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5年11月17日20:23 观察者网

分享
美国海军电磁炮发射试验 美国海军电磁炮发射试验
为电磁炮研制的制导炮弹模型 为电磁炮研制的制导炮弹模型
美国海军电磁炮试验中被击穿的钢板 美国海军电磁炮试验中被击穿的钢板

  昨日(16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官方网站发表文宣文章透露该企业已经加入电磁武器研制行列,其二院206所已经制成电磁发射装置样机进行测试。文章透露航天科工集团研制电磁武器的重点是两个方向, 一个是舰艇和未来航天器使用的速射电磁近防炮,一个是用于发射导弹,可降低导弹发射时的过载,提高导弹发射装置性能。这是中国又一家开展电磁发射装置武器化研究的军工企业。中国早在60年代就开始研制电磁发射装置,但近十几年来才进入武器化实用化阶段。

  11月16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官网发表的党建文化文章《二院206所“高能电磁发射技术”青创室勇做创新的拓荒者》中提到,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大力开展“五个新一代”技术的关键时期,电磁发射技术作为一种在速度、射程、杀伤力、反应能力等诸多方面都具有革命性的新型先进发射技术,无疑是新一代航天发射与应用技术的发展方向。“化学能发射技术爆发力卓越、毁伤效能高,至今仍然在现代战争中被广泛应用。但是存在发射过程不可逆,控制应急性差的缺点,而且受火药性质限制,传统发射方式炮弹出口速度已接近极限,而随着人类使用能量技术的提高,将电能应用于武器装备是武器发展的必然。”二院206所“高能电磁发射技术”青年创新工作室负责人李艳明说。

  206所“高能电磁发射技术”青创室依托集团公司重大自主创新项目研究,将“导弹通用电磁发射技术”和“用于近程弹幕防空的电磁发射技术”作为重点研究领域。利用电磁力将载荷推进到一定速度,该技术可显著提高导弹发射性能及出口速度,减少导弹运载机构质量,压缩发射装置的运行和维护费用,并构建导弹电磁发射装置通用化平台,实现多次循环发射和导弹发射快速响应,从而降低发射成本,大幅提高武器系统作战性价比。该技术适应未来舰船、陆基、空间发射等武器装备系统全面电气化的发展趋势,电磁发射必将成为引领军事技术革新的方向标之一。

  关于这一项目的开展情况文中表示,电磁发射技术是一项全新的发射技术,涉及多个技术领域,技术难度和跨度都很大,初期的探索过程是漫长的,这个任务看似“不可能”完成。目前国内没有可借鉴的成熟方案,一切都是从零开始,青创室的成员们可谓是真正的白手起家。从最初的方案论证,到协调样机生产的每一个流程,甚至是连好每一根电机线缆,调好每一块电路板,样样事情都亲自动手。

  而关于项目成果则提到,电磁发射技术距离完成技术成果转化实现跨越式发展,仍有一段探索的路程要走。

  观察者网军事评论员称,目前,世界上研制电磁武器最“高调”的当属美国,美国海军一度热衷发展电磁近防炮,用于拦截超音速反舰导弹,其目的在于利用电磁炮的高初速将拦截范围外推至海天线以下。但到了近年来,美海军对电磁炮的注意力转向更大型化对地攻击武器,而将新概念近防系统的研制重点转向激光和粒子束武器。目前美国海军已委托通用原子能和BAE系统公司分别开展电磁炮概念研究,计划用电磁炮发射制导炮弹。

  而导弹电磁发射装置实际上与航母电磁弹射器原理接近,实际上都是用电磁发射装置取代现在的蒸汽、压缩空气或火药动力推进装置。由于电磁发射装置有加速平稳,冲击力小等一系列优点,有潜力取代现有的各种弹射方式,成为导弹发射装置的主流。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新浪新闻

相关阅读

大学里党委与行政的二元权力

虽为二元领导,但“二元”的权力并不均等。高校中的大量“人事”故事,都和这种二元格局有关系。“党委领导,校长负责”容易造成两个问题,一则领导者不负责,二则以党干政。

科学界如何面对"我们恨化学"

科学是求真的学问,自有其力量,不应惧怕批评、质疑甚至谩骂,就像历史不曾惧怕宗教、政治和传统的霸权一样。科学共同体对待公众对科学的批评,不能走当年宗教裁判、剥夺科学自由发声的老路。科学共同体面对公众批评的容忍度,不妨更大一点。

美国该为“圣战主义”负责吗

美国人一面高喊“反恐战争”,另一面却使“圣战主义”愈演愈烈,两者只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而已。理解这一点,就不会为表面上的矛盾感到困惑。

有一种恶俗叫中国式闹洞房

国人办喜事历来好面子,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我们在面对如此恶俗的做法时,应该要三思而后行,物极必反,与喜事欢庆的意义实在大相径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糟粕的要抛弃,优秀的要传承。

  • 卢麒元:土耳其之凶狠非同寻常
  • 中小学生每天作业3小时反讽了谁
  • 周作人研究为什么曾经是研究禁区?
  • 村上春树的成长爱情小说是怎么写的?
  • 谭飞:心中年度最佳《火星救援》
  • 山佳崔:亲吻对于人类来说意味着什么
  • 横跨欧亚大陆的土耳其博斯普鲁斯海峡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