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 > 健康大视野专题 > 正文

完美主义:历史人物病态心理解析系列之屈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1日12:06 健康大视野
完美主义:历史人物病态心理解析系列之屈原

图/陈璐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原标题:沉入江底的完美主义

  历史人物病态心理解析系列之屈原篇  文/曹谦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现代心理科学及其应用专业博士研究生

  屈原、秦始皇、蔡文姬、卡夫卡、海明威、梵高……

  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以他们独特的生活姿势和声音,穿过历史的重重浓雾,被我们铭记甚至津津乐道。可是,在颂扬其事业或作品的同时,我们是否忽略了他们生命史中一些小小的阴影?

  今天,让我们以冷静与智慧的态度,从科学与医学的角度,对隐藏在他们显赫光芒下的阴影进行解读。我们的目的是借古喻今,从分析历史物入手,研究现代人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幸福感,已越来越成为健康的核心。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好人生”和“幸福生活”已经成为国际上重要的健康概念。这也是本系列文章的梦想所在——希望读者掩卷之后,能更深刻地理解心理健康对生活的重要性。(引言)

  完美主义诗人

  在三千年的中国诗史上,屈原堪称是首屈一指的大诗人。他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特别灿烂的时代——楚辞。“楚辞”这个名词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屈原开创的、战国后期在楚国流行的一种新诗体;另一是指以屈原的作品为主体的一部古代诗歌总集。它既是诗体的名称,又是诗集的名称。不论哪种意义,屈原都是它的主要代表。

  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既是划时代的文化巨人,又是一位人品高洁的政治活动家,约生于公元前340年,卒于公元前277年。

  屈原,名平,是楚国一个没落的贵族,“博闻强记”,熟悉政治情况,善于外交辞令,为楚怀王左徒。他对内同楚王商议国事、发布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对诸侯。在他的政治生涯中,楚怀王起初很信任他。有个姓上官的大夫,官阶与屈原相同,为了争得楚怀王的宠爱,妒忌屈原的才能。有一次,楚怀王让屈原制订宪章法令,屈原起草后尚未定稿,上官大夫就想夺过去看,屈原不给他,他就向楚怀王进谗言:“大王叫屈平制订法令,外边没有人不知道。每次法令公布出来,屈平总要逞能称功,说什么‘除了我,谁也干不了’。”楚怀王很生气,从此疏远屈原。

  屈原痛心楚怀王偏听偏信,写下了《离骚》。“离骚”是遭遇忧患的意思。屈原罢官以后,那时秦昭王与楚有联姻关系,要求与楚怀王会面,怀王打算动身。屈原说:“秦是虎狼般的国家,不可相信,还是不要去。”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怀王去,怀王终于去了。一入武关,秦国的伏兵就截断后路,拘留怀王,要求割地。怀王不答应,逃到赵国,赵国不收留,怀王又回到秦国。结果死在秦国,尸体运回安葬。

  怀王长子顷襄王继位,以弟子兰为令尹。令尹子兰让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顷襄王怒而放逐了屈原。

  屈原来到江边,披散着头发,在岸旁流浪吟诗,作了一篇叫《怀沙》的赋。之后怀里抱着石块,投汨罗江自杀了。

  绝命诗《怀沙》

  屈原生活在社会变革、斗争复杂激烈的时代,抱有进步的政治思想,要使楚国独立富强,以至统一长期分裂的中国。其具体主张不外举贤授能和修明法度,诗人在诗篇中曾一再郑重地表明,称之为 “美政”。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伤怀永哀兮,汩徂南土。 兮杳杳,孔静幽默。郁结纡轸兮,离 而长鞠。抚情效志兮,冤屈而自抑……”

