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专题 > 正文

张孝仲:照片里的战争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5日18:27 央视《面对面》
张孝仲:照片里的战争

张孝仲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央视《面对面》栏目9月4日播出节目“张孝仲:照片里的战争”,以下是节目内容:

  导视

  一组照片

  重现了60年前的一场重要战役

  这里面有许多不为人所知的战争秘闻和幕后故事

  记者:这些照片上的女人是谁?

  张:慰安妇。

  一位老人

  回忆当年亲历的抗战

  这是一段不愿被再次提起的尘封历史

  张:梯子扎起来爬上去,一枪打来,掉下来一个,再上去一个,又掉下来了

  《面对面》王志专访张孝仲,讲述一段关于战争的影像和记忆

  精彩对白

  记者:你们当时收集这些照片准备做什么用呢?

  张:这个属于历史文物,当时我父亲有这种远见。

  记者:日本人到底为什么要到这个地方来呢?为什么要看中腾冲呢?

  张:内外还能够会师,那不就是我们中国灭亡的时候了。

  记者:两年多的时间,就没有出现过抵抗吗?

  张: “摸夜螺蛳”,就是悄悄的去了,把他们站岗的头砍了,把他给杀了

  记者:这张照片上说的是什么事呢?好像有个棺材?

  张:麦姆瑞是少校,他在腾冲战场上是第一个牺牲的美军。

  记者:怎么给部队加油,怎么当啦啦队?

  张:村子里头的老太婆,吃过饭了,没有事可干了,抬着小凳子到坡上去看打仗的,这个事情都有。

  记者:怎么攻下来的呢?最后用什么办法?

  张:飞机轰炸,还是人海战术,等于是,拼了命的去。

  个人简介

  张孝仲

  78岁,云南省腾冲县和顺镇人

  收藏保存了一套关于抗战中的腾冲战役的照片,并无偿将之公布于众

  正文

  字幕:云南省腾冲县城国殇墓园 这座墓园是为纪念1994年的腾冲战役所建

  记者串场:腾冲国殇墓园这里矗立着3346座抗日军人的墓碑,但据历史记载,当年收复腾冲的战役中牺牲的抗日军人远远不止三千,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没有墓碑。人民甚至不知道他们的名字,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关于那场战役的记忆开始模糊的时候,一位名叫张孝中的老人捐出了一套照片,93张黑白照片,完整地记录了腾冲战役全过程。照片带我们回到了60年前。

  解说:捐献照片的张孝仲老人,是腾冲县和顺镇人。这次他捐出的照片,部分在和顺的滇缅抗战博物馆展出。8月14日,日本投降60周年纪念日的前一天,《面对面》记者在博物馆对张孝仲进行了采访。

  记者:今天我们在这儿看到的这些照片,有多少是您捐献的?

  张:我大概看了一下,大约不多吧,30多张吧。

  记者:您那一批照片有多少呢?

  张:我的全部照片就是90多张。

  记者:都是什么内容?

  张:渡江算一个内容,高黎贡山战役是一个内容,攻打来凤山,属于城郊的战斗,又是一个内容,还有是一个围攻腾冲城的内容,然后就是关于俘虏,打死的日本兵,然后是战利品展览会,这个又是一个内容。其中还有一个是盟军国际支援。

  解说: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日本侵略军迅速占领了我国北方的京津地区和南京、上海、汉口、广州等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中国沿海几乎所有的港口,都先后落入日本人的手中。1940年,国际运输通道滇越铁路也被日军切断。至此,国际上对中国的援助补给运输路线全部被封锁。为了运送汽车、石油、军火等重要战略物资,1938年,中国建成滇缅公路,这条连接着云南和缅甸的公路成为支援抗战的重要大动脉,通车当月,运送物资就达1000吨左右。

  当时,对这条中国最后的对外交通线的争夺,对于中日双方就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为了保护滇缅公路,1942年2月, 10万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对日作战,5万7千名战士在作战中为国捐躯。

  1942年5月,日军占领怒江以西的滇西大部分地区,腾冲也在5月10日沦陷。从此,中日两国军队隔江对峙。中国抗战只能由美国航空队飞越艰难的驼峰航线,维持着援助物资的运输任务。

  1944年5月,中国军队强渡怒江,开始了被称为“滇西复路战”的反攻。而腾冲就是这次战役中的一个战略要点。

  记者:怎么会有这些照片呢?关于这场战争的照片。

  张:中国军队的一个战地记者,也是一个军人。他有意识地拍了一整筒胶卷,从头到尾。

  记者:战地记者照的照片怎么会到你家来呢?

