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陆中秋:铸时空于一瞬(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7日16:26 人民网
陆中秋:铸时空于一瞬(组图)

陆中秋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陆中秋:铸时空于一瞬(组图)

北京电影学院的摄影爱好者与陆中秋(中)在他的作品《韩素音》前合影


陆中秋:铸时空于一瞬(组图)

病中曹禺


陆中秋:铸时空于一瞬(组图)

画家吴作人


  2005年6月22日,北京,中华世纪坛。

  “20世纪华人摄影经典系列活动”举行颁证典礼暨入选作品首展仪式。一百年,恰好是四代人,在作者的年龄分布中也体现了这一点。世纪坛西方艺术厅展出的172件摄影作品,其作者年老者如今已经九十高龄,比如徐肖冰、侯波伉俪,少者不过刚过三十岁。其中,一个“少壮派”的摄影家特别引起我们的注意。他的作品《韩素音》也入选20世纪华人摄影
经典。

  眼神造成错觉

  在展厅入口处,立着一个竖长条的牌子,写着本次展览的名称和宗旨。和一般引导展板不同的是,即使你是匆匆走过,急着去欣赏展厅内珍贵的相片,那一瞥之间,你在心一下子静下来,仿佛在门外的时候已经看到了雅静的展厅和一幅幅黑白两色的照片。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受。可能很多人并不会注意,怎么会产生如此的“错觉”,稍微留意了,并停下脚步的人,会发现,在竖长展板的左上角是一个老妇人的头像,下颌押在左手上,右手掩住嘴唇。两个眼睛左暗右明,有光的那只眼睛显得尤其硕大、有神。你想想,这样的照片放在展厅入库左侧,你的路线完全在那眼神的延长线上。产生上述的错觉也不足为怪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展厅内部,172张相片展出的时候不过是一尺见方,不多的几幅被选出来,放大成一人高,在玻璃橱窗里展示。有三张人像摄影并排在一个橱窗里面,中间的正是这幅“思想者”。

  是谁为我们捕捉了这似乎穿透历史时空的眼神?

  《韩素音》拍摄经过

  这幅照片名为《韩素音》,作者是中国日报社摄影记者陆中秋。陆中秋这样解释这幅照片的拍摄过程:

  20世纪中华文化和整个民族的崛起中,韩素音现象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关注对象。韩素音是中国客家人,也是华裔英国人,又生活在世界历史剧烈更迭、世界文化全面碰撞的年代。她独特的文化身份和内心体验,使她具有独特的表述语言,她被历史携进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边缘地带,却并没有徘徊于边缘,而是同时向两种文化腹地深入。于是,在她的文化领域的蔓延扩大中,在她的恒久的文化凝视中,好象有一双面对中国的尖锐眼睛和沉痛目光,其中又有历史与诗性交融的忧郁。

  韩素音最大的独特性,是她的中西方血缘和文化的融合造就了她独特的文化视觉。在20世纪中,她是唯一有着真正中国体验又扮演了西方角色的中国观察家,这使得她得天独厚、独具慧眼,这使她常常有一种出乎常人的发现,在她犀利的凝视和真诚的心灵中,20世纪的中华历史与她的个人历程紧紧贴在一起。在她笔下,中华文化与西方人文精神融合为“再生凤凰”。

  正是这个原因使我在创意“中国文化名人”专题时早已将她列入我的拍摄目录中。机会是十分难得的,因为她总是来去匆匆,如此要能传神地记录下她最具典型的神态和目光,几乎是不可企及的,恰巧在上世纪90年代初在北京举行的一次文化名人的聚会上,我惊喜地发现,她专注倾听发言的神态实际早已超越了会场的时空,流露出的正是我期冀已久的一种历史与诗性的凝视。按动快门时我感到手似乎都在颤抖,我知道我已经抓住了一个定格在20世纪的经典瞬间。

