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腐败亚文化”,浊乱世风的“精神雾霾”
在北京市朝阳区工作的小王最近有点郁闷,本来欢欢喜喜回家过年,却不想在吃枣子时硌坏了牙。为了找知名口腔专家诊治,小王可是煞费苦心,先托熟人打好招呼,就诊当天又特意给医生带了一份礼物。
“不想把事情搞复杂,但又怕咱不意思意思,医生看病时不上心。”小王无奈地说。
其实,小王这样的心态并非个例。类似的情形,也并非仅仅发生在就医方面。
环顾四周,不难发现:从在医院出生到上学读书,从毕业找工作到调职升迁,从看病住院到退休养老,不少人在面对这些人生重要“关口”时,遭遇了 “心理困境”。他们一方面对诚信缺失、行业腐败等社会现象反感指责,另一方面却在涉及自身利益时存在“不送礼可能吃亏”、“花钱保平安”等心理,纵容自己 参与其中,甚至乐此不疲。
正是因为这类“对社会腐败行为痛恨,对自身腐败行为宽容”的矛盾心理不断恶性循环,同时不少善于“搞关系”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占到了便宜,被人们羡称为“有本事”、“有门路”,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有样学样,社会上逐渐形成一种“腐败亚文化”。
所谓“腐败亚文化”,一般是指腐败群体乃至整个社会对腐败行为和腐败现象的一系列畸形、扭曲、反主流的判断与认知。这种“亚文化”奉行各种潜规 则,对掌权者享有特权或特殊待遇抱以默认甚至纵容的态度。无论在哪个时代、哪种制度下,“腐败亚文化”都是浊乱世风、伤人心肺的“精神雾霾”,危害不容忽 视。
“腐败亚文化”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和扩散性,一旦流行开来,就会败坏社会风气,扩大社会对腐败的容忍度。
曾经有一篇报道披露,某“大老虎”落马后,备受其老家村民指摘的是“几乎没有给家乡争取过什么”;有的贪官家里被查抄出不少高档白酒,围观群众 半开玩笑地说可惜了这些好酒,不如分给大家,也许百姓还能念他点好……仔细想想,围观者不经意的闲言碎语中,其实隐藏着一种很可怕的腐败情结:不是对腐败 行为本身有多痛恨,而是对别人拥有腐败机会和能力的嫉妒,是没有分到一杯羹的不满。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腐败亚文化”对社会观念的负面影响。
在“腐败亚文化”的持续浸染下,人们对于腐败的道德羞耻感会大大降低,一时的心理冲动会逐渐演变为一种习惯,甚至演化为一种心理需求和生活方式,从而助长“苍蝇式”腐败滋生。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人情社会”,同族、同乡、同窗、同僚等社会关系网广泛存在,礼尚往来的传统源远流长。正常的礼尚往来并不与权力、利益相关 联,讲求的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但在“腐败亚文化”的影响下,不少人遇到问题时第一反应就是找关系、走路子来“摆平”,而一些握有权力的人则利用法制漏 洞,进行权力寻租和勾兑。事实上,这种变了味的“礼尚往来”无异于互相喂毒,害人害己。长此以往,当求人变得无处不在且成为利益交换时,当“无利不起早” 的思想坏了人心后,人情便成为债,“蝇贪”泛滥也就不足为奇。
“如果升学、考公务员、办企业、上项目、晋级、买房子、找工作、演出、出国等各种机会都要靠关系、搞门道,有背景的就能得到更多照顾,没有背景 的再有本事也没有机会,就会严重影响社会公平正义。这种情况如不纠正,能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吗?这个社会还能有发展活力吗?我们党和国家还 能生机勃勃向前发展吗?”
认清“腐败亚文化”的危害,习近平总书记这段掷地有声的话,发人深省。(本报记者 闫鸣)
责任编辑:刘德宾 SN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