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满天神佛恭敬伺候 港人无一怠慢(组图)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1日06:21 大洋网-广州日报
“抢包山”把长洲太平清醮的庆典推向高潮。 黎旭阳 摄 大年初一子时到黄大仙祠抢上头炷香的人潮 为迎接太平清醮,长洲居民把各路神仙的佛像请到天后庙。张伟清 摄 对于香港人而言,虽然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其别具一格的民俗文化,似乎承载着更为密集的文化信息,所起的道德教化作用更为深刻,甚至,香港人对民俗文化的记忆和传承比内地更为持久和有力。在香港这个满天神佛的城市里,各式各样的神祇充斥着整个华人群体,他们信奉着各种神祇,牢记着各路神祇的诞日。车公诞、土地诞、观音诞、洪圣爷诞、天后诞、谭公诞、金花诞、师傅诞、侯王诞、关帝诞、七姐诞、北帝诞、黄大仙诞、长洲包山节、孟兰节、浴佛节……数不胜数。其中最负盛名的要算是信奉黄大仙和一年一度的长洲包山节。 除夕赴黄大仙抢烧头炷香 据香港法定语文事务部法定语文主任招田辉介绍,农历八月二十三是黄大仙实诞,当日,香港的啬色园——黄大仙祠内会举行一连串的祭祀活动。传说黄大仙是有求必应,十分灵验。逢年过节,总会有成千上万的善信到黄大仙祠参拜。黄大仙祠可以说是香港香火最旺的庙宇之一。招田辉说,他的母亲是黄大仙的信徒,每每遇到不顺心的事,或者有什么愿望,都会来向大仙祈祷和求助。所以,小时候他经常随母亲来祠内参拜。 招田辉说,在香港人看来,新年的第一炉也就是头炷香功德最大,可以获福最多。所以,很多香港人都会在新年里赶到黄大仙祠争烧头炷香。“烧头炷香的时间在凌晨,但为了争先,许多信徒在午夜以前就已经等待。”招田辉说,以前他的母亲经常在除夕夜就赶到祠内排队,因此,每年的除夕夜,黄大仙祠都会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黄大仙问病得治、问事立决 记者日前在建于1921年的香港啬色园看到,啬色园内除了在大殿主祀黄大仙外,还以“麟阁”供奉孔子,“盂香亭”供奉燃灯佛,“三圣堂”供奉观音,不过,整个信仰的中心仍集中在黄大仙。黄大仙祠殿堂金碧辉煌,建筑雄伟。尽管并不是过年过节,祠内仍然信徒众多,香火鼎旺。祠旁的小公园,设计得宜,精巧玲珑,颇具园林景色。旁侧的九龙壁,是仿照北京故宮而制。 烟雾缭绕中,一众善男信女,或闭目祷告,或摇筒求签,无一不满脸虔诚,神情肃穆。有的带还来了桔子、糖果等供品。前来参拜的人,既有风烛残年的老妇,又有衣着时尚的少女,还有年富力强的壮汉,其中不乏说普通话的内地游客,更有金发碧眼的外国人。 祠内签筒和签都是免费的,如果信徒有事要问大仙,就到管理处取来签筒和签,然后跪在堂前,心中默默祷告,求大仙明示,然后不断摇动签筒,最先掉出的一根便是自己所求的签。一事一签,信徒记下签的号码,然后到解签处求得签文,并可现场请相士解签,25元一张签,解签处生意颇好。 据解签的相士介绍,有求必应、问病得治、问事立决是香港人信奉黄大仙的主要原因。现在还不是香火最旺的时候,每逢黄大仙诞或逢年过节,前来参拜的人会排到祠前的台阶。 广州芳村复建黄大仙祠 黄大仙本名为黄初平,是浙江省金华县的一名牧羊小孩,15岁时得仙指点得道而隐居赤松山,故号称“赤松仙子”。黄大仙是浙江金华人氏,而且在金华得道。然而,在清末年间,黄大仙信仰在广东活跃起来。广东的黄大仙信仰是在1897年间,由一群读书人在番禺“扶鸾”“遣兴”开始的。据传黄初平能箕示药方,而且使病者药到病除,这成为他得到信奉的主要原因。 