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这座大桥经历77次撞击仍无恙 将迎来60岁生日!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1957年10月15日
武汉长江大桥正式通车
武昌、汉阳、汉口真正连为一体
通车仪式上
数万武汉市民走上大桥庆祝
全城欢腾,举国瞩目
如今这座大桥已稳稳度过60年
我们不禁关心的问
“花甲之年的它如今还好吗?”
你对它了解多少呢?
武汉长江大桥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蛇山和汉阳龟山之间的长江上,是长江上第一座大桥,被称为 “ 万里长江第一桥 ”。
大桥于 1955 年 9 月动工,1957 年 10 月 15 日正式通车,全长约 1670 米。上层为公路桥,下层为双线铁路桥,连接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从而形成了完整的京广铁路。
这座花甲之年的大桥如今依旧坚挺,60年历经77次撞击仍无恙。
据了解,目前武汉长江大桥每天通过火车300列左右,平均每5分钟通过一列;桥上日均来往汽车10万多辆,平均每分钟有70辆汽车通过。
如此大的“工作量”,这座大桥需要经常体检,人们希望它的寿命延长到150岁。
最近,武汉铁路局武汉桥工段发布的“体检报告”显示:
目前全桥无变位下沉,桥墩可承受6万吨压力,可抵御10万立方米流量、5米流速的洪水,可抗8级以下地震和强力冲撞,24805吨钢梁、8个桥墩无一裂纹,无弯曲变形,百万颗铆钉没发现松动,全桥无重大病害。
武汉长江大桥建桥时的设计寿命是100年,虽已过去60年,但仍处于壮年,我们打算通过科学养护,让大桥使用寿命延长到150年。
武汉桥工段车间主任黄伟对大桥的健康状况充满信心地说
武汉首届马拉松比赛,选手从长江大桥跑过
这座大桥承载着光荣与使命
毛主席也曾写诗赞美它!
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1956 年 6 月,毛泽东同志题写的 “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对正在建设中的武汉长江大桥描绘了沟通中国南北交通的宏伟蓝图。作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成就,武汉长江大桥图案入选 1962 年 4 月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成为新中国国家建设的重要标志。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通车仪式上万人空巷的场景令人难忘,许多老人回忆起来依然历历在目。
曾经的大桥局员工吕永兴老人回忆道:“那天天气特别晴朗,典礼主会场被安排在汉阳桥头铁路桥面上,主席台上就坐有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湖北省、武汉市的领导和苏联专家。”
现在,武汉长江大桥已经成为武汉市的地标建筑,是游客必去的景点。今年9月17日,数十位1957年出生、名字叫“大桥”、“建桥”、“新桥”的老人也一起登上了武汉长江大桥桥头观景平台合影留念。
在众多与武汉长江大桥合影的老照片中,一张雷锋同志与桥头堡的合影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在从原工作地湖南长沙县团山湖农场去往鞍钢途中,雷锋与同行者杨必华特意在武汉作了停留,参观了通车刚一周年的长江大桥。据杨必华描述,“我们迎着初升的太阳走上武昌街头,径直朝长江大桥走去。清凉的江风吹拂着我们的面颊,辽阔的长江,雄伟的大桥,使我们目眩神驰,赞叹不已。雷锋站在江边仰望着大桥,眼里闪着激动的光亮,他忽然说了句‘原来全是钢铁呀!’雷锋神情庄重地指着大桥说,下层铁路桥是钢铁造的,上层公路桥也是钢铁造的,这需要多少钢铁呀!”
据雷锋的战友乔安山回忆,雷锋在他众多的照片中最爱3 张,其中一张就是这张他在武汉长江大桥前的留影,这也是雷锋在武汉唯一的留影,“雷锋当时告诉我,这就是咱们建国以后修的大桥,底下跑火车,上头跑汽车,多漂亮。”
60年依旧坚挺的武汉长江大桥
是怎样修建?又是怎样维护的呢?