  在屈原的绝命诗《怀沙》里,有的不仅是一个伟大诗人对人生的总结,这其中也可以触及到一个普通人在决定自杀前,时而错乱时而清晰的思绪。怨恨悲苦、失意哀伤,空前绝后。

  滔滔孟夏,草木莽莽。哀伤,在《怀沙》中随处可觅。诗人一次次进入无序的自语,比喻,辩解,反复阐明失意、创痛、自杀的原因和道理。在这首诗中,充满了诗人对于庸常和平俗的傲视,一次次充分肯定了诗人一直坚守的高洁品质,对“党人”表示了不屑和愤恨。他不止一次得出结论:自己的厄运有一多半或全部,是因为“怀瑾握瑜”。

  仅就《怀沙》诗作而言,在强烈的哀痛中,诗人的个人困厄与楚国国难连在一起,公敌与私敌纠缠在一处。无论是遭逢的时世还是个人的处境,都悲痛至极。纵使这样,诗人对于那种高洁品质表示的依然是不容质疑的坚守、热烈的赞美甚至死后的追求。

  章画志墨兮,

  前图未改,

  内厚质正兮,

  大人所晟。

  …………

  文质疏内兮,

  众不知余之异采,

  材朴委积兮,

  莫知余之所有。

  …………

  惩违改忿兮,

  抑心而自强;

  离 而不迁兮,

  愿志之有象。

  …………

  在认定生命走到尽头,发出伯乐已死、骏马何用的哀叹后,诗人最关心的还是品质之高洁,历尽忧患也不能改变,仍自强不息,给自己又树立起一个榜样。

  从《思美人》看屈原

  屈原自杀的原因是复杂的,已经无从考证生活在战国时期的诗人的各项心理指标。了解屈原,除了司马迁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再有就只能通过读楚辞读屈原的诗作,对屈原进行可能存在的个性分析。

  以现代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选择自杀的人,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社会适应不良。社会适应不良又常常与个体的人格特质有关。在一组反映诗人屈原悲剧命运的诗歌《九章》里,有一首表达思念之情的诗歌,就是《思美人》。

  在《思美人》中,诗人以“美人”喻楚怀王。此诗从头到尾贯穿着坚持修洁与降身辱志这两种不同思想之间的矛盾,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在现实和理想之间进行过的思考:要么降身辱志去攀援群小,与现实妥协,要么坚持品质之高洁,依从前贤。《思美人》以思楚怀王始,以思彭咸终,诗人的心从一个“美人”转到另一个“美人”,前贤战胜了楚王,理想压倒了现实。

  思美人兮,揽涕而 眙。

  媒绝路阻兮,言不可结而诒。

  蹇蹇之烦冤兮,陷滞而不发。

  申旦以舒中情兮,志沉菀而莫达。

  愿寄言于浮云兮,遇丰隆而不将。

  因归鸟而致辞兮,羌迅高而难当。

  在多年来遭难受罪、命运难测的困厄中,诗人一次又一次宣告要追求德行盛美,决不变节追随时俗。

  登高吾不说兮,入下吾不能。

  固朕形之不服兮,然容与而狐疑。

  广遂前画兮,未改此度也。

  命则处幽吾将罢兮,愿及白日之未暮也。

  独茕茕而南行兮,思彭咸之故也。

  在诗作的结尾处,诗人又一次发出了这样的宣言:我还是坚持走我自己的那条老路,决不改道改变我的态度。人到黄昏万事皆休,我要趁着白日未入暮,孤伶伶地向南走,因为我心中还思慕着圣人彭咸呢!

