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困惑:支教大学生是否在最需要的地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9日01:20 北京晨报
困惑:支教大学生是否在最需要的地方

支教老师家访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困惑:支教大学生是否在最需要的地方

家访途中翻过土坡


困惑:支教大学生是否在最需要的地方

谈起学生,支教老师激动万分


困惑:支教大学生是否在最需要的地方

支教志愿者给学生上课


  困惑

  支教大学生是否

  在最需要的地方

  除了这四个女生被分配到了林芝中学教书之外,还有两个和他们一同来支教的男生被分配到了当地的党校,周末上课,周一到周五做行政工作。

  “我希望能到更艰苦的地方。”王佩佩说,“这里的条件比我想象的好。我想,县里的初中是不是更需要我们。”

  林芝地区教育局局长曲绍东说:“党校和一中更缺人。”而在镇上对支教老师更安全、更便于管理,这些也是把支教大学生留在相对“中心”区域人人都知道的原因。

  但是,在偏远地区,是不是更需要外界的老师?把大学生们放在什么位置更容易发挥他们的价值?这些,都是支教活动需要思考的。

  另外,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带来不同的教学理念,但如何保证这种理念的传承性?林芝一中校长蔡骘表示,作为藏族学生,他们最不愿看到的就是更换老师,因为执教老师是学生最喜欢的老师。为此,学校早已发现这一问题,让每个志愿者教师在走时都把自己的教学方法总结出来,记录下来,当下一批教师来时,把好方法推荐给他们,在岗前培训时,把这种方法传承下去。尽管这样,教学方法是传承了,但学生们感情上的失落感却难以磨灭。

  活动背景

  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

  计划研究生支教团

  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是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实施的扶贫开发志愿服务项目,在全国部分重点高校招募一定数量取得研究生入学资格、有奉献精神、综合素质优秀的应届毕业生,以志愿服务形式到中西部贫困地区支教一年。服务期满后,再由下一批志愿者接替,形成“志愿加接力”的良好机制。该项目从1999年开始实施。“中山大学·安利研究生西藏支教团”就是这一项目中的一项内容。从2002年9月至2006年7月,安利公司先后与国内19所著名高校在14个省的16个贫困地区开展了支教支持活动。

  家访目击

  差点在江边冻一夜

  高一(4)班学生仁增玉珍,家在离学校4个小时车程的米林县扎绕乡龙安村。除了坐汽车,每次回家她还要渡过雅鲁藏布江,然后再步行十几里。10月28日,英语老师王佩佩随仁增一起回家去家访,记者与她们同行。

  汽车在土路上颠簸,同行的班主任王伟老师和仁增晕车,几次停车呕吐,好不容易来到了雅鲁藏布江边。江面并不宽,但江水湍急。仁增站在江边向着对岸用藏语大喊起来。半个小时之后,喊来了船工。

  仁增家是村里最穷的一家。家中没有男人。一间屋子里住着她妈妈、姐姐、妹妹和姐姐的女儿。她的爸爸很早就过世了,姐姐也离了婚。住在雅鲁藏布江边的小村子,仁增的一家靠上山挖虫草为生。一年的收入只有几百块钱。由于妈妈身体不好,挖虫草的任务落在了姐妹三人的头上。每到6月,姐妹三人带上足够的藏粑,到山上一住住上半个月。村子里有人收购虫草,以每根两元钱的价格收了去,而在市场上,虫草能以高于这个价钱二三十倍卖出。

  时间已经是晚上7点,天迅速地暗了下去,仁增和两位老师一起踏上了归途。夜里渡江非常危险。三个女孩快步走到江边。这时候天黑得已经看不见对岸。四周空无一人,王佩佩往江边一望,船没了!仁增冲着江面大喊起来。

  四周漆黑一片,手机没有信号,黑夜来了,气温迅速下降到零度,而谁也没有穿棉衣,如果在江边冻一夜肯定会冻伤。仁增带着两位老师往渡口的地方走,三个人一边走一边大喊。走了一个小时,王佩佩清楚地看到有车灯在闪。仁增再次大声用藏语喊了起来。就在这时,对面传来的船工的声音。“我差点在江边冻一夜!但我也真正体会到了藏族孩子的艰辛。”

  本版撰文 晨报记者 代小琳

  本版摄影 晨报记者 蔡代征

[上一页] [1] [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