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一方面军:于都河不会忘记(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25日07:13 扬子晚报 | |||||||||
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 于都河长征渡口。 1934年10月,秋风萧瑟,秋水寒澈,中共中央、中革军委、中央政府所属机关和红一、三、五、八军团八万六千人历时九天,分别从于都县城的东门等十个渡口过河,踏上了漫漫长征路……这样的描述,早已被载入党史,众口相传。“十月里来秋风凉,中央红军远征忙,星夜渡过于都河,古陂新田打胜仗。”陆定一的这首诗,被永远镌刻在于都河畔,从中流露的浩然与悲壮,历久弥醇。
从南昌南行,6小时后在赣州转车,沿着323国道行约1小时,于都便在眼前了。70年的岁月仿佛弹指一挥间,长征的故事代代流传。长征大道、红军大道、解放大道……在老区人民的心里,红军从来没有离开。 一碑一馆浓缩历史 位于于都东门渡的“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是一个“不能不去的地方”。而对记者来说,纪念碑之行的另一意义则是在其“身旁”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内,了解到了70多年前,发生在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于都古城,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只要将馆内的公函、史料串联起来,便足以让历史重现。据说,正是借助馆内详实的资料,党史研究者们有了许多宝贵的发现,“于都为什么被选作长征集结出发地”便是其中之一。记者看到这样一段文字:1934年10月上旬,中央苏区仅剩瑞金、宁都、于都、长汀、会昌、兴国、石城、宁化等县,比较完整的是于都。与此同时,于都、安远一线由国民党粤军布防。粤军首领陈济棠曾三次通电反蒋,与之有深刻矛盾。为不在堵截红军的战斗中遭到猛烈攻击,他主动与红军媾和。周恩来、朱德抓住这个机会,同粤军代表进行3天3夜的秘密谈判,达成借道转移的协议。于都在地理位置上正处在借道转移的要冲,因此“不得不将红军各军团集中于此”。 船工后人泣不成声 91岁的钟明和96岁的曾福祥是于都仅存的两位走完长征的老红军。若干年来,探访二老的记者和游人“没有一千也有几百”,走进钟明老人位于县城西侧的家中时,记者是为自己的冒昧带着歉意的。可没想到,精神矍铄的钟老不但兴奋地迎接了记者,还笑言“我的职业就是接受采访”。 几年前还是“唯一在世”的摇船送红军渡河的老船工李声仁,如今也已不在了。在其位于县城近郊的家中,记者找到了李声仁的儿子李明荣。“当时父亲正在于都河鲤鱼潭渡口捕鱼。这时,几名红军官兵在岸上高喊,让他把船撑到岸边。原来,当晚有大部队要过河,想请渔民帮忙。父亲二话没说就答应了。17岁的父亲和当时还是他未婚妻的母亲奋力划船,送完一批,又赶忙返回送第二批,将几百名红军送上了长征路。”“为了躲避国民党报复,父亲一家在外飘泊了15年,直到解放才回到家乡。”李明荣重复着父亲说过无数回的故事,依然会泣不成声。` “于都在长征史上绝对应该浓墨重彩。”陪同记者采访的于都县委宣传部长征报道组负责人张文斌告诉记者,1934年于都只有34万人口,涌入的红军却有8万多人。在“扩红”过程中,于都为红军补充了8000多新兵,一万余随军挑夫,造成了之后一个村子甚至出现百多名寡妇的现象。当时民众不仅拿出了于都人3年的口粮贡献给红军去长征,还为红军安置了6000多名伤病员。更有许多人拆下了家屋所有可用的木材,八百多条用作浮桥和摆渡的大小船只覆盖了上下六十里河面。 长征留下财富永存 在采访钟明时,老人曾说,“8万多人全部过河用了整整4个晚上,当时想要是有座桥就好了。”正是因为这句话,记者把于都河上那座江泽民题词、全国唯一以长征命名的“长征大桥”作为此次于都之行的最后一站。 于都河水仍流淌不息,可当年的咿呀橹声和用门板甚至棺材板搭建的浮桥却已消失不见。“于都河上的桥越来越多。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于河大桥的落成缓解了长征第一渡两岸群众的出行难题,九十年代建起了长征大桥,2003年红军大桥又通车了,今天的于都河上已经飞架起8座桥梁。‘十一五’期间,还将新建10座桥梁。”说这番话时,张文斌难掩自豪。 于都已经不再是1934年那个“赣南于都河畔一座寂静的小乡村、一个渡口,一个集市。”当听说记者从南京而来,不少于都人都连声地发出自问自答式的感叹:“于都建设得不错吧?不像个革命老区吧?” 于都之行,红军和长征本身赋予的深邃历史文化内涵令人沉醉。最让记者难忘的,却是于都人在传承长征精神并藉此为家乡带来日新月异变化的过程中,那种自然流露的自豪、自强和自信。特派记者 张磊 金燃 周西宁(江西于都报道) 相关专题:长征胜利7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