黄大仙信仰在1915年由普庆坛的创建人——梁仁庵道长传入香港,其后甚至传播至东南亚及美加一带。梁氏早期在香港的传道事业依附药行而生,沿用“药签”和“灵签”使病人得到黄大仙箕示的“仙方”,既可以扶箕又可以问事。有意思的是,信仰黄大仙的风俗十年前又重新在广东兴起,信仰黄大仙的广东人越来越多。广州芳村复建后的黄大仙祠于1997年11月9日动土兴建,并于1999年2月6日完成第一期,并对外开放。复建后的黄大仙祠跟香港的黄大仙祠风格相似,但规模更大,外观更宏伟。 抢得包子越多福气越大 看过动画片《麦兜的故事》的人,一定不会忘记长洲和长洲的“抢包山”。事实上,抢包山只是长洲太平清醮仪式中的节目之一。 据家住长洲长硕路碧涛轩的退休老人廖宝珠介绍,已有逾百年历史的长洲太平清醮,传说源于古时一场瘟疫,岛上居民得到玄天上帝的指引,举行了打醮祈求消灾解难,后瘟疫果然消失。从此,居民们便每年隆重举办这一祭祀活动,居民扮成神祇在大街上游行驱赶瘟神。期间,长洲北帝庙前竖起三个包山,作为祭祀之用。每个包山高约13米,用竹棚搭成,每个包山挂上了约1.6万个包子。包子名为“幽包”,是一种曾被供神的印有红色“寿”字的莲蓉包,又叫“平安包”。 四月初一,午夜12时,“抢包山”活动便宣布开始。数百名壮男一起爬上包山抢包。“抢包山”不是比赛,不分胜负,抢得包子越多,意味着福气越大。1978年“抢包山”活动发生意外:用竹搭建的包山在众人抢包时倒塌,导致20多人手足被压断。当局由此禁办“抢包山”,改为分派包子,派专人象征式去“抢包山”,抢下来派给众人。 港式节诞逐个数 车公诞:源自一个传说,大致就是说,从前,沙田发生了一场瘟疫,车公平息了这场瘟疫,因此众人为了尊拜他,建立了车公庙。每逢农历正月初二是车公诞,当天许多人排队烧香拜车公,并在庙里求签问笃,还会买一个风车,寓意将霉气“转”走,以带来更多的运气。 天后诞:香港渔民视天后为海上守护神,信众甚多,每逢天后诞,渔民都会在渔船上张灯结彩,集合之后,前往天后庙前参拜,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打到的鱼越来越多。香港庙宇中数目最多的是天后庙,在主要的人口聚集地几乎都有至少一家。每年的农历三月廿三,是民间流传的天后诞辰,许多人便以放花炮的形式来庆祝。 浴佛节:即是农历四月初八佛诞。佛教创始者释迦牟尼出生的日子。香港多个地方和佛寺,如钻石山志莲净苑、湾仔三宝殿、油麻地从佛堂、大屿山法塔寺、东涌法林禅院、大屿山宝莲寺都会有庆祝浴佛节的仪式,信徒及法师颂经祈福,并设有齐宴。 金花诞:每年农历四月十七为金花诞,由于坪洲有一座金花庙,所以也会有渔民的庆祝活动。金花庙里供奉的是金黄色花夫人,据称到庙内的善信求子女皆能如愿。金花夫人原是广州仙湖街上的一名少女,名叫金花,还未嫁人。一晚不知何故,失足跌入仙湖内溺亡,死后尸体浮起,数日不腐,而且发出异香,后来埋葬了,不久湖中又浮出一具木偶,相貌和金花相似,村民认为是神异,便把木偶供奉为神。 关帝诞: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为关帝诞辰,有的地方选择农历五月十三日举行庆祝活动。关帝是广为人知的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关羽。他与刘备和张飞结义桃园。由于关公为人英勇善战,忠肝义胆,虽后为孙吴捉拿但仍宁死不屈。在死后被封赠谥号为“协天大帝”,于明代更尊为“关圣帝君”。据称关公生前善于理财,对数字精通,所以又名为武财神。拜关公的人,包括黑白两道人士、商家,就是普通人家庭中也有不少信奉关公。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