  陆中秋是谁

  陆中秋,1963年9月28日生于北京。现为《中国日报》摄影记者。他从1983年开始学习摄影,当年作品《月全食》获《科学纵横》全国摄影比赛一等奖。1985年之后的四年开始在《北京青年报》社任摄影记者。1986年作品《春节,在北京监狱》获第二届《当代中华女性》摄影比赛优秀奖。1987年作品《民警夜救病婴儿》获“法在人民群众中”全国摄影比赛一等奖。1987年作品《这里有个肮脏的角落。。。》获北京市第四届好新闻作品一等奖。1988年作品《劳务市场冷与热》获北京市第五届好新闻作品一等奖。

  1989年调入《中华英才》半月刊任摄影记者、摄影部主任,期间主要负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采访报道。1991年作品《文化名人组像》获《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全国新闻摄影大赛三等奖。1991年作品《倪志福的星期天》获《生活与健康》全国摄影比赛三等奖。1991年作品《胸怀坦荡·实事求是》获首届全国政协好新闻一等奖。1992年的作品《科学之光——严济慈生活速写》、《画家吴作人》、《病中曹禺》入选第十一届全国新闻摄影作品展。1992年作品《文化名人组像》获“丽奥杯”全国万元摄影大赛二等奖。1992年作品《王任重身后的54小时》获第二届全国政协好新闻一等奖。1992年获第二届中国摄影艺术最高奖——金像奖。1993年获首届全国 “人像摄影十杰”称号。

  1993年作为大陆首次摄影界高层代表团团员访问台湾。1994年至今在《中国日报》社任摄影记者。2003年参与编辑《百名摄影记者聚焦SARS》大型摄影画册,该画册获国家图书奖----特别奖。

  以伟人为镜

  谈到为什么选人物作为拍摄主题,陆中秋说:

  “一个人,尤其是伟人,他本身就是一面镜子,你接触多了,拍摄多了,也是一个学习的机会,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你。之所以成为名人、伟人,都有其与众不同的地方。但是,名人、伟人,首先是人,他也有平常人的喜怒哀乐,应用照片表现出其人性化的一面、他的情感的流露。”

  有一次他给宋时轮将军拍照。宋时轮将军是中国的一名战将,已经80多岁高龄,老人多希望能有个安详的晚年,不想受到打扰。通过秘书的安排,陆中秋对他进行了采访,文字记者和将军谈话时,他摸出了相机,将军看见后吼了一嗓子:“你要干什么?”陆中秋说:“您一生戎马生涯,见过那么多长枪短炮,我这门小炮,您还怕吗?”将军说:“我就怕你这门‘小炮’。”这是一种智慧的调侃,屋里的气氛顿时轻松起来,陆中秋借机取出相机,猛拍了一气。

  “若能让被摄者在短时间内接受你,那么你的照片就成功了三分之二。”这是陆中秋的经验之谈。

  印象最深的采访

  “世纪宝宝”的前后三次拍摄经历,让陆中秋终生难忘。

  1999年12月31日至2000年1月1日,在北京妇产医院等待拍摄“世纪婴儿”的记者有60多位,大家对“世纪宝宝”都非常关注。妇产医院从安全考虑,只限5位记者进入产房拍摄。孩子出世后,护士长抱着刚出生的婴儿和婴儿的父亲在产房外向媒体亮相,每次放进15位记者,到第四拨也没轮到他,那次采访陆中秋是带着遗憾离开医院的。

