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保定蠡县中孟尝村6岁男童聪聪坠井107小时后,被救援人员从井里抱出。11月11日凌晨,重案组37号(微信ID:zhonganzu37)从亲属及现场医生处确认,聪聪已死亡。
这场救援自11月6日上午11时展开。当时,聪聪跟着父亲在地里收白菜时,不慎掉落40米深的枯井中,家属立即报警。当地随即开展救援工作,先后启用百余辆挖掘设备,期间救援队伍曾多次更改救援方案。
由于天气寒冷,土质松软,现场挖掘拓展难度加大,枯井破拆工作也越来越艰难。
11月10日上午,救援仍在进行,河北直隶救援队长王小冬告诉媒体,该队12名队员凌晨4点已全部撤回。
10时许,一位救援人员身体突发不适,被现场医护人员紧急处理后送医。“至少下了三次井,连续作业劳累,有些缺氧,换班后上井喝水时发生不适。”现场救援人士透露。
10日晚9时40分许,蓝天救援队通报救援进展称,距男童坠井已超过100小时,井壁距离泥面尚有1.5米左右深度,“泥面上没有发现坠井孩子,只发现了小孩的玩具,家属已带走了。”救援专家表示。
晚11时许,被困井底107小时后,救援人员在40多米深的井底发现聪聪。现场医务人员描述,聪聪被发现时已停止呼吸,确认死亡。蠡县政府发布《关于营救蠡县鲍墟乡中孟尝村落井儿童工作有关情况的通报》,称其无生命体征。
随后,聪聪的父亲表示,孩子在救护车上时仍有呼吸,心电图显示也有生命体征。昨晚11点半,聪聪的亲属来到蠡县人民医院,希望医生继续进行抢救。重案组37号(微信ID:zhonganzu37)探员在现场看到,医生在为其做心肺复苏。
11月11日凌晨1点50分许,重案组37号探员从亲属及现场医生处确认,聪聪已经死亡。
探员追问
为何救援时间长达100个小时?
由于采用挖坑掘进的方式进行救援,造成救援现场的救援面扩大。由于现场土质十分松软,因此救援面积一再扩大。据参与救援的保定直隶救援队队长王小冬表示,现场曾经出现过3次塌方危险,在救援第二天,已经威胁到救援人员生命安全,所以救援进度一度放缓,再次扩大救援面减小塌方危险,并采取沉管挖掘的救援方式,用护壁管阻挡周围存在塌方威胁的土壤。
而据救援人员介绍,在挖掘到最后阶段,由于井底地质复杂,特别是由机械挖掘改为人工挖掘,井底出现缺氧情况,现场塌方危险不断,因此挖掘速度减缓。
救援方法有问题吗?
目前国内外通行的井下救援方法分为以下几种:1、通过绳索深入井下,让被困者自行顺绳索爬升。2、由救援人员身绑绳索,倒悬下井,将受困者拉升上井。3、在与被困者所处井的平行方向,打一个同样深度的井,在被困人员所困深度,横向打通至被困者位置,再将受困者救出。4、采用深井救援器,对井下人员进行施救。但深井救援器对场地要求相对苛刻。
中国地质大学技术工程学院马孝春副教授从理论上分析了儿童落井事件的救援方案,一般情况,救援的先期处理应是第一时间与落井孩子取得联系,在保持通话的基础上,持续输送氧气、照明,并安慰情绪、输送食物。同时尽量避免对井体结构的干扰,或物体掉落。专家表示,由于井口过于狭小,成年人无法进洞,而且上述四种救援方法的前提是必须确认受困者的具体位置和身体状况,但此次救援都没有探查到被困者的确切受困信息,所以只能进行挖坑掘进的方式进行救援。
现场直击
聪聪找到了……
11月10日晚10点56分,蠡县坠井男童聪聪,在距离地面42米的井底被发现。全身蜡黄的他,随即被送上救护车,一路呼啸向西。现场救援人员矗立,村民静默、让路,现场参与救援的百辆汽车、救援设备鸣笛致意。
华北平原的风,掠过空旷的四野,发出“呜呜”的声响。漫天繁星下,救援车辆陆续撤退。聪聪的爷爷,向着车辆离去的方向,磕头、起身、再磕。
一场107个小时的生命营救,在这个初冬上演,又落幕。孩子找到了,奇迹,并没有到来。
免费的灌饼
更多的爱心人士,来到了中孟尝村。这个偏居蠡县西部的小村,已经出现了堵车。
车辆碾过的土地上,映出深深浅浅的车辙。视线再往前拉一些,一个个黑黝黝的洞口,对着天空。
这是村民打下的灌溉机井,每一口造价将近两万元。华北平原干旱少雨,农作物的灌溉,仰仗于这些暴露在田埂上,直径宽30公分的“黑洞”。
在中孟尝村的农户看来,现在打一口井,成本越来越高,动辄下到地下百米,才能钻出没有涩味的“甜水”。而当地下水干涸后,机井又迅速被废弃。覆盖着井口的灌溉机械被拆走了,只留下一个个深浅不一的洞口,接受风霜雨雪的侵蚀。
土地之上,更多的人在忙碌。
中午,文旭强的推车支了起来。相比较昨天,他“出摊”早了两个小时。“昨天没赶上午饭的点,今天要赶上。”文旭强平时在蠡县县城摆摊,售价5元的煎饼,他每天能卖将近60个。
这一天,文旭强带来了6盒180个鸡蛋,打算全部做成鸡蛋灌饼,送给现场的救援人员。“这个多少钱一个?”每当听到这样的提问,他一边擀面,打鸡蛋,一边头也不抬地说“免费的,干活的都有。”
接力的救援
现场救援工作的一名负责人介绍,事发地原本是当地的一条泄洪河道,与白洋淀水系相连,历史上多次发生河流改道,河床与土地上下相叠,因此地质状况非常复杂。上述负责人表示,事发井口往下,胶泥层与沙土层交替出现,给救援增加了难度。
救援现场所在的地面,由于土质松软,一直比较贫瘠。在计算农业税的年代,这片土地通常以“一亩算半亩”的方式进入计算。
日月交替,阳光重新笼罩中孟尝村。这是11月10日的上午,距聪聪坠井,已超过了90个小时。现场挖掘设备不再作业,救援人员分成小组,依次下到井内。
此前两天,随着距井底越来越近,现场救援已由挖掘设备的机械化作业,转为更加精细的“大筒套小筒”,即为防止井口周围出现的塌方,先在周围设置“护壁管”,在其外围设置一个更大的“作业筒”。救援人员在作业筒内手动挖掘,以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裂缝或者塌方。
挖掘机已完成了使命。这些最早赶来的救援者,仍然选择留守在现场。
10月6日中午,张小芬通过微信群,得知中孟尝村“小孩掉到井里了”,放下碗筷,叫上同为挖掘机司机的弟弟,一路风尘仆仆地出发了。当现场指挥部决定调整救援方案后,像绝大多数的挖掘机司机一样,他没有选择离开。张小芬昂着头,“这么多人看着,孩子可一定要活下来啊!”
