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郑州晚报《独家责任》专题 > 正文

郑州试点散居孤寡老人自愿组合家庭(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9日06:31 郑州晚报
郑州试点散居孤寡老人自愿组合家庭(组图)

  70岁的张虎群(左)由于各方面情况较好,成为了这个家庭的老大。自这个类家庭组建以来,还没吵过一次嘴。荥阳市民政局认为,主要解决的还是老人心理上的孤独和寂寞,满足了老人们的心理需要。记者宋振科/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郑州试点散居孤寡老人自愿组合家庭(组图)

  张虎群的身后只是当正政府为供养孤寡老人而尝试的“类家庭”模式中的一个。目前当地已组建23个这样的家庭,上百老人重新过上了大家庭生活。张虎群说,有了这两个伴,每天再不孤独了,晚上睡觉前总算有了个聊天的人。记者宋振科/图



  核心提示:让散居的孤寡老人自愿组合成家庭,政府为他们集中建房,让他们共同安度晚年,这不仅缓解了政府为每个孤寡老人单独建房的压力,还便于民政部门集中管理和帮扶。更为重要的是:老人们从此不再孤单,生活上的相互照料让他们重新体会到了亲情与温暖。自2004年在贾峪镇试点的“类家庭”供养孤寡老人模式已在郑州市荥阳逐步推广,目前荥阳已组建23个这样的家庭,上百老人过上了大家庭生活。

  “类家庭”中的幸福老人

  12月26日下午,冬日的风刮得凛冽。

  70岁的“老大”张虎群带着72岁的“老二”张顺庆一起到离史坊村不远的乡集市上逛街,顺便买点晚上吃的东西,“老三”张毛岗则不知到什么地方逛去了。

  在荥阳市高村乡史坊村内,一处标号为温暖工程012号的院子格外显眼,这所院子共有5间房,建成刚刚3个月,更显眼的是院子里住着的3位老人:70岁的张虎群、72岁的张顺庆和63岁的张毛岗。

  半个小时后,张虎群带着“老二”回家,手里提着在街上买来的几个烧饼,70岁的张虎群是这个家庭中的老大,张顺庆老二,张毛岗老三。

  “张虎群当了老大,因为他还能劳动、会做饭,也很乐意照顾另外两个人,是这个家庭的家长。张顺庆腿不太方便,但还能照顾自己,比张毛岗好点,所以排老二。”高村乡民政所所长杜淑华告诉记者。

  这个组建3个月的家,是荥阳市为供养孤寡老人而尝试的“类家庭”中的一个。荥阳市民政局局长张金海告诉记者,政府发给“类家庭”中老人每年每人1000元的生活费,村、组每年再补贴每人200元,老人的承包地由组长负责转包出去,保证每人每年收入300斤小麦。就医问题采取“小病村负责、大病乡负责”的原则,“这种形式既降低了管理成本,又便于老人相互照顾、相互交流,提高了

生活质量。”

  刚从集市回来的张虎群告诉《郑州晚报》独家责任记者,晚上准备吃稀饭,加上刚买的几个烧饼。“每天都是我做饭给他们两个吃,有时还得给他们盛饭,顺庆有时能帮我烧烧火,但老三就不行了。”张虎群说,有了这两个伴,每天再不孤独了,晚上睡觉前总算有了个聊天的人。

  腿脚不太方便的张顺庆在“老大”在时,话总是不多,他告诉记者:现在几个伙伴在一起,日子比以前好多了,冬至那天虎群还带领大家一起包饺子,但饺子包好了,“毛岗又不知道跑哪儿去了,还是我找到他,把饺子给他盛上的。”

  新的孤寡老人救助尝试

  在组成一个新家庭前,张虎群、张顺庆和张毛岗3位老人都是史坊村村民,用张虎群的话讲“从小就认识”。但即便如此,在2005年7月20日前,3位老人都独守着一处宅子,过着形单影只的生活。

  “7月份的大水冲毁了张顺庆和张毛岗两人的房子,张虎群的家也受到很大影响,洪水退去后,乡、村就商量着怎么解决两位老人的生活问题,他们都不愿意去乡上的敬老院,但如果单独盖房就要两处,我们就提出是否可以让他们住到一起,不仅减少了经费又使老人们不再孤单。”高村乡民政所所长杜淑华回忆说,当时还想着让身体较好的张虎群照顾两位老人。

  主意出来了,但老人们是否同意呢?史坊村村支书、村主任首先找到张虎群征求意见,没想到张虎群非常高兴,并主动提出可以利用自家的宅基地和尚能使用的老房子,而另两位老人也十分赞同。

  方案确定后,主管部门下拨1.2万元,村里自筹3000元,在张虎群的老宅基地上重新盖起了这5间新瓦房。

  “如果单独给老人们盖房子,每人至少需要两间,要花费6000多元,3个人就近两万,集中供养不仅省钱,而且房子还可以反复利用,老人们也不再孤独。”荥阳市民政局工会主席齐延峰称,这种“类家庭”集中供养方式不仅受老人欢迎,也减轻了财政负担。

  而在建房过程中,村民们纷纷帮助,抽空帮这个新家垒垒院墙,再帮他们整整院子,这让民政工作者欣慰,也让3位老人十分感动。

  “村干部对我们都很关心,经常过来看看,天还没冷,村里就找人给我们买了1000斤煤,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只要我们说声话,乡里乡亲都很乐意帮忙。”张虎群说,自从他们3人住到一起,每天过来的村干部和乡亲们就没断过。

