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1953年朱力金在南昌与战友合影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30日14:01 人民图片网 | |||||||||
1953年,朱力金在南昌青云谱与战友合影。 他出生在一个偏僻的赣南山村,在不满11岁时就成为了一名红军战士。长征途中,作为一名司号员,他“人在军号在”,始终把军号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朱力金老家在江西信丰县崇仙乡樵山,那是紧靠桃江河的一个偏僻山村,四周都是绵延不断的山,与信丰县铁石口镇相邻,当年红三军团就驻扎在铁石口镇极富圩上。
1931年夏天,当收割完早稻后,不满11岁的山里娃朱力金走出大山,来到极富圩,加入到了红军的队伍里。“我是一名司号员,学吹号学了一年。”他告诉记者说,现在通信发达,那个时候部队起床、熄灯、集合、冲锋等都要靠吹号。刚参加红军时他年纪小,只知道打土豪、分田地,还不知道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后来通过学习,才慢慢懂得了这些。 1934年广昌战役后,朱力金与战友们一起,经石城回于都,过牛岭、马岭、信丰县小河到界址,穿越广东、湖南等地一路行军进行长征。“没吃没穿,日夜行军,还要打战。”朱力金说,当时国民党军队前堵后追,两侧夹击,出发时红军号称10万人,其实只有8万多,当20万国民党军队追上来时,湘江一战红军就牺牲了5万多人,“真是血染湘江,残酷!”朱力金由衷地感慨道,他所在的红三军团也牺牲了1000多人,被堵3天红军才过完湘江。此后红军扔掉了辎重物行军,过草地,翻雪山,又牺牲了不少红军战士,到延安时,红军只有1万来人了。“不是有句话叫‘苦不苦,比比长征二万五’吗?”朱力金说,“红军真是经过了千难万险,对比一下,现在简直是生活在天堂!” 长征途中,朱力金作为一名司号员,他把军号当武器,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军号随时在身,“战友们是‘人在阵地在’,我是‘人在军号在’。”朱力金幽默地说:“按现在的话来说,军号可是我吃饭的家伙咧。” 当年的朱力金年轻,身体抵抗力较强,长征一路下来,饥饿、寒冷都没使他倒下,而且也没受什么伤,倒是抗日战争时期受过几次枪伤,“一次是1940年初在河南临县与国民党军队发生‘摩擦’时大腿中弹,一次是1942年3月在河北与日本鬼子交战时小腿上中弹,好在没打穿骨头,不然腿就废了。”他说,估计那一枪至少是从五、六百米外打来的,不然不可能打到骨头边上子弹就停止了,此后他还受过两次小伤。 1943年至1945年朱力金到延安抗大学习后,被分到晋察冀边区一分区三团三营任营长,1954年转业后,他先后在多个单位任职。朱力金是1952年结婚的,老伴何亚新是上世纪40年代从广东顺德逃难到信丰县的,当时他在信丰县人武部工作。 朱力金同志逝世 离休老红军、原赣州地区供销合作社副主任朱力金同志(享受副地级政治生活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7月23日在赣州逝世,享年86岁。 此稿为2005年1月采写。当时我们认为朱力金可能是我们名单中要采访的走完长征的老红军中最年轻的一个,可能寿命会很长,没想到事隔半年朱老逝世。 朱力金简历 江西信丰县崇仙乡人。11920年10月出生,1931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军三军团六师十六团五连司号员、红军一军团一师一营营部司号员、通讯班班长,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长征。 1938年6月始在晋察冀边区工作,历任排长、连长、营长;1945年10月在晋绥边区二十七团二营任营长,1947年10月任晋绥边区行署民政科科长,1949年4月任山西省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科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信丰县人武部军事股长,赣州郊区人武部部长,中南钨矿局荡坪钨矿科长,江西省供销社赣南供销站经理、赣南进出口公司经理、赣南商业处副处长、江西省供销社赣南办事处副主任,1983年12月离休,居住在赣州市城区内。2005年7月23日在赣州逝世,享年86岁。 声明:人民图片网供本网专稿,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人民图片网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违者必究! 刘念海/PhotoBase [1] [2] [3] [4] [5] [6] [7] [8] [9] [10] 相关专题:长征胜利70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