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影帝黄秋生:中国人身份多自豪(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1日06:21 大洋网-广州日报
香港影帝黄秋生:中国人身份多自豪(组图)
黄秋生

香港影帝黄秋生:中国人身份多自豪(组图)
刘伟强:没有香港电影只有中国电影

  从艺至今17年,出演160多部电影,在香港电影界最高荣誉——电影金像奖上,他得过两届影帝,两届最佳男配角。2007年,在香港电台主办、电影金像奖协会协办的“香港特区十周年电影选举”中,黄秋生凭在电影《千言万语》中的演出,击败梁朝伟、周星驰、刘德华,获得十年最佳男主角称号,被誉为演员中的演员。

  香港回归十周年前夕,记者对黄秋生进行了专访。

  记者:1997年回归前夕,你当时的感觉是什么?

  黄秋生:我自己没有什么感觉,不过那时很多香港人的状态是感到焦虑。其实回归是一定的,因为历史要向前。回归那天,我在家中睡觉。因为街上人很多。

  记者:香港十年来发生很多大事,比如非典,那时你在干什么?

  黄秋生:非典的时候,我还是在家里睡觉,更加不敢出街了,就当放半年假。金融危机的时候我穷到死,没钱买

股票,危机来了也不关我事啦。一句话,“十年人事几番新”。

  记者:现今香港回归十年了,你觉得自己有什么变化吗?

  黄秋生:以前别人问我是哪里人,我答是香港人,但是别人也不知道香港人是哪里人,现在别人再问我,我就可以回答我是中国人。这样多过瘾,多自豪。

  最满意《老港正传》

  1996年末,黄秋生去英国进修表演。他表示,去英国学习表演是因为那时候自己很不开心,常常没有工作,开工拍的都是烂片,每天都在等,也不知道在等什么。在英国,他仔细考虑了自己的前途问题。之后,他回到香港继续拍片。

  记者:你说过“再也没有香港电影,今后只有中国电影”,能否具体解释一下?

  黄秋生:那段历史已经过去了,所有的经济、政治环境都发生了变化,而且本土市场、亚洲市场都没有了,所谓的香港电影当然也就不存在了。

  记者:那你对此的反应是什么?

  黄秋生:我觉得好啊,你知道,港产片的一大部分就是暴力、色情、乱搞,那个时代我觉得不满意的就是拍了很多这样的烂片。现在的香港电影干净了很多。

  记者:这十年来,有哪些作品你觉得最满意?

  黄秋生:《老港正传》。

  也许正值新片《老港正传》的宣传期,专访当天,黄秋生没有再提过别的影片。不过,采访时黄秋生的手机响过一次,铃声是他1997年所演《枪火》的音乐。另外,他数月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过,《野兽刑警》、《无间道》、《头文字D》、《枪火》、《千言万语》、《想飞》,这些都是他觉得十年来演得满意的影片。

  《无间道》导演刘伟强:中央疼我们香港

  从1997年至2006年,他的影片得了四次香港本土电影票房冠军(《风云雄霸天下》、《无间道》、《无间道Ⅲ终极无间》、《头文字D》),刘伟强从《古惑仔》一路走来,修成正果,无疑是这十年间香港电影制作人中最成功的一位。

  回归十周年前夕,记者采访了刘伟强。

  记者:1997年回归前夕,你当时的感觉是什么?

  刘伟强:不少人有恐慌,但是我没有恐慌,你在那几年我拍的《蛊惑仔》中,也看不到这种情绪。

  记者:为什么会这样呢?

  刘伟强:香港人这么多年受英国影响,他们怕什么都没有,所以很多人移民外国。我是香港出生,对此没感觉。而且我的事业在1991年才刚开始。我是很少数很坚定地要留在香港的那一批人。

  记者:《无间道Ⅱ》中有一段回归的味很浓。

  刘伟强:《无间道Ⅱ》中降英国旗、换特区警徽、警服这些细节,出现在剧情中是应该的。我觉得,香港还是占着很重要的位置,中央疼我们香港。

  记者:这十年来,市场似乎成了香港电影最大的问题?