  高村乡史坊村的这个家庭目前非常稳定,张虎群老人说,从两位兄弟住进来的第一天起他们没有“磨合”直接进入状态,“4个月来3个人从未吵过一次架。”而在荥阳,这个“类家庭”只是23个家庭中的一个。

  从尝试到推广——23个新家庭

  将贫困孤寡老人集中供养,建设“公益房”、组建新家庭最早出现在荥阳贾峪镇。

  据荥阳市民政局的齐延峰介绍,2004年7月,贾峪镇遭受暴雨袭击,部分农村孤寡老人住房被毁,重建势在必行。

  “贾峪一半是山区,孤寡老人居住十分分散,如果给每个孤寡老人都建新房,

  等老人去世后,这些房子就彻底失去利用价值。结合散居各地的老人们不愿入住敬老院的习惯,我们就试着征求老人们意见,如果在村里集中建新房,过集体生活怎么样?”贾峪镇党委书记李武回忆集中建房的初衷。

  贾峪镇的龙洼村和塔山村率先开始征求自愿入住公益房的老人名单,并按照报名数量建设了公益房,但与之后的高村乡等乡镇组建的“类家庭”不同的是,这里的老人只是集中居住,并不一起做饭、吃饭。

  “当时镇里集资后在龙洼村建了一排公益房,现在有7个老人居住,但他们各自做饭,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家庭,但大家在一起聊天却是常事。”贾峪镇民政所的王书生说。 贾峪镇独辟蹊径的做法很快引起了荥阳市民政局的注意。荥阳市民政局的齐延峰说,这种救助模式采取就近结合、在孤寡老人较集中的地方建“家庭式”敬老院,不仅满足了老人不愿离乡的心愿,又节省了资金,还充分考虑到老人们孤独的生活背景以及精神交流的需要,“是救助方式的一种创新”。

  试点有了,这种模式逐渐在荥阳推广,并有了新的内容——从最初的集体居住慢慢转变成真正意义上的类家庭,三五个老人组织在一起共同生活。

  荥阳市民政局局长张金海告诉《郑州晚报》独家责任记者,荥阳市在推广“类家庭”救助孤寡老人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并因地制宜及时给予补充,目前全市已有5个乡镇的23个村建了公益房,100多位孤寡老人组建了新家庭,“老人们对这种方式都很满意”。

  新模式带来新效应

  “多了个伴,晚上也有人说话了!”张虎群这样描述组建新家庭后的改变。

  在两位老伙计到来之前,张虎群一个人生活,用他自己的话讲,“家里冷冷清清,除了自己的脚步声再没任何响声”。逢年过节政府看望张虎群时,才是他家最热闹的时候,但热闹总转瞬即逝,“有时候可盼望有个人来家坐坐!”张虎群对家里来了两个老伙伴十分欢迎。

  72岁的张顺庆更深有体会,他的腿脚不方便,以前一个人生活时,常常拖着病腿做饭、洗衣,如果生病“连一杯热水都喝不上”,但现在“老大”张虎群经常给他揉揉腿,每天还给他做饭。

  谈及现在的生活,张虎群脸上乐开了花,“3个人围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开开玩笑,吃饭也有滋有味,精神头也有了。住在一起相互也有个照应,谁有个头疼脑热什么的,其他人就可以给你买药喊医生,照顾吃饭,递杯热水,心里感觉舒服多了。”张虎群看着另两位家庭成员乐呵呵地说,“现在谁想让我们分开,我们坚决不同意。”

  “主要解决的还是老人心理上的孤独和寂寞,这些老人大多一个人生活了几十年,没有家庭的温暖,特别是上年纪后更需要找个人聊聊天,做个伴,而‘类家庭’正好满足了老人们的心理需要。”荥阳市民政局的齐延峰说,石硼村有一位70多岁叫安欣的孤寡老人,以前经常在郑州流浪,但现在集中到一起居住后,有了说话的伴儿,再不乱跑了。

  齐延峰说,这种模式的另一好处就是便于照顾和管理,以前老人们居住太分散,即便是发放物品也要耗费很大精力,但现在老人们的房子多建在村子里热闹的地方,工作人员和村里人随时可以到他们家“做客”,照看他们的生活。

  “此外也缓解了财政压力,现在集中建房,房子所有权属于政府,老人们可以无限期居住,并且可以循环不断地使用下去,从长远解决了贫困人口的住房问题。”荥阳市民政局局长张金海说。

  张金海介绍,“类家庭”还给群众带来了影响:即便没有子女,同样也老有所养,这必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的生育观念,有利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推广。

  从救助老人向救助贫困者推广

  “类家庭”救助孤寡老人,新的模式试水后立即获得了当地群众的认可,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荥阳也在全市各个乡镇进行推广。然而这只是救助社会贫困人群的一个方面,荥阳市也正准备以此为契机,赋予此模式以新的内容,逐步将救助对象从孤寡老人扩大到所有无房住的贫困人群。

  “在发展的过程中,公益房不仅仅让孤寡老人入住,也要让因受灾等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群众入住,让暂时盖不起房和房子破旧的贫困者入住,使全部孤寡老人、受灾户和困难群众都能有一个安全、温暖的住所。”荥阳市民政局局长张金海告诉记者。

  张金海说,社会保障的主要作用是帮助人们降低生活和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增强他们的生活安全感。政府也就是通过这种救助逐步地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为贫困人群织就一个“安全网”,“应当看到的是,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政策仍处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随着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越来越多的人将享受更直接、更体贴的社会保障服务。”(记者宋振科 王战龙)

  相关专题:郑州晚报《独家责任》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