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02月26日10:12 钱江晚报

分享
林嘉文林嘉文

  原标题:是什么“杀”了史学奇才林嘉文

  记者 陈伟斌 黄小星

  2月23日晚,西安中学高三学生林嘉文,因抑郁症在家中跳楼自杀。他的追悼会昨日举行,遗体也已火化。

  林嘉文,出生于1998年5月,就读于西安中学高三26班。他被誉为“史学研究天才少年”。著名历史学家、宋史大家李裕民教授,盛赞其为“解放后如此年龄著书写宋史的第一人”,“解放以后最年轻的具有学术研究能力的作者”。

  这个天才少年的突然离去,让不少人都扼腕痛惜。但在这个被称为“史学天才”的高中生自己看来,这样的离去并非是“草率的轻生”,却是经过“对生死的深思熟虑”。

  是什么让天才少年走到了这一步?浙江省社会学会会长、省社科院公共政策所所长杨建华及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心理科主任徐方忠博士等专家都扼腕叹息:内心的孤独使他选择了不归路。

  早逝的“史学奇才” “未来对我太没有吸引力了”

  2月23日晚上11时左右,林嘉文在给一位平常接触较多的老师发了封邮件后,从高楼纵身跃下。常人眼里难以逾越的生死界限,他却迈得平静又坦然。在遗书里,他说:“未来对我太没有吸引力了……仅就世俗的生活而言,我能想象到我能努力到的一切,也早早认清了永远不能超越的界限……”

  此前,林嘉文患抑郁症已有一段时间。每个傍晚,这个18岁的孩子必须用水送服药片。而在他此前的博文中,也表露出超乎年龄的冷静,以及内心深处的抑郁倾向。

  根据记述:2014年6月,林嘉文高一,他的第一本书出版,但他“拒绝配合出版方和学校的任何宣传,并要求隐瞒年龄、不要炒作”。及至第二本书出版,他面临的舆论反应印证了“自己此前的担忧”:

  “如今的社会,很多人不太欢迎别人的年少成名,大家对年少有才华的人并不看好,会顺理应当地认为其中有作假,或者想当然地料定别人会’伤仲永’。”林嘉文曾这样说。他说,自己早已觉察到媒体的压力和被捧杀的可能。

  昨天,钱报记者曾试图多渠道联系其家人与老师,但对方都婉拒了采访。

  从之前的媒体报道来看,林嘉文成绩较好,且对秦汉史、道教、宋史等领域研究颇深,但也因此,林嘉文曲高和寡,周围能与他交流的人不多。

  同学称他为“林老师”。虽然这个架着黑框眼镜的大男孩,有时不大合群,也有同学因为他“不爱打扫卫生”而不大喜欢他,但还是不得不从承认:他那么优秀,这让他的孤傲也变得“有理”。

  当同级的同学们正为高考拼命,他却一边复习,一边出了两本书——《当道家统治中国: 道家思想的政治实践与汉帝国的迅速崛起》、《忧乐为天下:范仲淹与庆历新政》。仅看书名,就令人称叹。而他的学习成绩,也依然一如既往地名列前茅。

  对于从事历史研究的人生方向,林嘉文在初中时便已认定。在《忧乐为天下:范仲淹与庆历新政》出版后,林嘉文还曾表示自己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有一颗平常心,“不论参加什么活动,我看得都淡,因为做学问不能急功近利。要潜下心来。”

  假使按照正常的人生路向,即将高中毕业的他,会很快迈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就读本科。然而这段在外界看来璀璨的年少人生,却在那天晚上终结。

  被曝光的遗书 “抱歉我给过你们一些错觉”

  离开前,林嘉文还不忘给爸妈留下叮咛:他担心父亲家长制的脾气和宅男似的饮食追求,嘱咐妈妈多抓工作,多去挣钱。这对父母,从不吝惜为儿子的兴趣投入精力和金钱,让他得以“恣意”买书,以致家里的角落都用纸箱垒上了藏书。

  除了对父母的最终关照、对恩师们和对心理医生的感激外,这封有着10条内容的遗书里,林嘉文还向“朋友”们致歉,“抱歉我给过你们一些错觉”。但同时,内文中亦可看出他曾尝试去适应与世界相处,努力放下他觉得自以为是的精神洁癖,“但我天性敏感,总是善于从在貌似愉快的氛围中的发生的小小分歧里窥探出自己与别人的殊途,让你们为我这么一个于你们活下去无意义的人耽误了些许时光。”

  林嘉文对于自己热爱的历史研究的看法,则被他放在了遗书的最后一条。这个在别人眼里常常沉醉、巡阅于史学书海的少年奇才,也曾一度对自己的灵魂归属产生困惑:自己是否真的喜欢历史?还是“只是把它当作一份熟悉的工作,习惯下来。但走到生命的最终,他还是承认了“自己对历史研究的日久生情”。而之前在媒体上抑或私下里,他总冷冰冰地说历史研究只是渐渐随年岁长进而被他习惯的工作而已,“但活到最后,对之还是曾有过牵挂。”

