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运城1个月内查获30多名假记者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1日07:40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高山 《山西晚报》记者 郭风情

  山西运城市假记者猖獗。8月28日上午,运城市文化新闻出版稽查大队执法人员在该市禹都收费站设点排查,两个小时内,查出持伪造证件的假记者9名。今年8月4日,稽查人员在209国道运城市万荣县通化收费站检查,3个小时内,查出19名假记者,查扣仿制、自制新闻记者证及新闻采访牌20多个。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运城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就查获假记者30多人。

  卡车司机持有记者证,要求收费站免费

  “许多车,甚至一些卡车的司机都自称是记者,要求免费通过收费站。”209国道万荣县通化收费站工作人员介绍,每天拿“记者证”要求免费过卡的人就有四五十个,工作人员无法判定其所持证件的真伪。

  假记者如此猖獗,运城市文化新闻出版局于今年7月决定,开展打击假记者专项行动。

  8月4日8时到11时,在通化收费站,共有20人持记者证要求免费过关。这些“记者证”,除1人所持的广电部门颁发的记者证合法外,其余均为假证。执法人员查扣了仿制、自制的新闻记者证及新闻采访牌20多个。

  8月28日上午,稽查人员来到禹都收费站设点排查,两个小时内,查出持伪造的山西某报和电视台证件的9名假记者。

  在没收的假记者证中,有假冒各类正规媒体的证件,也有的证件上面写的单位根本不存在或为非法机构。但是,这些“李鬼”式的证件,外形、颜色都与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正规记者证极为相似。

  在《记者证管理办法》中,并没有相应的处罚条款,执法人员只能对一般的“假记者”进行教育,并没收、销毁他们所持的假记者证。

  而涉嫌搞“经营”或敲诈的假记者,则被稽查人员移交公安机关。8月27日,运城市文化新闻出版稽查大队执法人员接到群众举报后,抓住了自称“科技农业报社绛县工作站站长”的假记者赵某。赵某的证件上盖着“科技农业报社”的公章,而这份“报纸”其实只是山西某大学办的内部资料“科技农业”。经查,这个未经省、市、县文化新闻出版部门审批和备案的“绛县工作站”,于2007年4月26日设立,还在当地电视台播出了广告,要“招聘热心报道农业科技的特约记者和特约通讯员各10名,并颁发记者证和工作证”。目前,此案正在审理。

   假记者“叫板”新闻出版局

  8月4日,在209国道万荣县通化收费站,一名手持“××月报”介绍信的假记者引起了执法人员的注意。

  此人开着一辆面包车,“咋看咋不像文化人”,过卡时拿出一张介绍信,要求免费通行。执法人员上前查看,这张由“××月报社运城工作站河津分站”开具的介绍信,上面写着:“贺某等壹人前往你处联系(办理)组稿、广告、发行、通讯联系。”

  根据规定,任何媒体不得在县级行政区域设立工作站或记者站,而且,“××月报”是非法出版物,执法人员当即没收了“介绍信”。

  司机委屈地说,这封介绍信是从“××月报”采编部副主任冯杰手里买下的,价值1900元,“就图过收费站免费”。

  根据司机提供的情况,执法人员随即赶往“××月报社运城工作站河津分站”。

  有意思的是,该非法工作分站办公地点竟设在河津市交警大队院内,只有一间房、一张床和一套桌椅,灰尘遍地,一片狼藉。

  左等右等不见冯杰踪影,执法人员只得向河津市文化新闻出版管理局通报了有关情况,然后离开河津。

  一小时后,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

  一名“器宇轩昂”的中年男子,驾驶着一辆本田轿车,径直来到河津市文化新闻出版局,“要求采访”,该男子严肃地说:“我要看看你们如何整顿文化市场。”

  来者正是冯杰,紧随其后的是一名年轻的“女助理”。

  运城市文化新闻出版管理局执法人员闻讯,立即原路返回。在对冯杰进行笔录时,同行的女子见势不妙,准备开车溜走,也被执法人员阻止。

  执法人员随后检查了冯杰的随车物品,结果令他们大吃一惊:一张密密麻麻的电话表上,集中了河津所有大小煤矿老板的名字,备注一栏分别写有“已去”或“未去”。

  此外,还有几盘神秘的黄色录像带,里面的内容不堪入目,镜头上的“男主人公”居然就是冯杰,而女主角则各有不同。据冯杰交代,这些女性均为“××月报社运城工作站河津分站”招聘的工作人员。

  令执法人员吃惊的远不止这些。

  运城市文化新闻出版稽查大队队长宋小钊介绍,“光是盖着公章、贴有他照片的证件就有3个”——××月报社的工作证,职务为采编部副主任;《××导报·金三角新闻》的新闻采访证,职务为记者;“消费×报中国扶优打假导刊”采访证,职务为记者。

  “此外还有若干张票据。”宋小钊说,这些票据几乎全部是开给各煤矿的,数额不等,开票日期从2006年4月至今,总额已超过10万元。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形势,冯杰依然牛气十足,他向办案人员一一散发“软中华”,未奏效;又一一列举运城多位知名人士,称“都是我的哥们儿”,办案人员仍不为所动。

  最后,冯杰终于将口气放软:“一场误会,能不能商量商量?”

  运城市文化新闻出版稽查大队随即对冯杰作询问笔录,冯杰虽然承认执法人员在通化收费站查到的“介绍信”是他所开,开“介绍信”时收了1900元的“押金”,但他同时理直气壮地认为:“我是有单位的人,只是没有拿到新闻出版总署的记者证而已”。

  “冯杰所说的单位,本来就是一个非法出版单位。”运城市文化新闻出版稽查执法人员说,“冯杰却把它作为招摇撞骗的靠山,甚至按时缴纳费用。”

  这一点,冯杰也承认:“我每个月上交总部1500元,逢年过节照交不误,社里不给拨一分钱,还要我们上交,不想办法怎么养活一大摊子?”

  案件随即被移交到河津市公安局。目前,本案仍在进一步调查之中。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