  刘伟强:从前海外会买香港电影,现在大家都不买了。主要是拍得不怎么样,这是内部问题,不好的东西当然不卖了。我觉得要检讨检讨。现在时势很不同了,韩国、新加坡都有很多电影拿得出手。

  记者:这两年内地与香港合拍电影,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刘伟强:大家都知道市场最大的一块在内地了。我们在改变,大家都在找观众喜欢什么,我也得去找。

  记者:适应了内地市场,香港电影的味道会不会消失?

  刘伟强:这无可厚非啊。我拍《风云雄霸天下》也没香港特色,有市场就行。我们在做中国电影,有香港导演在,就有香港特色。

  1997-2007十大影响力港片

  《香港制造》

  1997 导演;陈果

  《春光乍泄》

  1997 导演:王家卫

  《千言万语》

  1998 导演:许鞍华

  《枪火》

  1999 导演:杜琪峰

  《花样年华》

  2000 导演:王家卫

  《买凶拍人》

  2001 导演:彭浩翔

  《无间道》

  2002 导演 刘伟强

  《功夫》

  2004 导演:周星驰

  《黑社会》

  2006 导演:杜琪峰

  《墨攻》

  2006 导演:张之亮

  港产/合拍片两地票房收入比较

  香港票房内地票房

  (单位:港元) (单位:人民币)

  《头文字D》 3786万6580万

  〈七剑》700万8301万

  《伤城》1989万7430万

  《墨攻》1556万6150万

  《满城尽带黄金甲》 1883万2.9亿

  《门徒》2628万5000万

  记者观察

  港片数量降质量升

  从1997年至今天,电影似乎和香港市民的生活越来越遥远。曾志伟在2007年金像奖颁奖礼上说,香港电影院的数量,又从144家减少到了46家。就香港本土电影而言,一位香港市民在2006年的影院中,仅可能看到52部港人制作的影片。而在1997年,这个数字是186部。

  与此同时,票房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内地观众买票去观看类型多样的内地香港合拍片、纯港产片。2006年内地电影排行榜前10名中的前5名都是香港与内地的合拍片。

  绝大多数受采访的电影人认为,香港电影的变化,与回归并无多大关系,业界自身的混乱而无序,令香港电影自由竞争的黄金时代成为过去。但内地观众越来越大的胃口,却肯定影响香港电影的走向。

  这其中的变数,在回归十年之际引起业界、媒体的关注和总结,有人称之为“八得八失”,有人称之为积极蜕变,众说纷纭。但可以确定的是,港片数量下降了,质量上升了。十年来,林岭东《高度戒备》、许鞍华《千言万语》、谢立文《麦兜菠萝油王子》、尔冬升《旺角黑夜》、王家卫《2046》、陈可辛《如果·爱》等提升了港片的水准。十年之后,港片在反思中开始寻找有效的良性循环。

  1997年之前,香港电影界出于对回归之后境况的未知,没有着力培养接班人;部分人移民国外;同时亦有大批电影人选择留下来。近年来吴宇森等重量级电影人回到了香港影坛, 成龙、周润发、李连杰等也将半只脚踏回了华语地区。

  2004年的CEPA掀起香港电影“北上风”。香港的著名电影人纷纷“北上”破冰,以合拍片的方式进入内地电影市场。合拍片的数量从2003年的20部,猛增到2004年CEPA正式生效后的32部,大约是当年电影产量的一半;而2006年,合拍片虽然只有18部,但以大投资的动作片为主。2007年,仍有不少的合拍片上映。因此《无间道》出品人庄澄认为,充裕的资金、庞大的票房,令内地越来越成为香港电影的重要市场。而香港导演王家卫也认为:香港电影的第二春在内地。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