  一年后,新世纪的开始,陆中秋又一次到医院拍摄世纪宝宝。之前,他跟医院院办联系,院办主任特批他进去拍摄。当时北京电视台组织现场直播,何鲁丽副委员长亲临现场,公安局也去了十几个人维持现场秩序。11点30分,陆中秋已在医院等了近4个小时。11点40分,他穿上白大褂,戴上帽子、口罩进入现场。产房仅20平米,空气非常紧张、压抑,静的能听到表的“嘀嗒”声。由于一个女记者的莽撞,警察将所有的摄影记者撵出屋外。报社曾要求陆中秋次日凌晨1点30分前往回发稿,他在与警察磨了半天后,警察终于允许他回到产房拍一个画面,11点46分,婴儿出世了。接着给婴儿称体重、洗澡、穿衣,在电视前亮相……整个过程都被他拍了。他事后说:“我看到了一个生命降临到世界上非常不容易,更认识到了母亲的伟大。母亲在痛苦与喜悦交织的情感中挣脱出来。此时记者的照相机和摄像机的镜头已无关紧要了,重要的是,孩子终于出世了。当时,我的感受比我的照片更为深刻。”

  2000年1月1日出生的“世纪宝宝”要来北京大聚会,他又去了。主办单位别出心裁,在主席台上拉了一个帘儿,在帘儿后面捣鼓什么,记者进屋‘哗’一下,全拥了过去,当时现场记者大约有70多位。主办单位用泡沫作了一个坡面的大蛋糕模型,模型上分布着25个洞,孩子就放在洞里,露着脑袋,“蛋糕”上面写着“祝你生日快乐”,和真蛋糕一个模样。当时的出发点可能是想拉开大幕、奏着乐,孩子都露着笑脸。但孩子太小,70多个闪光灯一闪,都吓坏了,有哭的、笑的、闹的、惊呆的、睡着的、东看西看的……什么样的都有。因场地人太多,妈妈们都守候在孩子身边避不开,陆中秋拍的画面中有两个大人的半个脑袋进了画面。画面倒因此显得比较紧凑,有变化。

  关注人的生存状态

  陆中秋的人像摄影,一向关注人的喜怒哀乐和生存状态。这也是他所供职的《中国日报》的一个风格。陆中秋认为:事件反映了人的生活状况,必须始终保持着对人物命运的关注和对事件发展的关注。因为事件的发展离不开人。事件本身就是由人和自然、社会构成的。他举例说:“比如你要拍“北京汽油调价”,这图里也得有人,有司机,不能光照图表呀!哪怕这司机是个虚的影,也该有呀!因为油的调价与司机有直接关系,其中的人物也应是这一新闻的有机组合。”

  不仅陆中秋,中国日报摄影部的记者们在任何题材的采访中,都把对人和人性的关注放在首位,这也是摄影部有那么多记者在拍摄新闻人物时,都有上佳表现的原因。

  形神兼备

  人物摄影的最高境界应是“形神兼备”,没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是立不起来的。这是陆中秋的人物摄影一贯秉承的理念。

  王朝闻是著名的美学家、文艺评论家,曾完成过了《毛主席像》(浮雕)、《毛主席选集》(封面)、《刘胡兰》(圆雕,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等著名雕塑艺术作品。给王先生拍照的时候,他的手给陆中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朝闻先生的手,不单单有力,而且有一种不可言传的柔韧劲儿——那真是一双地道的雕塑艺术家的手。”陆中秋抓住了王先生一个非常难得的瞬间,最能表现人物心灵和神态的眼神、口型,以及微微颤抖的手势把人物雄辩的、充满激情的以及“本真性情”定了位,确立了独特的“这一个”。

  月盈中秋

  正如陆中秋自己所言:“一个人,尤其是伟人,他本身就是一面镜子,你接触多了,拍摄多了,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你。”现在,陆中秋,也成了名人。在那幅放大的《韩素音》橱窗前,陆中秋遇到了几个北京电影学院的年轻学子。知道眼前的这个人就是《韩素音》的作者,学生们都兴奋地拉着他合影,向他讨教拍摄的技巧。陆中秋向学子们回忆其自己在他们那个年龄时的故事。像他的名字喻示的那样,他的摄影技艺已如一轮明月,渐渐盈满。这轮中秋的盈月,开始向“月牙儿”们传递薪火了。(风雨)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