  张:他在城上没有地方冲洗,城上是一片焦土。我们家在和顺的小街上,实际是一个中药铺,但是也兼照相。

  解说:和顺位于腾冲县城的西南,是云南著名的侨乡,张孝仲一家人就住在这个小镇上,经营着一家中药铺和照相馆。

  空镜:照片电影胶片式展示

  记者:这一筒胶卷有多少张?

  张:这一筒胶卷应该是72张,加上我家照的和美军赠送我们的,加起来是90多张。

  记者:你们自己拍的有多少张?

  张:我们拍的加起来有15张。

  记者:都拍的什么内容?

  张:就是战后遗迹比较多,战后遗迹就是城上破烂的现象。

  记者:谁拍的?

  张:我父亲去拍的。

  记者:他怎么想到要去拍这些呢?

  张:他因为受这筒胶卷的影响,这筒胶卷冲洗出来以后,全部是抗战的内容,他相当感动了,相当惊奇了

  记者:你们当时收集这些照片准备做什么用呢?

  张:这个属于历史文物,当时我父亲有这种远见。

  解说:和顺地处边境,一直以来是马帮商路上的一个重镇,居民多数是明代戍边屯军和当地人联姻的后代。明清以后,大量人口前往东南亚谋生经商,和顺也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当地居民受多种文化交融汇合的影响,心态开放,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张孝仲的父亲张溶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人物,兴趣广泛、多才多艺。上个世纪初,他偶然获得一台由马帮从古商道上驮回来的德国蔡斯照相机,从此他迷上了摄影。但张溶没有想到,他的这个爱好为后人留下了关于腾冲战役的宝贵影像资料,他收藏的这些照片完整地记录了腾冲作战的全过程。

  隔断

  解说:1944年5月11日,中国远征军开始大规模反攻战役。在渡过怒江,攻克高黎贡山之后,7月,远征军第二十集团军分三路对腾冲实施合围。

  记者:这是您照片上拍的第一组照片。

  张:对,一共打腾冲打了四个多月。

  记者:怎么会打那么长时间呢?

  张:就是攻城这一关非常困难。

  记者:困难在哪儿?

  张:日本人组织了一个坚强的工事,他们来了两年多的时间,没有人抵抗,他们就是尽量筑碉堡,筑工事,他们已经做好相当坚固的工事了。

  解说:1942年,日军占领腾冲以后,在腾冲及周边山上构筑大量工事。当时,腾冲城内驻扎着3000多日本兵,日军号称腾冲城是“极边铁城”、“固若金汤”。

  记者:中国军队有多少人?

  张:中国军队有两个军,另外还有不属于这个军的几个师。

  记者:他们的装备呢,跟日军相比呢?

  张:跟日军相比当时也配备了美国装备,冲锋机枪,完全是美式的,比较短的冲锋机枪,是上20个子弹的,弹夹那么长,还有火枪喷射器那个东西也很厉害,另外重迫击炮很多武器都是美国的。

  空镜:二十集团军总司令霍揆彰照片

  记者:有一张霍司令的照片,这个照片是怎么拍的?

  张:这张照片是战争结束以后,霍总司令召集团以上的军官举行了一次宴会,叫我父亲去帮忙照相,所以这个像还是我父亲照的。

  记者:我看背景好像是和顺

图书馆里边,就在隔壁?

  张:就在隔壁。

  记者:当时他们来的时候你有印象吗?开战以前?

  张:开战以前没有印象了,后期霍揆彰司令在和顺小街上走动我倒是见过他。

  记者:什么样?

  张:就是这个样。

  记者:紧张吗?