消防队员和专业救援队员成了主角,他们每16人为一组,轮班向井底掘进。
一场生命接力进行着。
最后的营救
11月10日入夜,救援现场被黑夜笼罩,人群散落。警戒线外的志愿者点起柴火,做好了守夜的准备。
烟雾随着风向往西飘,人们习惯性地望向西侧的家属聚集的地方,寒风中的三五黑影扎堆而立。
如果不是救护车突然亮起的车灯,这一切似乎与前几日并无区别。
晚10点30分,在警戒线内停放数日的救护车传来点火的轰隆声,很轻,但足以拧紧周围人的神经。随后,数十名特警出动,拉直警戒线,组成人墙分立两旁。救护车倒退开到坑口边上,两名医护人员站在车旁,熟练地戴上浅黄色的皮质手套。
人群围上来,几百双眼睛望向坑口,讨论着各种可能。
此前半小时,蓝天救援队队长庞治告诉重案组37号(微信ID:zhonganzu37),救援队员准备提出最后一节井壁。“目前还未发现孩子,但救援很快就会有结果。”
晚上10时38分,骚动的人群撕出一条裂缝,在特警护送下,孩子家属钻进救援现场,赵向阳第一个奔向坑边。
聪聪的外公告诉重案组37号探员,这是孩子爸爸事发后第一次到达坑边,家属聚集的地方离坑口不足百米,赵向阳等了4天。
23时09分,救援现场内传来一声刺耳的汽车鸣笛声,一瞬间,鸣笛声响成一片。身穿制服的救援人员从坑口涌上来,紧接着医护人员抬着担架跨上救护车,关门,开动。
链接
107小时救援全记录
6日11:00
河北保定蠡县中孟尝村6岁的聪聪跟着父亲在地里收白菜时,不慎掉落枯井中。
7日14:00
枯井被挖开27米左右。蠡县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称,由于挖掘拓展难度加大,枯井的破拆工作也越来越艰难,急需臂长挖掘机、拉土机。
7日22:30
已挖掘约30米。40辆挖掘机同时作业,100多辆自卸车转运渣土,还有10余辆挖掘机待命,附近农村的小型翻斗车已加入救援。
8日17:00
距井底不到9米。救援人员正架设直径3米的护壁筒,展开人工挖掘。由于挖土机不断作业,作业中心位置上方出现5厘米裂缝,救援人员全部撤出,救援工作暂停。
9日1:00
140余台作业车辆、500名救援人员仍在现场实施救援,暂未发现男童踪影。
9日3:00
救援方案再次改变,由于该井为积土井。考虑到之前运来的护壁管有螺纹,提升使用时阻力较大,连夜更换为平滑的筒壁。
9日11:30
距井底约6米。挖掘面再次出现一条裂缝,为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在底部参与救援的所有人员再次撤离。
9日16:00
现场准备了20余竹篮,采用人工向井底部护壁管内部挖土,并在护壁管顶部搭建绳索,将挖出的土用竹筐向外倾倒。
9日19:00
距井底约有三四米。救援队介绍,井下环境非常特殊,井口窄、湿度大,目前最新方案是,挖掘至少还需要2到3个护壁管,才能到底。现场一直往井里输氧,也用鼓风机加速空气流通。
10日18:00
现场再次出现裂缝,极力排除险情。据央视报道,蠡县官方回应,根据预案继续发掘,只要有希望就继续营救,如果最终确认孩子不在井内,将转为刑事案件处理,警方也将介入。
10日21:40
井壁距泥面尚有1.5米左右。救援队称,接下来将提出一节井壁,提出后距离泥面只剩70公分。泥面上没有发现坠井孩子,只发现了小孩玩具,家属已经带走。
10日23:00
生死大救援结束,坠井107小时后,聪聪被医护人员从井里抱出。现场救援人员确认,坠井男童聪聪已死亡。
新京报记者 王煜 李明 曾金秋 赵蕾 编辑 张太凌 校对 翟永军
责任编辑:瞿崑 SN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