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媒体评“琼瑶告别书”:我们的生死自己能说了算吗
台湾知名作家琼瑶和丈夫平鑫涛的儿女在脸书(facebook)上论战,这事最近闹得沸沸扬扬,核心问题就是要不要给病情危重平鑫涛插鼻胃管。
90岁的平鑫涛一年多前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症,也就是俗称的老年痴呆,最近病情恶化,医生建议给平鑫涛插鼻胃管。然而,平鑫涛与前妻的子女不同意。在他们看来,父亲只是不认识人,并没有到“病危”的程度,不让插鼻胃管,就是要饿死他。
5月2日,平鑫涛之子、皇冠出版社社长平云在凌晨发文《给琼瑶阿姨一封信》,称父亲遗嘱写明,“当我病危的时候,请你们不要把我送进加护病房。我不要任何管子和医疗器具来维持我的生命。更不要死在冰冷的加护病房里。所以,无论是气切、电击、插管、鼻胃管、导尿管……通通不要,让我走得清清爽爽。”
按照琼瑶丈夫平鑫涛遗嘱看来,本人的意愿的确是想要在病危时选择死亡。不过,不可预料的事情是,谁来界定所谓“病危”的定义,如果能靠器械维持生命还算不算是病危?当事人无法决断自己的生死的时候,谁有权利来做这个决定呢?
这样一件看起来是家庭伦理剧的新闻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议题:等我们老了、病了,当疾病即将走向终点时,我们能否参与到决定生死的过程中?
活到死,还是死着活?
有统计表明,全世界范围内,大多数并为患者在去世前都曾有过过度治疗的情况发生,支付巨额的医疗费用,有时候只是为了延长患者几周甚至几天的生命,而这期间患者大多数也是在痛苦中度过的。
一项日本的医学研究发现,90%的人在插管之后无法治愈,20%的病人是带着插管去世的。而美国的研究发现,八分之一的癌症患者在去世的前夜还在进行化疗,离开人间的时候伴随着身体的巨大痛楚。三分之一的老人在生命的最后一年还在进行手术,8%的老人在生命的最后一周手术仍旧没有停止。
根据经济学人与美国凯撒基金会2016年临终关怀的全球调查显示,大多数人愿意在家去世,这样能给他们更大的安全感,家人的关爱,以及生命的平静。但是对于关注生命质量还是延长寿命这个问题,不同国家和地区间出现了很大的差异。发展中国家(例如巴西)会更愿意牺牲生命质量来活的更长久。
而患者家属出于个人情感和伦理的关系,即便是杯水车薪式的抢救也会选择尽力救治。难以接受停止治疗,以这种方式维系一口气,囿于一张病床,眼巴巴地倒数人生。现代医学蓬勃,倘若想要避免死亡,已经比往时简易许多,但关键是,活的如此辛苦,日子也未必好过。
在网络上,有人认为拔管和杀死老人无异。有人认为让老人痛苦地活着也是不孝顺。还有人呼吁尽快完善安乐死制度。
建立安乐死制度能否解决问题
每当这类问题被摆上台面,就会有不少人呼吁尽快建立安乐死制度,安乐死指对无法救治的病人停止治疗或使用药物,让病人无痛苦地死去。那么“安乐死”真的可以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吗?
琼瑶自己曾在《写给儿子和儿媳的一封公开信》中提到:预约自己的美好告别,呼吁能够“安乐死”,不过担忧有生之年无法见证这刻,表示若能“尊严死”也已满足,日前更表达想出版相关书籍的意愿,盼替老人求得自主权。
在世界上仅有少数几个国家准许安乐死,或者只准许“被动安乐死”(即终止为延续个人生命而治疗的做法。),因为安乐死也许会带来更多复杂的问题。
在东亚文化圈中注重尽孝和关爱。很多人不愿意接受,不敢接受安乐死。就身体健康的人群而言,他们是估计不到要求安乐死的人们群的承受能力,对于他们而言,也很难预测得到的这种濒临死亡之前的痛苦。
更令人担忧的是,安乐死,本质上就是一种“合法杀人”,尽管从道德层面来看,确实是一项帮助解脱痛苦的好主意。不过,如果制度和监管不够完善和严苛,安乐死可钻的的空子就太多了。谁也无法保证,有个别居心叵测的家属或因为各种利益纠纷,或觊觎患者的财富。从而与医疗机构勾结,给明明可以治愈的患者实施安乐死。
法国抗议安乐死合法化游行
如此看来,目前适合安乐死制度的国家和地区,恐怕没有几个。寄希望于此,也许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这似乎真的是一个没有答案的伦理问题。经济学人2017年的调查显示,多于三分之一的患者家属不了解逝者生前的愿望和需求,没有人问起,或者想问的时候为时已晚。
既然死亡无法避免,那么我们可以在清醒健康的时候做好充足的准备,就可以开始审慎地考虑生命末期的一些议题和决定,并且在一生中定期回顾和修订自己的一些选择。以免突如其来的时候给家属和子女带来思想和情感上的负担。
来源:中国之声
责任编辑:李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