  创伤“美人”VS健康“真人”

  屈原坚守的美德,是一种常人很难企及的极高的境界:闭心自慎,独立不迁,横而不流,无私且行比伯夷,具有完美主义的色彩。但这正是屈原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屈原理想的自我,屈原将具有这种人格特征的人称为“美人”。

  在战国时代还有另一个历史名人,他就是与屈原同时代的庄子。庄子名周,约生于公元前369年,卒于公元前286年,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庄子年轻时曾为小吏,后来一直过着隐居生活。

  作为屈原的同时代人,就像屈原思慕“美人”一样,庄子推崇“真人”。什么叫“真人”呢?在庄子看来,“真人”就是不依靠多数对付少数,不自恃成功,不图谋事情;错过了机会不后悔,顺利得志而不自得……睡觉时不作梦,醒来时不忧愁。饮食不求甘美,呼吸时气息深沉。庄子认为凡是嗜好与欲望太深的人,天生的智慧就浅了。

  在如何对待恩宠方面,庄子用一个比喻,提出了一种应对危机的态度: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 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赞誉唐尧,而非议夏桀,不如把两者都忘掉而融化于自然……

  当然,同样是杰出人士,人格特征、历史作用是各不相同的。仅在为屈原的惨烈扼腕叹息时,想到了以现代心理学的眼光来打量历史上的杰出人士的自杀行为。想到崇尚自然的庄子,便也想到心仪“美人”也曾自喻“美人”的屈原。屈原如果不是那样执着于美德,执着于美德像芳草一样香芬远播,为世人树立榜样,原本也还有其他的选择的。屈原也是有机会像庄子那样归隐山野的。

  强迫型人格

  屈原是强迫型人格的典型代表。像屈原这种性格的人,在现代社会中是非常多见的。

  这类人过分认真,过分注意细节,责任心过强,为自己建立严格的标准。在思想上呆板保守,在行动上拘谨、小心翼翼。自我怀疑,担心达不到要求而使神经常处于焦虑和紧张之中,得不到松弛。过分地注重工作,怕犯错误,遇事优柔寡断,难以作出决定。

  强迫型人格需符合下述中的三项:①做任何事情都要求完美无缺,按部就班,因而影响工作完成;②不合理地坚持别人也要严格地按照他的方式做事,否则很不放心;③犹豫不决,常推迟或避免作出决定;④常有不安全感,穷思竭虑,反复考虑计划是否得当,反复核对检查,唯恐疏忽和出差错;⑤拘泥细节,甚至生活小节也要“程序化”,不遵照一定的规矩就感到不安或要重做;⑥完成一件工作之后常缺乏愉快和满足的体验,反而容易悔恨和内疚;⑦对自己要求严格,过分沉溺于职责义务与道德规范,无业余爱好,拘谨吝啬,缺少友谊往来。

  强迫型人格的人群有保守的态度和远离群体的生活方式,使他们非常容易感到挫折、他们的心理非常脆弱。由于追求完美及博学,又使他们时常陷入情绪和思想的彷徨之中,好高骛远而事业平平。

  许多强迫型人格的人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倾向于产生一种对立的行为。例如,为了避免别人离开自己,就自己先离开别人。这一点不仅反映在他们的人际关系中,而且还反映在他们的工作中。在别人拒绝自己以前先拒绝别人,也是这些人的行为准则。对他们自己,他们采取否定及苛求的态度。尽管他们很孤独,且渴求有人陪伴或属于某个群体,但他们的这一渴求可能由于他们想控制支配他人而无法实现。

  心理健康VS完美主义

  作为一种理想状态,作为一种价值追求,完美主义可以被人接受。但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完美主义则注定是要失败的!至少,完美主义者在现实当中将会受到重创。

  强迫型人格群体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完美主义。在现实生活中,成功者多追求完美。他们能在辛苦工作和克服千难万险以及无与伦比的细致中,体会到真正的快乐。而造成社会适应不良,神经质的完美主义者则不能体会工作的满足感,因为在他们眼里所有的事情都做得不够好,别人和自己都那么没尽到义务,不够负责任。

  具有强迫型人格特质的完美主义者,通常具有持续追求不可能达成目标的扭曲心态或行为,以成绩或工作来衡量自我价值,使想法趋向自我挫败。完美主义的倾向扭曲了个人的想法,造成了身心的失调,包括焦虑、抑郁,厌食或狂食症,强迫型人格异常,偏头痛,性无能,强迫性妄想症,月经失调,冠状动脉心脏疾病,自杀。与此同时,伴随着低成就的出现,遇事拖拉延迟,以及工作上的障碍、人际关系紧张和失败。

