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长征胜利70周年专题 > 正文

湘江血战(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8日09:02 海峡都市报
湘江血战(组图)

兴安界首渡口江面,当年没有大桥,红军从桥下游架设浮桥渡江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湘江血战(组图)

两三米宽的酒海井,竟有100多红军淹死在里面


  湘江血战

  长征出发一个月后,红军连续突破三道封锁线,于1934年11月底抵达湘桂边界。就在这里,红军血洒桂北大地,三万子弟沉魂江底,湘江水染红了……然而,正是这场悲壮的血战,粉碎了蒋介石全歼红军的阴谋。

  72年后,记者沿着先辈的足迹,再次踏上了桂北热土。湘江依旧从南向北流淌,灌阳新圩、全州觉山铺、兴安界首,曾经激战的三大战场,已是一派田园景象。但是,当地的百姓永不会忘记那一幕。

  只有薄薄秋衣 红军冻得直哆嗦

  讲述人:何小妹

  86岁,杨柳井村村民

  杨柳井村,位于新圩阻击战场附近。村口有一棵大杨柳树,杨柳树对面的民房前曾是红五师师长李天佑的临时指挥部所在地。民房内现在还住着86岁的何小妹一家。老人从昏暗的土坯房里走出来,见光眼眯成了一条线,提起红军眼中却立马放出光来,可惜的是老人的记忆只剩下片断。

  当时14岁的何小妹新婚不久。11月底的天气在灌阳已经冷得很,早上还会打霜。一天下着雨的清晨,何小妹起床干活,一开门看见两三个士兵蜷缩在门口的屋檐下睡觉,外面、周围坐满了兵,何小妹吓呆了。这时,一个士兵站起来告诉她,他们是红军,不会伤害老百姓。何小妹忙退回屋子,一个上午没敢出门,雨还在下着,屋外依旧安静,她想起红军身上只有薄薄的秋衣,脚上穿的还是草鞋,冻得哆哆嗦嗦的样子。终于,她打开了门,让红军到屋里烤火、躲雨。

  “红军来之前,桂军告诉我们他们是红头蛮子,会杀会抢。其实红军好得很,杀猪、分田,红军对我们好,我们也对红军好。”何小妹说,后来,红军在山头上挖战壕,她煮饭,丈夫给红军送饭。

  100多红军活活淹死酒海井

  讲述人:易炳宣

  90岁,楠木村村民

  杨柳井村不远处的楠木村,90岁的村民易炳宣还依稀记得打仗的场面,“红军的枪不好,没有桂军好,总是卡壳,有时要拉好几下才能打枪(响)”,老人说那场战打了三天两夜,不断有子弹打到他们家的墙上或木板上,“后来,红军败了,桂军就追上去”。仗打完了,他们上山看到,红军的尸体遍地都是,“太惨了,我们就把尸体抬到战沟里,挖土埋了”。如今,楠木村的一些无名的坟头葬着的就是红军。

  “下立湾村祠堂的红军伤员更惨”,老人说,当时,红军将临时救护所放在下立湾祠堂,没来得及撤退被桂军包围了,“一两百个伤员在里面,被桂军抓住后捆住手脚,活活扔到村外三四百米外的酒海井里”。

  酒海井,在一片农田之间,南侧有一条小路,这里通往另外一个村。难以想像,井口才二三米宽的这口井,曾有一两百位红军葬身于此。扔一块石头下去,扑腾一声后再没了声音。当地的老百姓介绍,看似井,其实是个溶洞,地下有暗河,由于井口像个酒瓶,井下却如同深不见底的海,酒海井则由此而来。“一个星期内,不断有‘救命’的声音从井底发出来”,老人惨痛地回忆,然而,整个村子被桂军占领,村民没有一个人敢去救人。

  老人还听说,救护所里的三个女红军被脱得一丝不挂,让桂军的一只小部队带到了深山里,再也没了音讯,不知道是被活埋了,还是被山里的野兽吃了。那个时候,村民养的猪,偶尔会被从山里出来觅食的老虎吃掉。

