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1月03日02:18 新华网

分享

  新华社兰州1月2日电(记者张文静)兰州大学科研人员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三北”防护林工程对我国北方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PM2.5具有一定的吸附和清除作用。此前,国内对“三北”防护林工程是否对大气污染物有吸附和清除作用缺乏系统的研究。

  基于长期的数值模拟和观测研究,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马建民和其团队科研人员分析得出,与1982年相比,2010年“三北”防护林工程对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吸附和清除作用增长了60%。“如果按计量单位算,‘三北’防护林在1982到2010年期间对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吸附和清除达到了110万吨,其中“三北”防护林的华北片区占总清除量的50%左右,可见“三北”防护林对改善中国北方空气质量的意义。”马建民说。

  同时,研究发现,和1982年相比,2010年“三北”防护林工程对PM2.5的吸附和清除能力增加了30%。马建民介绍,自1999年到2010年间,该工程清除了我国北方约3000万吨的PM2.5,其中清除最多的地区是华北片,清除量达到PM2.5总量的0.9%。

  团队成员、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黄韬博士介绍,“如果没有‘三北’防护林工程,三北地区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或清除作用就会降低30%,对强致癌物苯并芘的清除将会降低50%。苯并芘是PM2.5中的主要有毒物质。”

  科研人员的监测和研究还显示,“三北”防护林内的大气污染物比林外的污染物含量低。他们预测,“三北”防护林工程到2050年建成时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和清除将继续增长。其中,对强致癌物多环芳烃的吸附和清除作用较1990年相比将增长1.9倍。研究也发现,“三北”防护林工程在吸附和清除大气污染物的同时,也排放了一定数量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异戊二烯。异戊二烯是PM2.5和臭氧的前体化合物。

  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环境污染》《大气化学与物理》《环境科学与技术》等国际权威期刊上。

  “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我国在西北、华北和东北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占我国陆地面积的42.4%,旨在改善生态环境。

  马建民、黄韬等科研人员建议:在“三北”防护林工程接下来的建设中,相关部门应考虑到不同树种对大气污染物的吸附和清除作用以及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作用,宜选择耐旱、耐寒、既有利于吸附和清除大气污染物、又能减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生物排放的树种,以更好地发挥该工程的相关作用。

责任编辑:瞿崑 SN117

相关阅读

中国经济必须打赢的一场硬仗

对于如何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李稻葵先生给出的答案是“严格限制资金外流。”

创业就像告白,坚持才能成功

在新的一年,为自己增添一份自信,五分智慧,七分把握,和十二分的成功与喜悦。

都是笔杆子,为何结局两不同

在体制内,笔杆子无疑是吃香的。如果被人称为“笔杆子”,那绝对是羡慕和认同。可同样在体制内,同样是“笔杆子”,结局却往往不一样。

电影评分真的会影响大众吗?

打分系统与电影票房没有直接关系,但是网络口碑确实会对电影的收入产生间接影响。

  • “世界总统”潘基文能镇住韩国乱局吗?
  • 烽火山:抗日湘军五百壮士杀身成仁
  • 喜欢一座城是喜欢上了那里的某个人
  • 一言不发加跑调,王菲演唱会唱砸了?
  • 我要陪着最美小三,向网络暴民宣战
  • 毛里求斯不仅美女多,而且很开放(图)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