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成都旅行社报团有什么潜规则?老师、小孩报团出国游 要加钱

  前日,成都商报报道了《75岁老人报团出国游 5家旅行社都拒收》一事后,引来不少市民的共鸣,市民彭小姐告诉记者,她之前花1.8万报了澳新10日游,结果在递交相关材料后被告知不接她,后来多方打听才知道,因为她递交了工作证明,旅行社知道她是记者,所以拒绝接她的单。

  “旅行社的熟人告诉我,因为旅行社觉得记者和老师这两个职业的从业者太计较,也爱挑刺,购物很理性,等同于消费能力差。”彭小姐说。

  也正是因为购买力低、收益低的原因,旅游行业出现了“年龄潜规则”“地域潜规则”“行业潜规则”等。

  昨日上午,记者以为家里老人报旅行团为由,采访成都多家旅行社,结果发现不接受65岁以上的老人独自出行已是多家旅行社“不成文的”规定。

  “不仅70岁以上老人去新马泰要每人交300元的附加费,小孩、教师也要加。”记者在四川全球通国际旅行社咨询时,负责接待游客的工作人员很明确地告诉记者。

  当记者问道,为什么要交这个附加费?该旅行社工作人员表示,因为老人、小孩的消费能力不行,而像新马泰这种旅游团的线路价格都不高,额外加钱是补交旅行社损失的利润。当记者追问国家是否有这方面的规定时,对方则称虽然国家没有这样的规定,但是行业内都是这样操作的。

  更让记者惊讶的是,旅游行业的“潜规则”并不仅限于年龄,甚至会出现“地域潜规则”、“行业潜规则”。

  “在地接时,旅行社一般是将全国游客按消费能力分为多个等级,广东团是第一等级,因为他们消费能力强,第二位是北京、上海、天津等经济发达地区,四川本地游客是最后一个等级,因为他们一般不会在本地购物。”一位导游告诉记者。

  “还有按行业划分的!很多旅行社直接就不接待记者团,因为记者走的地方多,看的东西多,太理性了,外出旅游很少购物。”这名导游说。

  “旅游行业存在的多种潜规则,折射出保险服务的短板。”成都市旅游局的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打破行业潜规则,作为行业主管部门的成都市旅游局打响了“第一枪”,直指“年龄潜规则”。

  近日,市旅游局会同成都市老龄委、成都市部分旅行社和景区等多个部门召开了“成都市助推老年旅游研讨会”,重点围绕老年旅游面临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讨,分析当前老年旅游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成都商报记者 李彦琴

  新闻链接

  四川招募60名志愿者 暗访旅游服务质量

  昨 日,四川省旅游局发出公告,面向全社会公开招募全省首批旅游质量监督志愿者60名,适当考虑地域覆盖,其中成都市20名,其他每个市州各2名。招募条件中 最重要的一点是,能够经常性地参与旅游服务质量调查暗访工作。有意报名者,请登录国家旅游局官方网站,查看相关程序。

  此外,从本月起,四川将实行旅游经营服务不良信息公示制度,全省各级工商、旅游、银行部门对采集到的辖区内的旅游经营服务不良信息进行管理和公示。成都商报记者 李彦琴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新浪新闻

相关阅读

大学里党委与行政的二元权力

虽为二元领导,但“二元”的权力并不均等。高校中的大量“人事”故事,都和这种二元格局有关系。“党委领导,校长负责”容易造成两个问题,一则领导者不负责,二则以党干政。

科学界如何面对"我们恨化学"

科学是求真的学问,自有其力量,不应惧怕批评、质疑甚至谩骂,就像历史不曾惧怕宗教、政治和传统的霸权一样。科学共同体对待公众对科学的批评,不能走当年宗教裁判、剥夺科学自由发声的老路。科学共同体面对公众批评的容忍度,不妨更大一点。

美国该为“圣战主义”负责吗

美国人一面高喊“反恐战争”,另一面却使“圣战主义”愈演愈烈,两者只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而已。理解这一点,就不会为表面上的矛盾感到困惑。

有一种恶俗叫中国式闹洞房

国人办喜事历来好面子,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我们在面对如此恶俗的做法时,应该要三思而后行,物极必反,与喜事欢庆的意义实在大相径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糟粕的要抛弃,优秀的要传承。

  • 卢麒元:土耳其之凶狠非同寻常
  • 中小学生每天作业3小时反讽了谁
  • 周作人研究为什么曾经是研究禁区?
  • 村上春树的成长爱情小说是怎么写的?
  • 谭飞:心中年度最佳《火星救援》
  • 山佳崔:亲吻对于人类来说意味着什么
  • 横跨欧亚大陆的土耳其博斯普鲁斯海峡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