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晨报 > 正文

兵马俑包头展续:兵马俑今日开展(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8日14:53 内蒙古晨报
兵马俑包头展续:兵马俑今日开展(组图)

17件兵马俑依次排开,张显宏伟气势 内蒙古晨报记者 晓波 郭晓蕊摄影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兵马俑包头展续:兵马俑今日开展(组图)

秦皇銮驾——铜车马 内蒙古晨报记者 晓波 郭晓蕊摄影


兵马俑包头展续:兵马俑今日开展(组图)

木战车 内蒙古晨报记者 晓波 郭晓蕊摄影


兵马俑包头展续:兵马俑今日开展(组图)

吴钩 内蒙古晨报记者 晓波 郭晓蕊摄影


  内蒙古晨报报道(记者 荆国栋) 自11月19日“秦兵”入包后,经过“秦兵马俑全国巡回展”组委会近一个星期的紧张布展,今日上午10时整正式在包头市博物馆开展。

  据悉,为了“秦兵马俑全国巡回展”的圆满成功,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桂中岳、陕西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赵建军、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书记雷玉平、包头市领导亲临现场,为“秦兵马俑全国巡回展”的最后一站——包头展揭幕。

  据

秦始皇
兵马俑
博物馆的讲解员任浩东讲,为做好此次展览的讲解工作,在“秦兵”没来时他们就和志愿者进行了相关专业知识的交流。

  包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团总支书记薛文彦告诉记者:“志愿者们能够亲自为秦兵马俑展览做讲解员都非常感兴趣,自愿报名的学生非常多。为了不影响学生的学习,我们把学生们分成三组,每组16人,此次活动为期半个月。”

  为方便广大读者对秦兵马俑进行了解,从即日起,本报独家与“秦兵马俑全国巡回展”组委会开通“秦兵马俑解密热线:0472-5300520、5300519、6986666。

  ★揭秘

  ☆秦皇銮驾——铜车马

  铜车马是1978年在秦始皇陵西侧被挖掘出土的,出土后共有2000块碎片,后在工作人员精心拼贴下粘合而成。

  车马通长2.4米,高1.62米,宽1.92米,重达1100公斤。整个车由四匹青铜马、一辆青铜车和一把青铜伞构成。

  “当时秦始皇出行时专用的开道车就是此车,由一个将军站驾,紧跟在其后的一辆就是皇帝乘坐的车。”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一方姓工作人员说,“这就是被称之为‘青铜之冠’的铜车马,可见其文物价值的不一般。”

  据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副主任朱学文介绍,由于铜车马的文物珍贵性和保护的难度性,此次进行全国巡回展的是一仿制品,与真品无任何差异,参观者看后马上就会想象到秦代车马的概况。

  “整个铜车马有3000多个部件,就是专业的工作人员将其组装起来也需三个多小时。”方姓工作人员说,“我们仿制第一套铜车马时,是由美术、雕塑等30多名专业人员辛勤工作一年半的时间做出来的。”

  方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原铜车马是用铜铸造而成,马的笼头、缰绳、嚼子等都是用子母扣连接而成,马头上的金当卢刻有花纹图案,车轮的轴呈朱红色,象征着吉祥;伞盖的直径1.25米、厚3-8毫米,伞柄由错金银的花纹构成;伞下驾车的是一位将军,从其佩戴的官帽和飘带来看是一位高官;在驾车将军的身旁,配有一把弓和装满箭的箭筒,当时弓箭是射程最远的武器,可以随时应战,以备不测。”

  方姓工作人员感慨地说:“铜车马的出土,让我们真实地了解到我国两千多年前的高超铸造技术,此种技术直到今天我们也难以掌握。我们在做仿制品时,曾多次进行了铸造,但都失败了,最后还是用模刻制出来的。”

  ☆秦时坦克——木战车

  “木战车是在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出土的,一号坑坑长210米、宽60米。从整个情况来看,是当时部队的一个庞大军阵”,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朱姓工作人员说,“因木战车是木制品,由于时间长久,其框架都已腐烂了,今天看到的木战车是工作人员根据其遗迹的轮廊复原出的模型。”

  据方姓工作人员介绍,木战车长约4.5米、宽约2.6米、高约1.65米,是单辕双轮车,具有秦代车的特征,前面由四匹马拉车,车上有一名御手俑驾车,两边由身穿盔甲、手握长予的两名武士俑跟随。在秦代部队的方阵里,前三排是战袍俑,手拿长矛,身上没有盔甲,身体轻,在前面冲锋;跟随其后的是武士俑;在武士俑后面是木战车,木战车有速度快的优势,也有冲锋陷阵的作用。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副主任朱学文说:“木战车虽然是仿制的,但其与真品文物的历史价值却不分上下,也可以充分体现出历史性。”

  ☆珍品——吴钩

  吴钩属青铜器,长约0.5米,宽约5厘米,呈弧形、双刃,在尾部有一把柄,作战时可以来回推拉。

  “目前出土的吴钩只有一件,”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副主任朱学文说:“据研究,吴钩最初是一种实战兵器,后演变为礼仪兵器。”朱学文说:“吴钩造自他国,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帝国后,吴钩是从别国传到秦国的,它是当时地域文化交流的体现。”

  相关专题:内蒙古晨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