  张:不紧张。他并不紧张,他还是很自然的。

  记者:他们指挥部就设在这儿吗?

  张:是攻下了来凤山以后才来的,因为来凤山就在和顺对面。

  解说:来凤山位处腾冲县城南,是日军据守腾冲城的险要制高点。山上筑有大小堡垒群20多个。7月23日起,远征军两次发起总攻,在7月26日一天,就发射炮弹5000多发,57架飞机配合轰炸。7月28日,远征军全面占领来凤山,日军退入腾冲城内固守。

  记者:来凤山上敌人多吗?

  张:敌人看来不算多,他们交通好,哪里紧张可以就钻到哪里去,或者这里紧张他们又可以跑到这里来。

  记者:怎么攻下来的呢?最后用什么办法?

  张:最后还不是飞机轰炸,还是人海战术,等于是,拼了命去攻打。

  记者:攻来凤山的时候你在场吗?

  张:我不在场,但是我们乡人大量都去了。

  记者:去干嘛呢?

  张:还有老百姓组成啦啦队,鼓励他们冲锋,这是战争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情,老百姓助战。

  记者:什么景象,那是打仗,那不是看比赛?

  张:是啊,还有村子里头的老太婆,吃过饭了,没有事可干了,抬着小凳子到坡上去看打仗的,这个事情都有。

  记者:怎么给部队加油,怎么当啦啦队?

  张:他们就在上村的那一带地方,师部也在,跟老百姓都处在一起,老百姓说明天你们进攻,我们在后面鼓励你们,当啦啦队。

  空镜:伤员照片、和顺居民慰问照片

  记者:当时来凤山战场,离和顺那么近,听说伤员很多,当时这个地方安置有伤员吗?

  张:多,每一天都大量的抬到和顺来。

  记者:您父亲给他们治过伤?

  张:不是治伤,他们生病了,他们从各地来到这个地方,水土不服,饮食也不适应,他们都生病了,我父亲就把他们的病情都拿准了,做了一个藿香正气散,都是中药配合起来的,碾成面,来的人给他一小包,用开水调了吃,吃好了很多人。

  记者:没有军医吗?

  张:军医还是有的,军医都顾不过来了。那么多人,在上村那个村子里头就有军医,我腿上生疮还是叫他们帮我治这个。

  解说:1944年8月初,中国远征军以4个师的优势兵力合围攻打腾冲城。这时候,日军已经在城里盘踞了两年多,在城内修筑了重点堡垒30多座,城内街巷堡垒密布,战壕四通八达,整个腾冲城已经成为一座庞大的堡垒工事。

  张:我们腾冲城是石城,大石头砌起来的城,作战的军队要爬城,在那里有几把梯子扎起来爬上去,一枪打来,掉下来一个,再一个上去,又掉下来了,都是这样,非常困难,然后就派飞机轰炸,炸城,炸城的话,最后是把南面城墙炸开一个大缺口。

  记者:现在回过头去看,有些人告诉我们说,如果没有空军的支援,可能还要更长一些时间,也许还打不过敌人?空军到底起了什么作用?

  张:就是炸日军碉堡。

  记者:这附近有机场吗?

  张:附近没有,空军从最近的机场就是保山,再远的机场就是祥云,他们飞虎队大本营就在祥云县。

  记者:日军有飞机吗?

  张:有。有过一次。有一个俘虏,他就叫喊着他要立功,他有情报可以提供出来。就叫他到总司令跟前说了,他说他要立功,他说他就是管发报的,他说明天是日本飞机要来投放,或者是补给或者是弹药也说不定。他把这个话说实在了,不会有谎,有谎就关系到他的性命,所以霍揆彰就马上拍电报到保山,说明天一定要派飞机来营救,到第二天早上美国的飞机,我们当时叫它双身子,那个飞机,是两个身子,还有一个是翅膀,我们老百姓叫它是双身子,就来到天空盘旋了,那个飞机飞得很高,日本人到下午两点钟吧。

  记者:真来了?

  张:真的来了,从那边,从西边过来了,啪啪的,日本飞机的声音不同,美国飞机是钢铁的声音,日本的飞机有点啪啪的声音,来了之后,马上空战就开始了,就打了。

  记者:你们都能看得见?

