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第一代航天人揭秘两弹发射内幕细节(组图)(2)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8日03:02 兰州晨报
第一代航天人揭秘两弹发射内幕细节(组图)(2)

两弹发射旧址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第一代航天人揭秘两弹发射内幕细节(组图)(2)

昔日发射两弹英雄在故地重逢


第一代航天人揭秘两弹发射内幕细节(组图)(2)

徐虹在发射旧地接受记者采访


第一代航天人揭秘两弹发射内幕细节(组图)(2)

中国第一代航天人抚摸导弹模型


  一个瞬间 翻开一页历史

  赖纪丛,是中国发射的第一枚苏制导弹和中国第一枚自行研制的导弹的操纵员,他先后两次亲手按下两枚导弹发射按钮的瞬间,标志着中国导弹事业掀开了崭新的一页。当年这位28岁的年轻人,如今已是古稀老人,他的身后,是中国导弹事业艰难创业、荡气回肠的一页页历史。

  他们的工作对亲人也绝对保密

  9月3日,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展览馆。

  不少曾经在发射基地工作奋斗过的老专家、老领导来到这里。他们当中,有的已经转业到地方工作直至退休,有的后来调到其他部队,一别数十年,眼前的老照片、各种导弹和火箭模型,让他们激动不已。一位老领导指着照片上身着军装的年轻人说:“这位瘦瘦的就是胡世祥!”老人说,“胡世祥是当年分配来的为数不多的大学生之一,他可是新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时的操纵员,是他按下发射按钮,东方红一号卫星上天了!”

  此刻,74岁的赖纪丛老人挽着老伴,站在一排墨绿色的导弹模型面前久久不肯离去。他的眼神里蓄满无限的喜悦和深切的眷恋。“这些导弹我都参加过发射试验!”老人喃喃地说。一旁的老伴说,“我不知道,你在这里工作时就是干这个的啊!”

  其实,不仅仅是赖纪丛老人的老伴,当年所有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工作的军人,他们都是在绝对保密的状态下,进行着一个国家和民族前所未有的伟业。曾在海外颇负盛名的科学家邓稼先、钱学森等,这些后来成为中国“两弹”元勋的科学家们,他们的名字也在当时的国际科学界“神秘”消失了。

  1958年10月20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兵团副司令孙继先将军率领刚从朝鲜战场上归来的将士们,征程未洗,硝烟裹衣,转道西行,踏进茫茫无人戈壁……中国导弹事业就是从这里开启慢慢征程。

  他按下中国首枚导弹发射按钮

  在大漠深处的一个发射场旧址,赖纪丛指着一块钢板说,这个地方就是他当年操作发射第一枚导弹的地方,钢板上面耸立着发射架,下面就是“我当时所在的地下控制室!”那时候,他才28岁。

  1958年8月,赖纪丛从广州某部调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1959年发射测试站创立,它是我国组建最早、担负发射任务最为艰巨的一支航天发射部队。赖纪丛很快适应了新的工作,在发测站组建的当年,他被提干担任副分队长。

  1960年8月,就在第一枚苏制导弹发射前夕,苏联政府撕毁两国协议、撤走专家,“就连原来答应要供给的原料也不给了!当时的发测站创立组建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大部分科技人员见到导弹时间不长,仅仅掌握了一些导弹原理方面的知识,中国导弹航天事业在刚刚起步时就陷入了困境。但是中国航天人没有在困境面前低头,科技人员从苏联专家教授的课程、与苏方专家个别交谈的内容中,收集整理、探索研究成一套发射试验的办法。”

  1960年9月10日,也就是苏联专家撤走的第17天。这天上午,天气晴朗。地下控制室只剩下操纵员赖纪丛和部分工作人员。时间进入了倒计时,气氛逐渐变得紧张起来。“我当时感到有些紧张,毕竟是在中国土地上发射的第一枚导弹,从来没有先例啊!”赖纪丛回忆当时的情景,十分感慨。最后时刻在一分一秒逼近。赖纪丛全神贯注地查看着操作台上的仪器信号,随时向指导员王世成报告着情况。

  1960年9月10日上午9时许,赖纪丛按下了中国第一枚苏制导弹发射的点火按钮,成功发射!中国导弹事业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赖纪丛关闭电源、收拾好操作面板,他最后一个走出了地下室,这时所有疏散的人员全部返回发射现场,整装列队,注视着聂荣臻元帅讲话。“我一辈子都忘不了聂荣臻元帅激动的样子,他披着军大衣,好像眼角有些湿润,最让我记忆清晰的一句话是,‘我们国家第一枚导弹从自己的国土上起飞了!’”同年11月5日,同样是赖纪丛担任操纵员,按下发射按钮,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枚导弹再次命中目标,发射成功。

  大漠深处英雄路

  深秋,紧依黑河的东风航天城,秩序井然,它的每一条街道、每一棵树都透露着令人肃然起敬的气息,干练、严谨,烘托着新一代航天人的精神风貌!

  “变化太大了,航天城就像一座小城市!”赖纪丛看着眼前的一切感叹不已。面对载人航天发射场93米高的垂直总装测试厂房,赖老连连颔首,“了不起,了不起!”

  但是这一切,都是航天人的血汗和生命铸就的。在东风革命烈士陵园里,至今长眠着600多位革命烈士,也正是他们前仆后继,为中国的导弹航天事业开拓了一条延伸到未来的道路,在经过多次成功和失败后,为“两弹”结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图 本报记者 朱静渊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