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全省打击假记者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1日07:40 中国青年报

  运城“最牛假记者”

  “冯杰的出现,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运城市文化新闻出版局副局长董刚说。

  据了解,48岁的冯杰在河津已经当了五年“记者站长”,成为运城市“最牛的假记者”。

  但是,冯杰所持的记者证,明眼人一看便知漏洞百出,为什么始终畅通无阻?

  “屡屡得手,时间长了,他自己都以真记者自居了。”河津当地新闻界一位与冯杰熟悉的记者说,“许多老板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客观上惯坏了冯杰这样的人。”

  “运城的假记者也不少,为什么你的名气那么大?”在河津市看守所,记者见到了冯杰。

  冯杰比较健谈,他做了一个坚定的手势,“很简单,先做人,后做事,人做好了,钱自然来了。”

  “老板的钱真的那么好赚吗?”

  冯杰回答说:“我是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客户是上帝,要千方百计,投其所好。”

  冯杰说,“××月报社运城工作站河津分站”建于2002年,他的日常工作就是拿着××月报社的工作证,对当地公、检、法、司及其他政府部门进行专题采访,然后以大篇幅进行报道。每次采访完毕,他都要连夜赶稿,“写出的稿件,编排一个字都不改”。每个专版内容,由于紧紧围绕“客户”喜好,“他说咋写就咋写”,“客户”往往非常满意。

  冯杰特别强调说:“这样,红包自然来,我没有强要,是他们自愿给的。”

  随后,记者采访了一位曾经接受过冯杰采访的河津老板,他指着一摞堆在办公室角落、布满灰尘的杂志和报纸,向记者苦笑:“他们整天打电话,缠得你根本没办法;不给钱,写出反面的东西怎么办?几千块钱就算送了瘟神。”

  冯杰知道运城正开展打击“假记者”行动,但他并不认为自己属于打击对象。

  知名度甚高的“资深记者”冯杰被抓后,在河津乃至运城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很多熟悉冯杰的煤矿老板私下里感慨:“怎么也想不到,这么牛气的记者,竟然是假的。”

  目前,冯杰因涉嫌诈骗被刑拘,但他对此满不在乎。冯杰告诉记者:“你最好不要写,我过几天就出去了。”

  “你为什么这么肯定?”

  “我们仅仅是一场误会。”冯杰笑着说,“咱们都是同行,你不怕写了给记者这个行业抹黑吗?”

   “打假”烽火燃遍山西

  2005年以来,打击假记者的专项行动在山西临汾、吕梁、大同、运城等市陆续展开,尤其是吕梁,在2006年秋天,“100天揪出80名假记者”,其中,44人被移送司法机关。

  不久前,吕梁第一起“假记者案”一审宣判。杜海鹰、薛艳军采用在新闻媒体曝光的手段要挟他人,索取人民币两万元,其行为已构成敲诈勒索罪。杜海鹰、薛艳军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有期徒刑一年。

  去年11月5日,杜海鹰、薛艳军分别持山西画报社新闻采访证和中国法治新闻工作证,在吕梁市柳林县寨东煤检站用摄像机拍摄画面。其后,杜海鹰写了稿件,与煤检站负责人联系,以在新闻媒体上曝光相威胁,向该站索要了现金5000元。事后杜海鹰分得3000元,薛艳军分得2000元。同年11月9日,杜、薛二人在孝义市温家庄超限检测点,用同样的手段,要求该检测点支付3.5万元至4万元的版面损失费。检测点工作人员将现金1.5万元送到两人居住的宾馆,杜海鹰收了钱款。吕梁市文化新闻出版局获悉后,立即前往查证,确认两人的证件为非法证件,杜、薛二人系假记者。

  在吕梁,假记者层出不穷,“前赴后继”。

  今年8月29日,吕梁市离石区警方公布一起假冒中央新闻媒体记者敲诈勒索案件。犯罪嫌疑人赵永明、王富平假冒中共中央《求是》杂志子刊《小康》记者,以要挟在新闻媒体上曝光的手段在离石索取钱财、招摇撞骗。警方将两人成功抓获,现已将两人依法刑事拘留。

  8月9日,赵永明、王富平驾驶一辆三菱越野车驶进离石区交口村委办公室,拿着摄像机,假装采访新农村建设中的有关问题,当天向村办某企业索要港币1万元。8月11日,他们又向村干部索要20万元现金。村干部感到其中有诈,便向离石警方报警。8月12日,赵永明、王富平被抓获。

  经审讯,赵永明是离石区西崖底村农民;王富平是柳林县王家寨村个体司机。案犯交代,今年以来,两人先后流窜至忻州市及吕梁市的中阳县、柳林县、离石区、临县等地,以在媒体上曝光要挟,大肆进行敲诈活动,先后敲诈中阳县某煤检站1800元,向讨要拖欠工资的农民工索要6000元好处费。

  8月16日,山西省转发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和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开展整治假报刊、假记者站、假记者、假新闻专项行动的通知。随即,山西各市纷纷采取措施,打击“四假”。

  本报太原8月31日电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