从零起步 惊艳世界 各路精英齐聚修桥
武汉长江大桥是苏联援华 156 项工程之一,在 28 名苏联专家的指导下,总设计师茅以升率领的中方人员完成了大桥的设计、施工,施工单位有铁路部大桥工程局和武汉市建设局等。
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成立于1955年2月,主任是茅以升,委员包括罗英、陶述曾、李国豪、张维、梁思成等。
钱学新表示,大桥设计有足够安全储备,当年的设计以极端环境为标准:假设两列双机牵引火车,以最快速度同向开到桥中央,同步紧急刹车;同一时刻,公路桥满载汽车,以最快速度行驶,也来个紧急刹车;同一时刻,长江刮起最大风暴、武汉发生地震、江中300吨水平冲力撞到桥墩上,武汉长江大桥仍具有足够的承受力。
选材严格全桥无变位下沉
据悉,当年建桥,所有建筑材料都有严格的甄选标准:选材来自外省工艺较好的地方;水泥选取至少是500号以上的标准,强度大,而当时普通建筑均为300号左右;砂石会先运回工地试用观察,合格后再做采购;工人一定要用小锤子敲击钢梁上每一颗铆钉,总数达好几万颗,苏联专家还会对此进行抽检。
此外,当时的苏联专家西林摒弃采用了100多年的“气压沉箱法”,提出一个前无古人的设想:管柱钻孔法。据钱学新描述,就像给人栽牙齿一样,10多根柱子栽到江底下,让它牢固地“长”岩石上,再形成桥墩。
“ 管柱钻孔法 ” 试验桩在武汉莲花湖公园里静静地待了 60 多年
1
每10年“全身体检”一次
据武汉铁路局武汉桥工段相关负责人介绍,每年全国铁路运行图大调整时都会对武汉长江大桥做一次体检,但一般只对下层铁路桥或上层公路桥进行单独检测。
1957年大桥通车前,曾在苏联专家帮助下进行过公、铁两层全面检测。从1967年开始,几乎每10年对大桥进行一次体检。
最近一次大规模体检是在2015年,桥梁专家将400多个电子芯片粘贴在大桥公、铁两层的关键受力点上,通过静载实验、脉动试验和动载试验,将芯片监测到的数据实时传回数据采集中心。
通过检定试验,可以对武汉长江大桥桥梁结构在不同工况下的工作性能有一个全面评估,为今后长江大桥的日常养护维修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
保养:一年有8个月专门除锈
长江大桥主体是钢结构,防锈防腐蚀是头等大事。这项工作由武汉铁路局武汉桥工段长江大桥车间负责。
长江大桥车间主任黄伟介绍,大桥养护主要分钢梁和桥面两部分。每年4月到11月适合刷油漆,给钢梁除锈上漆是主要工作。养护工人需要一寸一寸地检查桥上钢梁,发现有锈蚀的地方,立刻用小铲铲掉铁锈。
铲净旧漆和铁锈后,养护工人先刷上两道特制的防锈底漆,再刷一道中间漆,最后反复刷两遍面漆。5道油漆刷下来,厚度要达到0.19毫米以上。这项工作,养护工们每年都要干8个月,总长1157米的长江大桥钢制桥体每3年就要重新油漆一遍。
而对桥面钢轨、枕木、扣件的检查则是每天进行。每月一次的特殊检查时,工人们还要坐着吊篮被放到江面上,检查桥墩是不是有裂缝。
3
维修:坑洼超过3毫米第一时间修复
谈起长江大桥为何这么“坚强”,还有个答案是细致的检修与选材。
铁路桥面养护时,工人们先是巡查,然后用道尺一点点测量。如果发现路面有超过3毫米的凹陷或坑洼,都要第一时间上报修复。
修理大桥的材料把关也很严。大桥车间副主任刘浩然介绍,铁路桥面枕木通常10多年更换一次。在1999年更换时,厂家发来6400根枕木。工人们一根根的仔细检查,裂纹大于5毫米的、中间有空洞的、木身有超过5厘米结疤的全部抽出,最后把200根不合格枕木退回厂家。
桥底的纵向钢梁,是长江大桥的“脊梁”,它们承担了桥身主要重量。呵护主钢梁,养护工有个代代相传的绝活:每次更换枕木时,都会在枕木下铺上一层浸过黄油的羊毛毡,减少枕木对主梁的磨损,并减轻车辆通过时对主梁的冲击力。
60年光阴荏苒
武汉长江大桥依旧坚挺如初
这背后凝聚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血与汗水
祝福武汉长江大桥60岁生日快乐
也感谢那些曾为他奉献的人们
责任编辑:张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