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7年08月01日20:52 央视财经

分享

  原标题:泪目!致敬!这位老人在孤岛上30年,用“算盘”造出一艘核潜艇!

  对于这个东方大国来说,蓝色的海洋,有着这个民族最复杂的记忆。这抹蔚蓝色,在近五百年来的国家历史中,一直激荡着国人的心灵。征服海洋的梦想,始终蛰伏在这片黄色的土地上。

  全世界今天公开宣称拥有核潜艇的国家只有6个,其中就包括中国。

  眼前的这位老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

  这个名字,并没有多少中国人知道意味着什么。

  但沉默并不代表着平凡,

  他,就是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的总设计师,

  他也被称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核潜艇是在深水中运动的武器库和战斗堡垒,

  一个3000多吨重的钢铁圆筒,

  要像鲸鱼一样在几百米深的海底遨游,

  必须集成航海、导弹、计算机、核反应堆等几十个专业学科

  才能将它制造出来。

  上世纪50年代,

  以黄旭华为代表的29人团队,

  在一个秘密的小岛上,拉开了中国核潜艇建造的序幕。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没有计算手段怎么办?

  我们用算盘加计算尺。

  为了一个数字我们动员多少人日日夜夜干,

  才干成一个数字的。”

  赫鲁晓夫曾在回忆录上说,

  中国想要建造核潜艇,

  简直是异想天开。

  一艘核潜艇的发电量,

  其实可以满足一座中等城市的照明用电,

  艇内仅控制阀门就有一万多个,

  各种仪表达到几千个,

  制造工艺的复杂程度,可想而知。

  然而中国第一代核潜艇上所有的材料和设备,

  全都是自己制造!

  1988年,由中国人自己建造的核潜艇

  开始尝试数百米水下极限深潜试验,

  这一次试验的成功与否,

  将直接影响中国核潜艇能否成为大国佩剑,

  从而奠定中国在世界的发言权。”

  然而上世纪六十年代,

  美国王牌的核潜艇“长尾鲨”号极限深潜,

  在到达190多米时,

  全艇160多名潜艇兵全部阵亡。

  中国的核潜艇能不能下潜到数百米,

  当时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

  当年,已经62岁的黄旭华,

  毅然决然地跟随着潜艇兵前往南海,

  参加了这次的深潜试验,

  两个小时后,潜艇浮出了水面,

  这张珍贵的照片,

  记录了黄旭华当时走出潜艇的瞬间,试验成功了!

  为了制造出共和国的第一艘核潜艇,

  黄旭华沉默了整整三十年,

  没有回过家,没有联系过自己的家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这个三十年之间,

  我没有回去,

  家里的情况我也不太了解的,

  我父亲病重一直到去世我没有回去,

  我父亲一直到他死,

  他只知道这三儿子在北京,

  不晓得什么单位,只知道信箱号码,

  不知道地址叫什么的,更不知道干什么工作。”

  没有万众瞩目的赞美,

  没有名满天下的荣誉,

  他们就这样在沉默中坚守着以身许国的誓言。

 

责任编辑:柳龙龙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木村翔:打着打着就赢了邹市明(图)
  • 老年人总被骗,不是因为“老糊涂”
  • 这个低调的军校,培养出1800名将军
  • 小说:世界上最后的一位食草人
  • 八月观影指南:不让你看哪怕一部烂片
  • 为什么男人总会觉得别人的妻子更好?
  • 川北小西藏,正是炎夏避暑好去处(图)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