  湘江血战揭秘

国民党打红军各怀心思

  从全州县城出来,沿着与湘江平行的桂黄公路往南,当开阔的田地逐渐冒出几座山头时,觉山铺就到了。松树覆盖这山顶,山腰上种满了梨树和橘树,细细秋雨中,山脚有些雾气缭绕。这里,湘军与红军曾打红了眼,红军的鲜血染红了整座山。

  “觉山铺拼命地打;新圩狠狠地打;光华铺想打就打”,在觉山铺,当地研究党史的同志,给这三大阻击战编了个顺口溜。湘江之战,国民党打红军,正是这样的心态。

  新圩在湘江的东岸,界首以东五六十公里的灌阳县内;觉山铺,界首以北五六十公里的全州县内;光华铺在界首南面仅仅三公里。红军死死守住新圩、觉山铺、光华铺这个铁三角,形成一条桂北走廊让中央红军由东向西挺进,渡过湘江。

  这是在敌人的布袋里进行的战斗。之前,蒋介石已明白红军的转移方向,他调集中央军、湘军、桂军、粤军26个整编师共30余万人马,前堵后追、中间截击形成合围,设计了第四道封锁线,想把中央红军全歼于湘江以东。

  庆幸的是,国民党地方军和中央军的貌合神离给了红军机会,除了湘军,国民党的另三路军都不愿意与红军硬碰硬,以保存自己的实力和地盘。桂军白崇禧更是诡异,他明白蒋介石“一箭双雕”的意图:与红军打了消耗战后,中央军可乘虚直入收复地方。于是,白认为“给红军活路,也是给自己机会”;另一方面,白也不希望红军进入广西,建立根据地。所以,白先撤销全州到兴安的防守,而对在灌阳红军的后卫部队,则奋力出击,“放开觉山铺的红军头,死赶新圩的红军尾”,迫使红军尽快离境。而负责全州战场的湘军,得知王想把红军放入湘西,急了,想尽一切办法,在觉山铺拼了命打,不让红军再回到湖南。

  灌阳县史志办公室副主任秦山标给记者讲了个笑话,由于负责新圩阻击的红三军团第五师,从师长李天佑到团营连长,很多都是广西人,有的原来还是桂系的士兵,27日晚他们构建工事时被桂军侦察连发现,立即开了枪,一个桂军士兵大叫起来“还真打啊”。据说,这成了湘江战役的第一枪。28日凌晨,湘江战役从这里开始打响。

  辎重缠身红军失良机

  “从28日早上,到29日晚上,红军两翼和后卫掩护部队打了两天两夜,中央纵队却无一支部队过江。”桂林市委党史研究室讲述这段历史事实时,让任何人都扼腕痛惜。

  战士们用献血和生命换来的时间,被白白浪费。史料记载,由于“左”倾领导者博古、李德认为红军是战略转移,是一个根据地搬到另一个根据地,要求任何东西都得带上,丢掉辎重则是逃跑主义,是红军的耻辱。于是,临突围前,雇了几千名挑夫,绑了三千多副挑子,大到军工机器、小到卫生便盆,凡是能够搬走的值钱的东西都装在骡子和驴子的背上走。这样,26日,中央纵队走了8公里;27日,只走了6公里;28日,走了28公里;29日,走了32公里。足足4天,才走到湘江岸边!

  “正是中央纵队的行动迟缓,才酿成了惨剧的发生”,很多老红军将士在回忆湘江战役时,都这样分析。

  战斗坚持到12月1日中午时分,两翼掩护部队红一、三军团以巨大的牺牲换来了全军突破湘江的胜利。红五师在新圩损失1000多人,两个团的团长、政委,1人牺牲、3人负伤,营长以下指挥员大部分壮烈牺牲。光华铺,红四师损失1000多人,其中,十团的三营牺牲过半。红一军团的两个师在觉山铺损失2000多人,其中一师的三团伤亡最大,阻击战结束时,全团由长征出发时的2700多人以锐减为1400多人,仅觉山铺一战就折损1000多人。本报记者 马智晔

  相关专题:长征胜利70周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