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专家提醒家长要和考生一同减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0日16:27 金羊网-羊城晚报

  本版采写 记者 区健妍 实习生 黎晓玲

  高考在即,考生与家长同时进入了神经高度紧张的状态。很多经历过高考的人都说,在最后高考冲刺关头,“成绩较量”已渐渐演变为一场“心理较量”,有些平常成绩好的同学因为太紧张而导致考试发挥失常的例子非常多。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罗品超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少考生和家长在高考前夕,都会不知不觉“踩”进心理误区,本想放松心情的一些做法和谈话却适得其反,无形中加重了考生的心理负担。

  学生篇:考前勿“急刹车”休息

  专家提醒:高度紧张的学习中突然放松,会产生抑郁不安、心慌等心理现象,建议考前一个月内慢慢减少复习时间与强度。

  反面教材:小林是去年曾经参加过高考的复读生。他说自己去年高考没有按照自己的正常水平发挥,在一定程度上与心理调适不科学有关系。

  高考前大半年,小林“日以继夜”复习,每根神经都绑得紧紧的。他的选考科目是历史,于是每

天花不少时间“啃书”、“背书”。高考前一周学校宣布放假,并建议考生在家可少看书、多休息,小林为此特别兴奋,因为他“感觉很多东西都装进了脑子”,于是甩开书本玩了两天。

  但高考前三天,小林偶然想起之前复习过的一段历史题,却死活记不得发生的时间。小林心慌、自责起来,一边担心自己复习不周,一边骂自己玩“疯”了,如此恶性循环,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以至于高考那几天,情绪异常紧张,发挥不达平时水平。

  心理专家分析:以往很多学校和家庭在考前一周都会让考生放假,一些老师和家长甚至建议考生在这段时间暂时甩开书本,有关复习的活动一概不进行,但事实上这种休息与调整是不科学的。

  有心理研究表明,人们如果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压力下,长期下来作为一种应急机制,人的大脑中枢会相应建立高度紧张的思维与运作模式,使人能适应高紧张度、大压力的生活、工作方式。如果突然停下来无所事事,反而会突然失去对象物,面对宽松无事的环境反而会不适应。所以出现许多考生停止复习后,往往会产生抑郁不安、失落、心慌等不适的心理现象。对此考生和家长都以为是因为过度紧张学习造成的,但其实是“急刹车”惹的祸。要使考生真正达到放松的情绪的目的,建议考生在考前一个月就应该慢慢适应减少学习强度与减少学习时间,采取过渡方式调整。

  家长篇:高考前勿问长问短

  提醒:家长情绪紧张会导致考生更不安,保持平常心和维持正常生活作息,有助考生减压

  反面教材:孩子今年高考,张女士一家的生活也脱离原来正常的轨道。从孩子高二至今,张女士说,她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为孩子做饭,以及给孩子创造一切有利于学习的环境。张女士原本很爱追中央八台的“黄金剧场”连续剧,但为了让孩子安心地复习,她以身作则戒掉了“电视瘾”。偶尔,张女士儿子也忍不住说:“妈,你想看就看吧,我呆在房间复习,电视声音干扰不了我的。”但张女士这时候就会说:“没事,为了你高考,妈妈不看电视没什么。”每当听到这句话,她儿子都会“哎”的一声叹口气,眉头轻轻一锁。

  进入高考冲刺阶段,张女士似乎“变本加厉”。张女士本是一个热闹的人,但为了给孩子创造良好条件,她谢绝了所有亲朋戚友的串门聊天,也谢绝了所有的外出应酬。即使有朋友打电话聊天,她要不躲到房间或阳台上压着声音说,要不匆匆忙忙说几句就挂了线。等等这些张女士的儿子都看在眼里,忧虑在心,妈妈的厚爱犹如一块大石沉重地压在了他的心头。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910,000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