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文化节:昭君的魅力在哪里(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6日18:44 内蒙古晨报 | |||||||||
昭君文化节期间的表演 内蒙古晨报记者 谭浩摄影 内蒙古晨报报道(记者 唐捷)伴随着呼和浩特市第六届昭君文化节各项活动的紧张举行,呼和浩特又迎来了昭君文化理论研讨会。昨日上午,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呼市及日本的文化界近百名专家学者聚首青城展开昭君文化大研讨。昭君文化内涵与外延的思想大碰撞再一次在这里激荡开来。 ★昭君出塞和亲促进和平
文化界的不少人也许知道,去年学者任崇岳先生曾在国内一知名报纸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亦悲亦喜王昭君》的文章。这篇文章一出,研究昭君正史的文化界人士便纷纷提出不同的观点,反驳任先生的见解。 任认为,自昭君和亲后,汉匈双方化干戈为玉帛,北方边疆出现了和平景象,“自呼韩邪归汉开始,边疆王朝才置于中央王朝的领导之下,从而为祖国的统一打下了基础,匈奴和亲受到汉文化的浸润和影响……从而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进程”。但笔锋一转,论证“昭君只是汉元帝羁縻匈奴的一个筹码而已”,并提出“就昭君个人的遭遇来说,她那和亲的壮举其实是一出悲剧”。 对此,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教授王永雪、余国钦认为,在内蒙古,自从弘扬昭君文化的口号响亮提出之后,以昭君为象征的民族友好、民族团结的精神得到了大力弘扬,王昭君是历史上一位民族的友好使者。 就个人遭遇来说,和亲悲剧悲何在?任列举了四条理由:一是远嫁异域。“昭君从风光旖旎的江南乍到气候冷寒的漠北,住穹庐,食畜肉,习俗迥异,语言不通,二是所嫁的人年龄不般。”呼韩邪的年龄比她大一倍还多;三是含泪再醮,四是丧子亡痛”。她的儿子无辜被杀,丧子之痛使她悲愤难抑。她在匈奴度日如年,以泪洗面,哪里像戏剧中那样光彩照人,风情万种? 在封建社会嫔妃成群的制度下,无数宫女入宫之后很难见皇上一面,她们像被关进笼子的金丝鸟,幽闭深宫,只有老死宫墙的份儿。要说悲,这才是真正的悲。昭君就是尝到了这种悲苦,摆脱非人命运才决定自行和亲出塞。可余二人说,所谓“数出不得见御,是急而反抗的一种方式,”她勇敢而坚定地选择出塞,表明她有一种强烈把握命运的心理,这正是昭君的闪光之处。在年龄上,呼韩邪与昭君确实不般配,但这是一桩郑重和正式的婚姻,昭君出塞和亲得到的是一个堂堂正正、合理合法的丈夫,说不定还可以获得真正爱情,享有一个女人应有的生活。她丰容靓饰,光明汉宫,“说明她出塞和亲不是被逼无奈的自暴自弃,而是决心有一番作为,显示出女性的卓才。她的举动,赢得了汉家皇帝和匈奴单于的特别关注和认可。就国家而言,她圆满完成了汉匈联姻的任务,缔结了两族亲缘和亲情的一条纽带,为巩固加强汉匈友好做出了贡献;就个人而言,她得到了一个丈夫,得到了做匈奴阏氏的荣耀。 ★用昭君文化理念经营城市 “昭君文化不能只停留在口头和理论上。”呼市市委政研室的沈昌炜提出,应该用昭君文化的理念来市场化经营城市。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一方面是以昭君文化为中心经营好土地资本和城市建设资本。沈认为,一个城市建设最重要的莫过于规划和设计,而呼市应坚决打“昭君文化历史名城’的城市名片,使呼市真正以昭君特色享誉国内外,而不是淹没于草原文化的共性中,不能满足于短暂的昭君文化节。他说,呼市应以昭君文化为中心建历史文化名城,将昭君文化中心移到市中心来,把目前的新华广场扩展为面积更大装饰美丽的昭君广场,将西面科技馆开辟为昭君文化展览馆,举行昭君文物展和昭君品牌产品展销;在广场或公园内树立巨大的昭君塑像,在车站竖立昭君像和宣传性壁画,让外地人一下车就有昭君文化历史名城的感觉,尽量保留呼市历史古迹,使其与昭君文化配套,成为不可再生的历史街景和旅游资源,改造呼市昭君文化主题公园,用和昭君有关的名字命名景物,设昭君风景区等。 此外,建设以昭君文化为中心和特色的大型文博中心、民间收藏中心、购物中心、旅游中心、休闲中心、生态中心、娱乐中心等。 “以昭君文化为主线经营好人文资本。”沈昌炜说,呼市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名人辈出,有不少名牌产品享誉全国,有极好的人文环境和无形资产,但缺乏归整和优化组合,呼市可以用昭君文化真、善、美、爱的人性道德核心理念来提升市民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水平,以昭君形象为核心,开发名人资源。以昭君文化为线索,把昭君题材的名人也可纳入,建立褒奖机制,建呼市名人馆,以“当代昭君”的荣誉,减少人才流出,以弘扬昭君文化为核心导入CI战略,打造城市名片,建立昭君文化网络。