更多些,还可以利用别人的片子来顶替增加病情的严重性,若还需要做假病历,需要另加钱。 张鹏的做法是,先让患者找医院总值班室,如果可以解决的话,那他们只收工本费,即造假的费用。如果解决不了,那他们可出面,经常到医院去找说法,等混脸熟了后开展索赔计划。先找发生医疗纠纷的科室主任,若仍未解决,最后可找到院长。 “如果医院处理不满意,我们派人去闹,大医院有的是钱,给你个十万、八万快点走人,他们怕这会影响医院。”张鹏说。 不过,张鹏特别强调,若医疗事故涉及他们熟悉的大夫,那他们不会出面,一般在幕后指点患者家属如何对付医院和大夫。 北京尚未接到医闹报告 从投诉的手法来看,有被人在背后操纵的嫌疑,不排除有隐性医闹指使的可能。 对于北京的隐性医闹现象,7月28日下午,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邓小虹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目前卫生局还没接到有关医闹的投诉。 一些医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目前还没有遇到过医闹行为。但受访医院同时表示,在某些医疗纠纷当中,出现过类似医闹的行为,疑与医闹有关。 北京同仁医院有关人员介绍,发生医疗纠纷,经常会遇见患者一方多人上门找说法的情景,“从他们的做法上看似乎有人指使”,因医院没法了解这些人的身份,所以无法确定是否有“医闹”。 北京协和医院、北京朝阳医院等大医院医务处有关人员也称,医院也曾发生过类似昆明的拉条幅、在T恤上写控诉书的讨说法行为,从他们的逐层与医院交涉的手法来看,怀疑与医闹有关。 7月23日上午,协和医院医务处的工作人员称,从接待投诉的情况来看,他们也很难辨别出医闹的身份来,不过,该医院宣传处的有关人员却称,之前在门诊大厅门口发生过多起的患者家属举投诉医疗事故,从投诉的手法来看,有被人在背后操纵的嫌疑,不排除有隐性医闹指使的可能。 隐性医闹钻医院空子 “北京的这群医闹很在行,能找出医疗问题来跟医院谈判。” 北京肿瘤医院医务处副处长林立说,该院到河南安阳肿瘤医院做外联活动时,就曾听说过,当地的医闹是用拖拉机拉着一车人到医院来找说法,先是到医务处,后到院长办公室,一连就是20多天,“严重地干扰了医院正常的诊疗秩序,也让医院领导及相关医护人员头痛不已。”林立认为,对于医闹行为,有关部门应加强打击力度。 针对记者暗访了解到的北京号贩子存在隐性医闹行为,林立说,从号贩子需要先验证患者的医疗诊断证明书及病历本等做法来看,说明北京的这群医闹很在行,能找出医疗问题来跟医院谈判,而一些医院为了息事宁人,也往往满足了医闹的要求。 “为什么医闹会取得成功呢,最直接的是,医闹钻了空子。”林立说,由于医生的工作繁重,没有更多的时间去跟病人做沟通,而病人期望值又特别高,双方容易产生矛盾,医闹人员就是抓住这个矛盾来做文章的:首先,医院管理方面确实有问题,医闹抓住了医院大夫行使医疗行为中的不足甚至产生过失的行为来找医院;其次,医患沟通不够,让医闹人员充分利用了患者对医疗行为中出现的并发症或其他问题的不理解,从中挑拨医患关系,通过帮患者索赔来为自己谋取一定的经济利益。 “医闹属欺诈行为” “如果碰到医闹,无论是患者、家属还是医院,都可报警。” 对于北京存在的隐性医闹现象,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邓小虹表示,公开的医闹行为相当恶劣,肯定会影响医院的正常诊疗秩序,希望北京的医闹不要像这样。她同时也希望在北京就诊的患者若出现医疗纠纷,不要找医闹去处理,要走正规的渠道。 7月25日,卫生部新闻办一男工作人员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称,患者出现医疗纠纷,应先根据自己的问题向就诊医院反映,如医院解决不了,可向就诊医院的上级部门即卫生局反映,走正常规范的医疗维权渠道,应主动杜绝听从医闹人员的指唤,去做干扰医疗秩序的非法行为。北京市卫生局值班人员当天也称,医闹属于欺诈行为,如果碰到医闹,无论是患者、家属还是医院,都可报警。 7月24日下午,天坛医院神内一病区1号病房2床女患者的丈夫张先生称,若发生医疗事故,他也会选择医闹来解决问题,图得是快捷,能在短时间内向医院讨回自己损失补偿,虽然要支付一定金额,但最起码拿到手的补偿会让人舒心。 张先生说,虽然自己知道用法律途径来维权,但走医疗诉讼程序时间太长,“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打官司。”不过,跟张先生妻子同一病房的1床女患者彭女士却有着相反的观点,她称,医闹的做法是非法的,有些人甚至还会采用恐吓手段,当闹事的严重性进一步扩大,那还可能影响到正常的诊疗秩序。她主张通过正规的维权手段来讨回自己的损失补偿。 日前,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在例行新闻发布会曾表示,医闹行为严重地扰乱了正常医疗秩序,卫生部现已跟公安等部门进行沟通,将予以坚决打击。 ■医闹比较 三成索赔额归隐性医闹 1 组织者 北京:号贩子兼职隐性医闹,多为外地人。 昆明:医闹为当地无业人群,主要从事帮人要账的活计,主要活动范围是本地区医院,一般不会去外地干同一行当。 2 组织者与医院的关系 北京:疑与医院内部一些医务人员有关系。 昆明:医闹行为的自发性较强,有些人与当地医院医务人员有些关系。 3 医闹凭据 北京:证据不足,医闹可通过作假等手段获得足够的证据与医院交涉,造假费另行收取。 昆明:证据由患者自己整理备足,他们只负责闹事来给医院施加压力。 4 医闹行为 北京:先在医院混个脸熟,按医院各部门的流程来逐步索赔,从医院总值班室到院长,层层来讨价还价。 昆明:医闹策划者与患者达成协议后,找人到医院闹事,通过现场的形式来诋毁医院诊疗过程中出现的差错,让医院最后以息事宁人的方式向他们妥协。 5 医闹收费 北京:一般收取索赔金额的30%,内部分配不详。 昆明:一般收取1万到3万元的金额,闹事者拿小头,策划者拿大头。 (昆明情况据媒体报道)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汪城 实习生 高婧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