  完美主义者可能越挫越勇直至成功,也可能钻牛角尖、工作焦虑、没有安全感、害怕失败。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出发,需要有人帮助他们。当他们由于追求完美而总是不能把一件事情做完时,需要有人在一边替他们“叫停”。

  200万人的自杀情结

  屈原死了,诞生了一个端午节,这个历史事实可以理解为是屈原对中国文化的巨大贡献。然而屈原之后的自杀者,他们或主动或被动地放弃了自己的生命,其行为又能创造出什么价值呢?

  根据北京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曾经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中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有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已经成为中国死亡原因中排序第五位的原因。在15岁至34岁年龄段的青壮年中,自杀是首位的死因。

  根据专家对中国自杀者进行心理解剖分析,发现中国自杀者有以下特点:农村自杀率明显高于城市,女性多于男性;六成二的自杀者曾寻求医疗帮助;两成七的自杀死亡者曾有自杀未遂史,其亲朋好友中四成七曾出现过自杀行为;六成三的自杀死亡者曾患有各种精神疾病,但接受过精神科医生诊治的不到一成。现已明确的与自杀有关的危险因素有:曾有自杀未遂史,不良生活事件造成的严重急性或慢性应激反应,近期内出现严重的抑郁症状,

生活质量低,失业等巨大社会生活压力等等。

  自杀给自杀者带来的是永远的安宁,他们要的就是这个。在某种程度上,自杀也许只是一个个体生命的终结而已,生命早晚要终结,只是他们等不及了自己先自我了断了。事实上,自杀者造成的最大的“后遗症”是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一个人自杀平均会使六个家人和朋友的生活深受影响。据此测算,中国每年大约有150万人承受着因家人或亲友自杀死亡所带来的严重心理创伤,其中大约有13.5万名小于17岁的孩子经历过父亲或母亲死于自杀的悲剧。这种严重的心理影响会持续十余年,甚至会持续影响他们的后半生。

  向完美主义告别

  屈原死了。从诗歌的意义上讲,屈原之前,没有屈原;屈原之后,再无屈原。然而,历史的长河中,自杀的队伍却越来越壮大……

  绝大多数的现代人都面临着较强的生存压力和竞争压力。具有强迫型人格的群体,常常表现出某种持续的强迫型行为倾向。例如,无止境地追求博学,要拥有众多的头衔,追求更高的学历,做事极端注重细节,会花上几个月的时间策划一次旅行,若中途一旦发生与策划之细节不吻合之事,即怨天尤人。有些人具有精神领域的“洁癖”或生活中的过于整洁,以至给周围人带来自责,另一些人则有着不断重复的“检查癖”等。

  对强迫型人格障碍者的治疗,一般采用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心理治疗方法有行为疗法或森田疗法。人格形成后不易矫治,但适应环境的训练,选择适当职业与行为方式的指导,人际关系的调整与改善,优点特长的发挥等,仍是心理治疗可以发挥作用的。

  屈原是为美德生、为美德死的。这种唯求美德的心理倾向,对于古人是可以当作榜样来理解的。在现代社会,除了那些极其卓越的人以外,现实生活中假如出现了这样的情况,非得坚持一种极严格的自我要求,要给别人作出榜样,并且影响到了生活、工作和团结,从心理健康考虑,就必须进行适当的调适了。

  那么,就尽情朗颂完美主义的诗篇吧。同时应该满怀崇高的敬意,向天才的屈原致敬!但是,理智的现代人,只能、只愿、必须做一个平凡的现实的人。

  远离某种完美主义,事实上是更接近了尘世的幸福……

  曹谦 :女,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现代心理科学及其应用专业博士研究生。曾在

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文艺心理学,1998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中国心理学会会员。

  相关专题:健康大视野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