一方面宣传昭君文化,另一方面吸引企业推销昭君牌优秀产品,达到社会与经济效益双赢。 而用昭君文化为形象经营好外来资本也是沈昌炜的一个重要观点,呼市作为内蒙古首府,搞经济建设就要有投资,吸引投资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有一个载体。鄂尔多斯靠丰富的煤炭资源,包头靠的是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稀土之都”的美誉,呼市要靠首府的区位优势和人才资源来吸引投资,而呼市昭君文化就是一个载体。呼市应以昭君青城为理念,争取外来环保投资资金和西部开发资金,塑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利用昭君形象,渗透开拓国内外市场;大大开发昭君文化产业,尤其是影视方面,昭君本身就是制作巨型电影经典大片的极好题材;此外还要推出多种昭君文化旅游路线和活动项目。 ★昭君文化应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昭君文化是人类历史的先进文化,它凝聚的是中华民族文化内涵,能把汉文化、匈奴文化、和亲文化、开放文化宝贵的历史经验和精神财富真正演化成首府全民共有、中华共有和世界共有的文化产物。”呼市一学者认为,昭君文化应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位学者说,王昭君是国内外才貌双全、德智俱佳的中华美女和贤妻良母,是世界公认的“民族友好和平使者”。她的文化既是先进的人和思想文化,也是中华独秀的佳丽名人文化,既是灿烂的和美历史文化,也是世界宝贵的和亲文化,瑰宝极品,世所罕见,因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不为过,尤其是昭君文化中的“和文化”。 呼和浩特市昭君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郝诚之认为,昭君文化是中华和文化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昭君文化中的传统文化之所以弥足珍贵,是因为它是一个民族劳动、智慧的结晶,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是构成一个民族自身特色的主要内容,是维系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纽带。而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共识中,“和”文化占着十分突出的地位。有史料记载,我国早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就有了“和”字。之后,诸子百家用经常运用“和”的概念阐发文化理念。老子、孔子、孟子、荀子都说出了关于“和”的思想。 “和”包涵着和谐、和睦、和解、和平、和善、和美等含义以及“和舟共济”、“协和万邦”等的处世哲学。在当今世界关系复杂多变的今天,在到处充满火药味儿的今天,“和”显得尤为重要。 昭君文化中的“和”文化召唤人类要为多样化文化和多样性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相互尊重与求同存异、平等对待与取长补短、和平共处与共同进步作贡献。因此“和”文化是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最主要的精髓所在。 ★魅力昭君引出“美丽经济” 王昭君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许多文人墨客都盛赞过她。昭君之所以被称颂,不仅仅因为她的美丽,更重要的是她绝佳的才艺和端直的品格。据记载,王昭君离家途中,看到远飞的大雁,引起无尽的乡思,触景生情弹起了琴,一群飞雁听到琴声竟忘了扇动翅膀而跌落在地,由此得名“落雁”的美称。而最美的不是昭君的容颜,而是她给人类带来的平安吉祥的美。有学者认为,今天,弘扬昭君文化不仅弘扬和亲文化,而且倡导“美丽文化”。 “美丽文化”指用昭君的美丽形象和文化开发“美丽经济”产业,如美容、美发、美饰、美服、美体、美舞、美仪等,提升全民艺术综合素质,树立中华美丽和艺术事业中心形象,深化“美之都”的影响和理念,使内蒙古的民族歌舞之乡美誉享誉世界,使首府的女性美丽形象在好山好水好食好衣好容好人文的熏陶下名扬天下,使与美丽有关的产品像鄂尔多斯的羊绒衫一样温暖全世界。 而同时,王昭君的人格高尚、深明大义、自强不息的内在品质是如今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的一个美好象征。因此,呼市的一些企业在围绕“美丽经济”作企业品牌文章。相信企业理解昭君出塞时的“丰容靓饰,顾影徘徊”时,其美会给那些从事服务行业的工作者们另一个心情,展示给人们的也会是一个靓丽的容颜。 相关专题:内蒙古晨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