  张:我们在家,我父亲胆子特别小,叫我们不能到外面去,快到屋里来,躲起来,但是很多人都看了,你看打中了一架,掉下来了,怎么样的。在来凤山,你看这一张照片,就是打下来的一架飞机,被烧掉的飞机。

  记者:这些照片是谁拍的?

  张:就是美国兵。

  记者串场:93张照片中有几张关于盟军的照片,显得非常特别。根据张孝仲的讲述,这几张照片既不是那位不知名的战地记者所拍摄,也不是他父亲的作品,而是当年参加腾冲战役的美国军人所赠。这几张照片如同我身后这块墓碑一道,成为当时中美两国军人浴血奋战的一个见证。

  解说:在腾冲战役中,有一支由美国军人组成的盟军部队,从地面和空中两方面给中国军队提供支持。负责空中支援的是美国第十四航空大队。在腾冲战役结束后,来张孝仲父亲的照像馆洗相片的美国军人看到了关于腾冲战役的这一套照片,便赠送了几张关于盟军的照片。

  记者:这张照片上说的是什么事呢?好像有个棺材?

  张:最近这个棺材的事情翻身了,60年来,这个棺材我们也不知道是什么事情,最后调查清楚了,这个战死的人叫麦姆瑞,麦姆瑞是少校,他是在腾冲战场上第一个牺牲的美军。

  记者:腾冲人怎么看他们当年的援助呢?

  张:当然是认为功劳是很大的,不会有什么,甚至说他们的飞行员,飞机掉下来了,老百姓就千方百计去救飞行员,把他们救了,抄小路把他们送渡江,到保山,然后送到昆明。

  记者:这些事是自发的,还是有组织?

  张:没有组织。我们腾冲还有一个人在缅甸救了英军这个事情,就了大约30多个人,把他们救了以后,那些英国兵的那个队长是英国皇家的人,那个人是叫盖尔克,然后他们到了那个地方以后,杀牛招待他们,肚子都饿伤了,给他们吃了几天,然后把他们抄小路送过保山去,然后他们就回英国去了,回到英国以后,他是皇家的人,他就报告英国皇家了,然后英国皇家发一个勋章给这个叫做梁振中的人。

  解说:在盟军的配合下,8月2日,腾冲县城西南城墙被炸开一个缺口,中国军人从缺口突入城内和日军展开激烈巷战。由于日军利用两年来精心构筑的大量地堡暗碉进行抵抗,战斗进行得异常艰难。

  记者:飞机把城墙炸开一个缺口,炸开以后不是还是巷战吗?

  张:有,把城墙炸开以后,攻进城去,日本人设有很多小碉堡,一个人在一个小碉堡,日本人厉害得很,他曾经有一棵大树,他一个人就在上面用机关枪,他打死了很多人,还有我们腾冲有一座古钟,明代的一座古钟,日本人也把它凿通了,凿通了以后,他躲在里头用枪往外打,这个钟现在还在。

  记者:后来打完以后,腾冲城到底是什么样子?

  张:腾冲城基本上就是这样,没有了,就剩一堵墙了。

  解说:腾冲城的巷战持续了42天,战斗以每条街道、每道巷子、每栋房子的方式进行着争夺。1944年9月14日上午,中国远征军攻克腾冲城。这座曾经被徐霞客所赞誉的明朝建成的石城荡然无存,只剩下一片废墟。当时参与腾冲战役的198师的一位营长攻进腾冲城后说:这里没有一片树叶上没有两个以上的弹孔,没有一幢房子可供人临时避雨之用。

  记者串场:国殇墓园中有“天地正气”四个字是于右任先生所书,细心的人不难发现,“天地”这个“地”字少了一竖,那么这到底是当年于老先生无意的疏忽,还是有意而为之,答案莫衷一是,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腾冲是中国抗战从日军手里收复的第一座县城,而1944年的9月,腾冲光复时,大片的国土还处在沦陷中,腾冲的胜利的确是中国抗战史上值得一书的一笔。

  解说:在腾冲战役中,中国军队共歼灭日军6000多人,只有少数日军幸存当了俘虏。后来,腾冲战役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歼灭战之一。

  空镜:战俘照片

  记者:那些战俘的照片是怎么来的?

