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国抗旱能力严重不足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0日08:49 新华网
2007年12月4日拍摄的鄱阳湖大桥附近部分裸露的湖床。 漓江著名景点象鼻山已难觅昔日“神象饮水”的美丽倒影(2007年12月11日摄)。 无锡市自来水总公司南泉水源厂的工作人员在太湖流域的取水口附近打捞蓝藻。 我国抗旱能力严重不足 大旱的成因,全球气候变暖首当其冲。近年来,不仅中国旱,中亚、欧洲、非洲、澳大利亚也都在旱。然而,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指出,除自然因素外,目前我国抗旱工作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较为突出的是抗旱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从农业看,目前全国18.5亿亩耕地,有灌溉条件的只有8.3亿多亩,其他55%的耕地还完全靠天吃饭;而水浇地中大部分灌溉标准不高,老化失修严重,真正旱涝保收的只有2亿多亩。 海南省“三防办”主任杨运暹说,导致海南旱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病险水库多,雨季时怕垮坝,只好低水位运行。水库蓄水不足,到旱时就不够用了。 抗旱应急能力建设严重不足。应急备用水源缺乏,供水体系脆弱,使得很多城市应急抗旱能力薄弱、面对“水荒”十分被动。去年重庆綦江县旱灾,15万居民饮水告急,差一点用火车皮拉水。最后县政府临时决定,新装一根管道,从远处的河里把水引过来。 “抗旱保障能力很低。比如应急抗旱打井、灌溉的设备、物资储备严重不足,每到大旱来临时都极度紧缺,往往需要临时从外地组织调运,一运就是十天半个月,延误了时机。今年黑龙江三江平原大旱、2003年的广东东部大旱都出现了这种问题。”张家团说。 抗旱资金投入也严重不足。中央财政今年的抗旱投入是近年来最多的,也只有7.3亿元,难与旱灾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相匹配。地方财政的抗旱投入更少。据国家防办掌握的资料,目前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省份财政预算中没有安排抗旱资金,只有少数几个省将此列入预算,一般也只有几百万元,大部分还是与防汛开支列在一起的。
【发表评论 】
不支持Flash
|