  此外,谈到自己的两本著作,他的最终评价却是“烂到算作草稿都不配,但我对我的学问有信心”。

  而在史学家李裕民看来,林嘉文的水平一般的历史学博士也达不到,带博士也带不到他现在这个水准。

  关于人生,林嘉文的悲观和失望亦可以从其遗书的最后一段窥见一斑。他觉得一个人喜欢追索,哪怕是对任意领域的,都会受到现实的阻挠和精神的压迫。“问太多、想太多是种折磨。因为这样的情况下,人会很难活得简单肤浅起来。”

  事实上,早在去年年底,林嘉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或已经表现出了抑郁的倾向。而在遗书中,类似的表述亦有存在,他觉得自己的离开并非草率轻生,不仅是感性地对抑郁、孤独的排解,“也是种变相地对我理性思考之成果的表达。”

  都是善良、思想深刻的人

  但陷于黑暗中无法排遣

  对于林嘉文的去世,浙江省社会学会会长、省社科院公共政策所所长杨建华表示扼腕痛惜。

  在他看来,林嘉文研究的是历史,历史使人明智。但也可能正是思想太深刻,使他感知到社会和人性假恶丑的一面。或者生活中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时,会更迷茫更痛苦。“林嘉文的观念深度和社会生活脱节,如果再得不到有效的纾解,周围没有与他志同道合的知音,那么就会在少年的心里累积成更沉重的磨难。”

  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心理科主任徐方忠博士认为,最后的悲剧或和林嘉文长期的异样情绪以及敏感的性格特征有关,而这个年纪又正值青春期,发生心理问题的概率较高。徐方忠表示,在确实存在抑郁症状况的前提下,家人和当事人都应该对此有充足的准备,并且进行个别化治疗,“抑郁症在中国发病率达3-5%,他们中不少都需要入院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和药物治疗”。

  2月19日晚,华东师范大学政治系青年学者江绪林自缢身亡,震动学界。23日,林嘉文跳楼自杀。在杨建华看来,两起悲剧存在共性,“他们都是善良、思想深刻的人,但陷于黑暗中无法排遣——就像莎士比亚在剧作中提出的,‘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当内心的孤独使他们感觉到生存已成问题时,他们可能只能选择自我毁灭。”

  林嘉文在自己的遗书中也有提及江绪林。舆论也有猜测,江绪林事件对于林嘉文最终选择自杀有着直接影响。

  “天才少年”虽不常见,但防范悲剧重演,却需要从个体到社会的努力。杨建华说,从社会大环境看,我们需要朝着公平、正义的方向,着重建设好相关制度,“使人感觉到前途光明,社会向好发展”;从家庭、学校的角度来说,应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联系,“父母对孩子多一些理解,师长不要单纯以分数衡量学生,要为他寻找到思想情感共振的圈子。”至于到“天才少年”个体,应更多地看到社会与人性善的一面,相信真善美,“也要树立这么一种人生态度:立志通过自己的努力,贡献自己的思想——当今社会恰恰需要深刻的思想去改造,而不是在遇到个人痛苦时,就选择自我毁灭的方式”。

责任编辑:王浩成

相关阅读

农村剩男为何“饥不择食”?

春节我回家乡,乡亲们告诉我,如今小伙子娶老婆真不容易,女方要礼金少也要20万,大多讨要30万,有的还规定要有车、城里还要有房。

高铁票价会涨到高不可攀吗?

铁总作为国有部门,为追求自身利益而定价,甚至不惜减少穷人福利,是否违反公平原则呢?

国民党近百年痼疾能改掉吗?

国民党的问题并不是马英九个人的问题,而是国民党的权贵性质问题。国民党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中期起到今天,从大陆到台湾,在本质上一直是一个脱离社会大众的权贵型政党。

“立场坚定斗志强”勾起回忆

正是这句“立场坚定斗志强”呼声,一下子勾起了我的回忆,让我想到了小学时的音乐课,让我想起哀惋吟唱铁窗泪的迟志强。似乎,我在小学时代的音乐修养,就剩下这么两句话:铁门铁窗铁锁链,立场坚定斗志强。

  • 还原我眼中真实状态下的张绍刚老师
  • 京华时评:多校划片能为择校热退烧吗
  • 曾经的帝都:洛阳是如何“消失”的?
  • 王路:为什么要说我们都是凤凰男?
  • 如果没有猎奇与污《上瘾》还能火吗
  • 男人应该万分感谢那些不撕逼的前任们
  • 在日本京都体验神秘的艺伎表演(图)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