  张:也是记者照的。你看这个就是展览会,展览会这里有一张。你看,这里标着,布标,第20集团军开赴腾冲战利品展览会。

  记者:这些照片上的女人是谁?

  张:

慰安妇

  解说: 在腾冲,日军在占领期间先后设置过“慰安所”23处。这些妇女来自日本国内、和朝鲜、韩国和台湾等占领地,还有一些是被强掠来的腾冲当地妇女。

  记者:当时就这么多慰安妇吗?

  张:有的是已经打死了。

  解说:在腾冲战役结束前,绝望中的日军将其中的一些慰安妇杀死。活下来的慰安妇有的最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有的人就在腾冲当地落户,扎下了根来。

  空镜:追悼灵堂照片

  记者:这一张谁拍的呢?

  张:这一张是我父亲拍的。

  记者:您当时在现场吗?

  张:我当时也可能在,记不清了,但是像这一张,我就跟我父亲在跟前了。

  记者:什么情况下拍的这一张?

  张:这一张是我们120师第五团团长牺牲了,在我们和顺中天寺里头观音殿停的灵。

  记者:他是怎么死的?

  张:他是最后一天经过一个碉堡被敌人打死了。

  记者:他是团长?

  张:团长,那个时候团长也就是卖命,他要身先士卒。

  解说15:1945年1月20日,中国军队收复云南畹町,沦陷了两年零九个月的滇西土地最终收复。这是1840年以来,中国军队首次把入侵的敌人彻底赶出国门。中国对外的西南通道从此打开。1945年1月20日,由中美两国共同组建的运输队开始运送物资。此后8个月里,共运进各类作战物资5万多吨,有力支援了国内的抗日战场。

  隔断

  解说16:为了铭记六十年前的这场战役,张孝仲一家人珍藏了这一套照片。父亲张溶去世前,把照片托付给了张孝仲,张孝仲一直小心地收藏,并在这几年向媒体无偿公开。

  记者:60年了,这个照片怎么保存下来了?

  张:这个照片因为我们冲洗底片了,在技术手段上都是严格按照标准,我父亲就是崇拜柯达,美国的照相设备、照相技术,他说洗了以后,要换水多少次,要泡多长时间,都是照着规程来的,所以我们的底片没有变质。

  记者:今天看到这些照片质量还是很高的。

  张:是的,就是这样的。我们底片没有变质,当时大家都关心我们怎么保存。60年来,特别是文革阶段,当时在文革阶段还是惊慌失措,要是没有一点远见说把它毁掉吧,就把它毁掉了,但是舍不得。

  记者:不害怕吗?

  张:害怕啊,当然害怕了。

  记者:你们为什么愿意冒着风险留下来呢?

  张:这个事情就是一种认为它的价值是很高的,它的历史价值很高,保存到文革已经是几十年的时间了,我们一旦毁掉,我们不是这种人。

  记者:有人要买过您的照片吗?有没有人要买你的照片?

  张:没有。

  记者:要是有人要买你会卖吗?

  张:我也不会卖,已经在我家几十年了,现在我也老了,现在是我的两个妹子继承我父亲的事业,她们还在经营中,我们不会放手。

  记者:您现在怎么来评价这一批资料的价值?

  这些资料的价值,我认为已经广泛公布出来,广大群众都知道了,就达到我的心愿了,我也没有什么所求了。

  记者串场:在我的印象中,60年前的

抗日战争,还没有哪一次战役像腾冲战役这样,有如此完整的照片记录。即便如此,这些照片也远远无法还原当时腾冲战役的惨烈。但是他们已经足够清晰地记录了中美两国军人当年浴血奋战的壮举。同时他们还提醒我们,八年抗战,那些无数没有照片记录的战役和无数没有留下影像的无名英雄,正是他们的共同牺牲,才有的来之不易的抗战胜利。

  相关专题: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